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格测井
⑴ 测井中cbl和VDL是什么意思
CBL:声波幅度测井。是在钻孔中通过测定声波传播过程中幅度的衰减来研究周围介质特点的方法。声波幅度测井有两种。一种是在下套管的钻孔中研究水泥固井质量,这种声波幅度测井通常叫水泥胶结测井。当固井质量良好时,声波能越通过水泥环传到岩层中,声波幅度减小,反之声波幅度增大。另一种是在裸眼井中研究储集层性质的声幅测井。
声波变密度测井(VDL)是固井中一种检查两个胶结面的胶结情况的重要测井方法,在CLS3700数控测井系统中,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在Lunix环境下,实现VDL全波列信息的记录和格式的转换.
⑵ 水文地质钻孔(井)电测井数据表
地质钻孔数据库中水文地质钻孔(井)电测井数据表见表3.7。
表3.7 水文地质钻孔(井)电测井数据表
(1)钻孔(井)编号:同表3.2。
(2)测井方法名称:参见GB/T9649。
(3)测井起始深度:指测井起始点的深度值,单位为m。
(4)测井终止深度:指测井终止点的深度值,单位为m。
(5)测井日期:按GB/T7408—2005日期完全表示法的YYYYMMDD基本格式填写。
(6)测井曲线名称:指利用测井数据绘制的测井曲线名称,参见GB/T9649。
(7)电极距:电极电位系的电极距为不成对电极到成对电极与其相邻的一个电极之距离,梯度电极的电极距为记录点到不成对电极的距离。
(8)电极系类型:电极系即为电法测井时通过电缆放入井中的一组电极,按电极系结构特点和电极之间的排列方式进行分类,参见GB/T9649。
(9)电极系结构:指电极系的电极排列方式。
(10)测井曲线图编号:指电测井曲线图的编号。
(11)深度比例尺:指图中单位距离所代表的井深实际长度。
(12)测井曲线横向比例尺:指测井曲线在横坐标上每厘米所代表的各种曲线数值。
(13)含水层顶界面深度:指通过物探方法测得的潜水位或承压含水层顶板的埋深值,单位为m。
(14)含水层底界面深度:指通过物探方法测得的潜水位或承压含水层底板的埋深值,单位为m。
(15)咸淡水面埋深:指在地下淡水与地下咸水同时存在的地区咸水与淡水之间交界的埋深值,单位为m。
(16)质量评定等级:指单孔全部原始测井曲线资料质量的评定。分为:1优良,2合格,3废品。
(17)备注:指其他需要补充说明的内容。
⑶ 测井数据是如何获取的有什么用
每家测井公司的数据储存格式都不一样
是通过测井仪器在井下测量得到的
可以用来计算储层的各种参数
⑷ 地球物理测井预测含水层含水量系统操作流程
首先是资料准备阶段。收集预测区内已有井的成井资料及对应的测井资料,从成井资料中得到含水层的深度、厚度、井径等信息,从对应的电阻率测井、自然伽马测井、自然电位测井资料中得到含水层电阻率、隔水层电阻率、含水层泥质含量。将这些资料以程序要求的格式保存,作为资料准备。
然后是模型计算阶段。先根据以往的工作建立几种初始模型,指定初始模型的模型系数,再输入模型计算的控制参数,以控制模型计算所花费的时间和计算的精度。接着将先前准备好的模型井数据导入开始模型系数的计算。
最后是涌水量预测阶段。这个阶段先计算出预测井除单位涌水量之外的其他地层参数,然后将这些参数以预测井的格式存储,再将预测井数据载入涌水量预测模块,载入预测模型系数,最后计算出预测井的单位涌水量并保存。预测过程如图7-3所示。
图7-3 地球物理测井预测含水层含水量系统操作流程图
⑸ ZH格式的测井数据如何打开
有可能是txt格式的,有时候测井喜好用拼音后缀代表一类数据,比如标准测井用“*.bz”,综合测井用“*.zh”表示,你用文本编辑器打开试试。
⑹ 亲们,有谁知道测井装备有哪些每一种测井装备输出的文件数据格式有哪些急求!谢谢!
