废水中测电导率是什么意思
1. 在水处理时为什么要测电导率,测电导的目的何在
测定电导率的意义:纯净的水是不能导电的,也基本不存在百分之百纯净的水版,水之所以可以导电是因为权其中含有某些盐等电解质,电解质又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弱电解质的电离与平衡常数、浓度、电离度均有关系,
同样的,对于强电解质,根据科尔劳施总结的经验式可看出溶液电导率也与浓度相关,所以,通过测量电导率的大小,可以间接计算出溶液中所含电解质的浓度,了解水中电解质的含量,通过电导率的大小能够初步确定水质状况,进而对采取不同的水处理方案。
(1)废水中测电导率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测量的水电导率注意事项:
1、应根据水样的电导率范围正确选用电极:若被测溶液的电导率<10uS/cm,使用光亮铂电极;被测溶液电导率在10~40uS/cm范围时,则用铂黑电极;
2、铂黑电极在使用前后最好浸在水中,防止铂黑的惰化。测量时电极表面不得有气泡。如果发现镀有铂黑的电极失灵,可浸入10%的HNO3或HCl溶液中2分钟,用水洗净后使用;
3、电导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温度每升高1℃,电导率增加2%~2.5%。通常规定25℃为测定电导率的标准温度。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电导率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电导率测定仪
2. 什么叫电导率
电导率(conctivity)是用来描述物质中电荷流动难易程度的参数。
在公式中,电导率用希腊字母κ来表示。电导率σ的标准单位是西门子/米(简写做S/m),为电阻率ρ的倒数,即σ=1/ρ。
电导率,物理学概念,也可以称为导电率。在介质中该量与电场强度E之积等于传导电流密度J。对于各向同性介质,电导率是标量;
对于各向异性介质,电导率是张量。生态学中,电导率是以数字表示的溶液传导电流的能力。单位以西门子每米(S/m)表示。
(2)废水中测电导率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影响因素
温度
电导率与温度具有很大相关性。金属的电导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半导体的电导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一段温度值域内,电导率可以被近似为与温度成正比。
为了要比较物质在不同温度状况的电导率,必须设定一个共同的参考温度。电导率与温度的相关性,时常可以表达为,电导率对上温度线图的斜率。
掺杂程度
固态半导体的掺杂程度会造成电导率很大的变化。增加掺杂程度会造成电导率增高。水溶液的电导率高低相依于其内含溶质盐的浓度,或其它会分解为电解质的化学杂质。
水样本的电导率是测量水的含盐成分、含离子成分、含杂质成分等等的重要指标。水越纯净,电导率越低(电阻率越高)。水的电导率时常以电导系数来纪录;电导系数是水在 25°C 温度的电导率。
各向异性
有些物质会有各向异性(anisotropy) 的电导率,必需用 3 X 3 矩阵来表达(使用数学术语,第二阶张量,通常是对称的)。
参考资料:网络----电导率
3. 为什么测水质要测电导率和氧化还原电位 这两个值高低能看出什么
电导率:主要是测水的导电性,由于水体中在自然界循环过程中,水中含有各种矿物质和金属离子等;但纯净的水是不含任何物质的,当电导率越高水中导电的离子数越高,相反电导率越低水的纯度就越高。
氧化还原电位:水中每一种物质都有其独自的氧化还原特性;这些氧化还原性不同的物质能够相互影响,最终形成了一定的氧化还原性。所谓的氧化还原电位就是用来反应水溶液中所有物质反应出来的氧化和还原性。氧化还原电位越高氧化性越强,电位越低氧化性越弱。
4. 为什么生产用水要测电导率呢
如果水中含有一些离子,水增加水的导电能力。电导率就是为了判断水质好坏的
生产用水回电导率一答般不同,这个要根据用水需要来判断。