推荐你看一下《煤层气储层测井评价方法及其应用》、《储层裂缝预测研究》、《放射性测井原理》、《油田开发测井》,和相关文献。我的这些资料都是超星格式的,发给你你也不能看的。你还可以在网上搜索一些专门进行测井工具生产的厂家网页看看。
⑺ 测井数据处理系统简介
在1961年,Schlumberger公司首次使用计算机处理倾角测井数据,自此,西方国家开始利用计算机处理测井数据。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初应用计算机处理测井数据及对测井方法进行理论研究,测井数字处理及软件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20世纪70年代中到80年代末为第一阶段,主要是以引进、消化吸收和局部改造阶段。这一阶段的软件主要是单井批处理,没有图形显示能力,解释成果主要靠静电绘图仪出图完成。这一阶段的代表性处理方法如POR、SAND和CRA,至今仍在沿用。
20世纪90年代初到90年代中后期为第二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测井处理软件向Unix工作站转移,大多以Sun工作站作为测井数据处理的硬件平台。国内自主开发并且研制成功测井单井解释软件START1.0、Forward1.0工作站版,大型多井解释平台Cif2000。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到现在是第三阶段。随着微机性能的不断提高和Windows操作系统的日渐成熟,测井数据处理已进入工作站、微机并行阶段。就目前发展形势而言,工作站的优势体现在稳定可靠、适应多用户多任务窗口方面,而微机的优势则体现在方便灵活、适应单用户和少量任务窗口同时作业方面。这种并行现象还会在今后较长时间内继续下去。
7.1.1 国内外测井数据处理解释软件系统简介
伴随上面三个发展阶段,一批国内外有影响的测井资料处理解释软件逐渐完善成熟起来。在国内油田比较有影响的软件系统有:Schlumberger公司的GeoFrame、Atlas公司的eXpress、Paradigm公司的GeoLog以及国产软件Forward、CIFLog。
(1)GeoFrame测井解释处理系统
GeoFrame是美国斯伦贝谢公司的测井解释处理系统,运行于Unix工作站上,可以完成各种测井资料的处理分析工作,提供了数据库管理功能,依靠Oracle数据库管理各种测井数据及处理参数等信息。GeoFrame包括岩石物理分析软件包(P包)和井眼地质处理与解释软件包(G包)。GeoFrame可以处理单井资料,对多井处理也提供了许多工具,可以完成多井对比、解释处理工作;该软件价格较贵,处理多井速度并不理想。
(2)eXpress测井分析处理软件系统
eXpress可完成Atlas公司的Eclips-5700成像测井系统所有测井数据的处理与解释工作,同时也具有对其他测井资料的处理与解释能力。该系统集裸眼井分析和套管井分析于一体,运行于 Unix 工作站上,采用 OSF/Motif 窗口界面。eXpress 系统由文件管理、数据管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绘图显示及打印等部分组成。
目前,我国引进了大量 Eclips - 5700 成像测井系统,eXpress 软件在油田得到了广泛应用; 该软件主要针对单井进行处理,无多井解释处理能力。
( 3) Geolog 测井资料处理和分析系统
Geolog 软件主要存储和处理井眼数据,应用图形显示和分析技术提供从地质模型的建立到岩石物理属性解释的一套综合解决方案。它可以评价复杂岩性地层,多井、多层段测井资料处理解释分析,人机交互地层对比、地层解释,建立多种要求的多井地层对比图件。Geolog 提供了一套功能强大、易学易用的开发工具包,用户可以方便地开发自己的处理模块。Geolog 软件可以在 Windows NT、Sun 或 SGI 平台上运行。Geolog 具有灵活的数据库,任何与井有关的数据都可以存人 Geolog 数据库。Geolog 所有模块都是在统一的数据库支持下运行的,Geolog 软件的主要特色是将测井、地质、地震相结合。
( 4) Forward 测井评价系统
Forward ( Formation Oil & Gas Reservior Well-logging Analysis & Research &Development) 是由中国石油油气勘探部测井软件项目组和中国石油大学 ( 北京) 石油勘探数据中心研制开发,是我国第一套商业化功能比较齐全的测井评价软件。
Forward 测井软件可以安装在 SUN 工作站及微机等硬件平台上,支持网络系统,该软件平台集成了国内石油测井界多年的软件成果,包括数据管理、预处理、解释评价、成果输出和联机在线帮助等多个模块。Forward 将测井数据处理、地质分析、岩心分析资料等多功能集中于同一个 “综合常规处理”窗,能同时提供 POR、CRA、SAND、PROTN、CLASS 等多种分析程序,可以方便灵活的选择需要的程序进行数字处理。
目前的主流版本为 Forward 2. 71。近几年,又开发成功了 Forward. net 版本,该软件除了能够实现原 Forward 2. 71 版本的功能外,还可以实现核磁共振、声电成像、阵列声波等测井新技术的处理,尤其在多井数据管理、数据批处理、数据提取、多井对比和分析以及连井剖面、等值线等地质图件的绘制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 5) CIFLog 一体化测井网络平台
一体化测井网络平台 ( CIFLog) 是由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联合中国石油所属测井部门共同研发的,是国家油气重大专项的重要标志性成果。CIFLog 是全球首个基于Java-NetBeans 前沿计算机技术建立的第三代测井处理解释系统,具有跨 Windows、Linux和 Unix 三大操作系统,真 64 位环境运行,将裸眼测井与套管井测井解释评价完全集成并提供元素俘获能谱测井等高端处理技术。CIFLog 入选 2010 年中国石油科技十大进展。
该软件是目前国内惟一一家同时支持工作站、微机、局域网和 Internet 互联网环境,提供从单井解释、成像处理到多井评价全部过程。该平台引入广义测井曲线概念,采用Cif 格式作为软件的数据格式,它们是整个软件平台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核心。CIFLog 包括单井解释、火山岩解释、碳酸盐岩解释、低电阻率碎屑岩解释、水淹层解释、生产测井解释和国产重大装备配套处理解释等 7 大应用系统。在单井解释系统中,除了包括全套常规处理程序以外,还包括阵列感应、偶极子声波、声电成像、核磁共振、元素俘获能谱、过套管电阻率等测井新技术的处理解释方法。同时,提供对全部国产成像测井装备处理解释的软件支持,包括 MCI 电成像、MIT 阵列感应、AFIT 阵列感应、MPAL 多极子阵列声波、PAAT 相控声波和 ARI 远探测声波等。
7. 1. 2 测井数据处理系统总流程
测井数据处理系统是以统一的数据库管理为基础,以测井信息为主,并充分利用地震、地质、钻井、试井等信息,运用各种现代技术解决勘探开发问题的硬件与软件总成,总体结构如图 7. 1. 1 所示。
图 7. 1. 1 测井资料处理系统总体结构
( 1) 测井数据输入与格式转换
测井数据处理常用的原始输入信息有: ① 测井曲线图,首先用数字化仪把模拟曲线转换为数字量后才能输入计算机; ② 存放于磁带 ( 或磁盘) 的数据,此类数据从磁带机或磁盘机读入; ③ 直接由终端输入的表格数据; ④ 由井场或异地经卫星传送的数据。相应地,测井软件常用的输入外设有数字化仪、磁带机与网络等。
( 2) 测井数据的预处理
在使用测井数据之前,有必要对其进行编辑和校正,如单位转换、深度对齐、曲线修改和拼接、曲线平滑、环境校正、斜井校正、测井数据标准化等。
( 3) 辅助程序或工具模块
包括使用各类交会图或直方图进行有目的的信息分析,如质量控制、岩性分析、参数选择等; 使用统计分析等通用程序包对数据进行特征分析,为用户提供各种数学运算。
( 4) 数据处理
包括使用各种分析程序求单井地层参数,利用测井、地质应用程序解决单井中的各种地质问题。根据各单井分析结果及地区信息进行多井分析或油 ( 气) 藏描述。