新鲜蒸馏水的电导率为0.2-2μS/cm,但放置一段时间后,因吸收了CO2,增加到2—4μS/cm;超纯水的电导率小于0.10/μS/cm;天然水的电导率多在50—500μS/cm之间,矿化水可达500—1000μS/cm;含酸、碱、盐的工业废水电导率往往超过10 000μS/cm;海水的电导率约为30 000μS/cm。
5. 电厂水质分析为什么要测电导率,或知道了电导率这个参数有什么用
电导率说白了就是水里面含有多少离子。 电厂的水质很特殊,必须要用电导非常少的水,如果电导率大了可能会有安全隐患
6. 什么是水的电导率
电导率(total dissolved solids,简写为T.D.S):水的导电性即水的电阻的倒数,通常用它来表示水的纯净度。 电导率是物体传导电流的能力。电导率测量仪的测量原理是将两块平行的极板,放到被测溶液中,在极板的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势(通常为正弦波电压),然后测量极板间流过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电导率(G)--电阻(R)的倒数,是由电压和电流决定的。 电导率的基本单位是西门子(S),原来被称为姆欧,取电阻单位欧姆倒数之意。因为电导池的几何形状影响电导率值,标准的测量中用单位电导率S/cm来表示,以补偿各种电极尺寸造成的差别。单位电导率(C)简单的说是所测电导率(G)与电导池常数(L/A)的乘积.这里的L为两块极板之间的液柱长度,A为极板的面积。 =ρl=l/σ (1)定义或解释 电阻率的倒数为电导率。σ=1/ρ (2)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导率的单位是西门子/米。 (3)说明 电导率的物理意义是表示物质导电的性能。电导率越大则导电性能越强,反之越小。电导电极有那些种类?有何不同用途? 电导电极一般分为二电极式和多电极式两种类型。二电极式电导电极是目前国内使用最多的电导电极类型,实验式二电极式电导电极的结构是将二片铂片烧结在二平行玻璃片上,或圆形玻璃管的内壁上,调节铂片的面积和距离,就可以制成不同常数值的电导电极。通常有K=1、K=5、K=10等类型。而在线电导率仪上使用的二电极式电导电极常制成圆柱形对称的电极。当K=1时,常采用石墨,当K=0.1、0.01时,材料可以是不锈钢或钛合金。多电极式电导电极,一般在支持体上有几个环状的电极,通过环状电极的串联和并联的不同组合,可以制成不同常数的电导电极。环状电极的材料可以是石墨、不锈钢、钛合金和铂金。电导电极还有四电极类型和电磁式类型。四电极电导电极的优点是可以避免电极极化带来的测量误差,在国外的实验式和在线式电导率仪上较多使用。电磁式电导电极的特点是适宜于测量高电导率的溶液,一般用于工业电导率仪中,或利用其测量原理制成单组分的浓度计,如盐酸浓度计、硝酸浓度计等。如何测定电导电极常数?为何要对常数进行校准? 根据公式K=S/G,电极常数K可以通过测量电导电极在一定浓度的KCL溶液中的电导G来求得,此时KCL溶液的电导率S是已知的。由于测量溶液的浓度和温度不同,以及测量仪器的精度和频率也不同,电导电极常数K有时会出现较大的误差,使用一段时间后,电极常数也可能会有变化,因此,新购的电导电极,以及使用一段时间后的电导电极,电极常数应重新测量标定,电导电极常数测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测量时应采用配套使用的电导率仪,不要采用其它型号的电导率仪。2. 测量电极常数的KCL溶液的温度,以接近实际被测溶液的温度为好。3. 测量电极常数的KCL溶液的浓度,以接近实际被测溶液的浓度为好。
7. 电导率是什么意思电导率高是指被测物料含什么物质高
电导率(conctivity)是用来描述物质中电荷流动难易程度的参数。在公式中,电导率用希腊字母κ来表示。电导率σ的标准单位是西门子/米(简写做S/m),为电阻率ρ的倒数,即σ=1/ρ。
通常,当电压保持不变时,这种直流电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导成比例关系。如果电导加倍,则电流也加倍;如果电导减少到它初始值的1/10,电流也会变为原来的1/10。
这个规则也适用于许多低频率的交流电系统,如家庭电路。在一些交流电电路中,尤其是在高频电路中,情况就变得非常复杂,因为这些系统中的组件会存储和释放能量。
(7)废水中测电导率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影响因素
1、温度:电导率与温度具有很大相关性。金属的电导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半导体的电导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在一段温度值域内,电导率可以被近似为与温度成正比。为了要比较物质在不同温度状况的电导率,必须设定一个共同的参考温度。电导率与温度的相关性,时常可以表达为,电导率对上温度线图的斜率。
2、掺杂程度:固态半导体的掺杂程度会造成电导率很大的变化。增加掺杂程度会造成电导率增高。水溶液的电导率高低相依于其内含溶质盐的浓度,或其它会分解为电解质的化学杂质。
水样本的电导率是测量水的含盐成分、含离子成分、含杂质成分等等的重要指标。水越纯净,电导率越低(电阻率越高)。水的电导率时常以电导系数来纪录;电导系数是水在 25°C 温度的电导率。
3、各向异性:有些物质会有各向异性(anisotropy) 的电导率,必需用 3 X 3 矩阵来表达(使用数学术语,第二阶张量,通常是对称的)。
8. 废水25℃电导率大概是多少
废水电导率取决于废水中的组分及其含量
废水中组分不同,电导率也千差万别内
比如高盐废水,容电导率就非常非常高
高COD的废水,电导率可能就会低一点
所以,要知道你这个废水的电导率,问是问不到答案的,因为每一家的废水都不一样,只有拿去测才是准确的。
9. 什么是水的电导率
电导率(conctivity)是用来描述物质中电荷流动难易程度的参数。在公式中,电导率用希腊字母κ来表示。电导率σ的标准单位是西门子/米(简写做S/m),为电阻率ρ的倒数,即σ=1/ρ。
当1安培(1 A)电流通过物体的横截面并存在1伏特(1 V)电压时,物体的电导就是1 S。西门子实际上等效于1安培/伏特。
如果σ是电导(单位西门子),I是电流(单位安培),E是电压(单位伏特),则:σ = I/E
通常,当电压保持不变时,这种直流电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导成比例关系。如果电导加倍,则电流也加倍;如果电导减少到它初始值的1/10,电流也会变为原来的1/10。
这个规则也适用于许多低频率的交流电系统,如家庭电路。在一些交流电电路中,尤其是在高频电路中,情况就变得非常复杂,因为这些系统中的组件会存储和释放能量。
电导和电阻也有关系,如果R是一个组件和设备的电阻(单位欧姆Ω),电导为G(单位西门子S),则:G = 1/R 。
(9)废水中测电导率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电导率测量原理:
电导率的测量原理是将相互平行且距离是固定值L的两块极板(或圆柱电极),放到被测溶液中,在极板的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势(为了避免溶液电解,通常为正弦波电压,频率1~3 kHz)。然后通过电导仪测量极板间电导。
电导率的测量需要两方面信息。一个是溶液的电导G,另一个是溶液的电导池常数Q。电导可以通过电流、电压的测量得到。
根据关系式K=Q×G可以得到电导率的数值。这一测量原理在直接显示测量仪表中得到广泛应用。
而Q= L/A
A——测量电极的有效极板面积
L——两极板的距离
这一值则被称为电极常数。在电极间存在均匀电场的情况下,电极常数可以通过几何尺寸算出。当两个面积为1 cm2的方形极板,之间相隔1 cm组成电极时,此电极的常数Q=1 cm-1。如果用此对电极测得电导值G=1000 μS,则被测溶液的电导率K=1000 μS/ cm。
一般情况下,电极常形成部分非均匀电场。此时,电极常数必须用标准溶液进行确定。标准溶液一般都使用KCl溶液这是因为KCl的电导率的不同的温度和浓度情况下非常稳定,准确。0.1 mol/l的KCl溶液在25℃时电导率为12.88 mS/cm。
所谓非均匀电场(也称作杂散场,漏泄场)没有常数,而是与离子的种类和浓度有关。因此,一个纯杂散场电极是最复杂的电极,它通过一次校准不能满足宽的测量范围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