( 5) 成果显示与输出
测井解释的最终成果和中间成果除在终端屏幕上显示外,还常以图形或表格的形式输出。相应地,输出设备一般有绘图仪、硬拷贝机、打印机等。另外,当一口井或一个地区的信息整理好后,按一定的要求进行归档,包括用磁带、磁盘、光盘等保存数据,也包括用数据表格、图形进行归档。
7. 1. 3 测井数据
测井信息过去主要以模拟曲线图的方式记录,随着测井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测井信息已经直接记录在磁带、磁盘或光盘上。由于生产测井仪器的公司较多,不同时期发展的测井仪器类型多样,其相应的记录格式也多种多样。由于测井方法众多,测井数据的类型也多种多样,比如有的测井数据以深度为索引。
( 1) 测井数据记录格式
测井数据记录的格式有很多种。国外,最初 Atlas 公司常规测井的野外带采用 BIT 格式,处理常规测井资料时采用LA716 格式,地层倾角测井采用 3317 格式; Schlumberger 公司采用 LIS 和 DLIS 格式。在我国,最初广泛采用 Atlas 公司的数据记录格式———LA716 和BIT 格 式,现 在 大 多 采 用 LIS和文本格式,甚至各个测井采集系统设计自己的格式。
( 2) 测井数据类型
由于测井方法多种多样,测井数据类型也是多种多样。归纳起来有几种,如图 7. 1. 2。例如,常规测井曲线,其深度连续; 点测数据,如点测井斜方位数据,其深度不连续; 还有深度连续,在某一深度其数值随时间或者方位不同而不同,如声波波形数据、成像测井数据、核磁测井 T2分布或回波串; 还有深度离散,但是在某一深度上时间数连续的,如地层测试数据等; 此外,还有时间和深度均是离散的,如生产测井 ( 动态测井) 数据。
图 7. 1. 2 测井数据类型示意图
⑻ 污水管线埋深用什么测量工具
可以试试雷迪4000管线探测仪
⑼ 综合测井曲线记录文件格式
地质钻孔数据库文件中综合测井曲线记录文件格式见表5.24。
表5.24 综合测井曲线记录文件格式
⑽ γ测井方法
测井人员应按γ测井通知书要求及时到达测井现场,了解井内情况,按照γ测井实际材料登记表格的格式、内容和要求填写γ测井实际材料登记表,查阅岩矿心编录资料,了解矿层赋存部位,清理钻机现场,放置测井仪及设备,测井仪经检查无误后开始测井。电缆下井速度不超过20m/min。探管下放过程中,操作人员应通过耳机、率表或仪器控制面板进行监测,概略了解井内矿化情况并记录,探管放至孔底后,应立即上提0.1~0.3m。连续γ测井时,应进行最佳提升速度试验,防止因提升速度过快造成异常幅度和定位误差。确定最佳提升速度的两项指标:异常幅度下降不超过3%;异常边界滞后不大于0.1m;正常地段不漏异常。正常地段通常提升速度不大于4m/min,异常地段通常提升速度不大于2m/min。
1.基本测井
基本测井包括中间测井和终孔测井两种。钻孔揭穿上部矿层后,应立即进行中间测井;钻孔达到地质设计孔深和全部设计目的时,应进行终孔测井。完成全部测井任务前,不得拆除钻机场地任何设施。
2.专门物探参数孔测井
对于地浸砂岩型铀矿床,在专门物探参数孔中研究镭—氡放射性平衡规律时,其γ测井方法是:完成基本测井后,向钻孔下放封口套管,用γ照射量率低于3.0nC/kg·h的清水冲洗,排出泥浆冲洗液后再对铀矿段进行重复γ测井。此后,对铀矿段进行状态观察γ测井:开始的4天每隔8h测井一次,5~7天每隔24h测井一次,第7天后每隔2~3天测井一次,直到铀矿段γ照射量率不再增长为止。
3.点法测井
探管由下而上逐点进行测量,测量点距在放射性正常地段采用1m;偏高地段和异常幅度变化不大的地段采用0.2~0.5m;异常地段采用0.1m。应用计算机进行分层解释时,点距只采用1m和0.1m,且异常测量段应伸入正常地段五个点。
4.连续γ测井
测井速度应保持匀速,速度变化不超过5%;点距采用0.05m。
5.孔径测量
一般类型铀矿床,在塌孔或扩孔严重的地段,应进行孔径测量,孔径测量点距在含矿地段不大于0.5m。地浸砂岩型铀矿床应连续进行孔径测量,测量点距为0.05m。
6.井液密度测量
使用泥浆冲孔时,测井前应测定泥浆的密度,测量精度为0.1×103k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