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排放去向代码表
① 水污染物类型数是怎么得出来的
<水污染物执行标准类别(划√)> 排污单位排放废水及其污染物所执行的标准属于那种类型(国家综合排放标准;行业排放标准;地方标准;),则在该类上划√)。<直接排入海量> 指废水经过工厂的排污口直接排入海,未经城市下水道或其它中间体,也不受其他水体影响。<废水排放规律代码> 按表5给出的5种排放规律的代码来填写,为1位数字。<纳污水域功能区代码> 按表6给出的5种水域功能区类别的代码来填写,为1位数字。表5 废水排放规律代码表代码废水排放规律代码废水排放规律1稳定连续排放4有规律间断排放2周期性连续排放5不规律间断排放3不规律连续排放
表6 纳污水域功能区类别代码表代码水域功能区类别1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2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贵鱼类保护区、鱼虾产孵场等3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4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5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排污口总数> 排污口总数指排污单位所有废水排放口的总个数。<其中达标数> 在排污单位中属于达标考核指标的污染物在某一排放口的多次监测结果达标率>=80%,则可评定为该排污口达标。“其中达标数”即指该排污单位中排污口达标的总个数。<2. 水污染物及其排污口排放情况><主要污染物名称> 及<代码> 按下页表7给出的125种水污染物的名称和相应的代码来填写,为3位数字码。<年达标排放量> 这是一项统计指标,即排污单位每一个排污口的同类污染物的达标排放量相加得到的量,单位为吨/年。<排放标准值> 系指各主管环保部门所确定的该种水污染物应执行的标准类型、标准级别及排放限值。应按排污单位所执行的标准,据实填写。表四中的该项指标的说明同此,不再秣。<排口编号> 系指规范化排污口编号,每一编号为8位字母数字码,其形式如下:污水:WS-XXXXX 废气:FQ-XXXX 噪声:ZS-XXXX 固废:GF-XXXXX本套表中的二表中的2、四表中的2和表六中噪声源编号均需按照上述规范化的形式填报,不再秣。<排放去向代码> 共为三位字母数字码。每一位按表8给出的9种排放去向代码来填写,为1位字母码。第二、三位为两位数字码01—99,由地方环保部门填写。表8 废水排放去向代码表代码废水排放去向说明代码废水排放去向说明A直接进入海域D直接污灌农田B直接进入江河湖、库等水环境E进入地渗或蒸发地H进入城市下水道(再入江河、湖、库)F进入其它单位K进入城市下水道(再入沿海海域)G其它C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或工业废水集中处理厂
② 排污许可证包括什么内容
排污许可证主要内容包括基本信息、许可事项和管理要求三方面。
1、基本信息:排污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社会统一信用代码、排污许可证有效期限、发证机关、证书编号、二维码以及排污单位的主要生产装置、产品产能、污染防治设施和措施、与确定许可事项有关的其他信息等。
2、许可事项:排污口位置和数量、排放方式、排放去向;排放污染物种类、许可排放浓度、许可排放量;重污染天气或枯水期等特殊时期许可排放浓度和许可排放量。
3、管理要求:自行监测方案、台账记录、执行报告等要求;排污许可证执行情况报告等的信息公开要求;企业应承担的其他法律责任。
(2)污水排放去向代码表扩展阅读:
排污单位在申请排污许可证前,应当将主要申请内容,包括排污单位基本信息、拟申请的许可事项、产排污环节、污染防治设施,通过国家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或者其他规定途径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向社会公开。公开时间不得少于5日。
对实行排污许可简化管理的排污单位,可不进行申请前信息公开。
排污单位应当在国家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上填报并提交排污许可证申请,同时向有核发权限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提交通过平台印制的书面申请材料。排污单位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负法律责任。
③ 排污情况统计表中,排放去向一列中H、B、F、C分别代表什么含义
排放去向代码表
代码 污水排放去向说明
A 直接进入海域
B 直接进入江专河湖库属等水环境
C 进入城市下水道(再入江河、湖、库)
D 进入城市下水道(再入沿海海域)
E 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或工业废水集中处理厂
F 直接污灌农田
G 进入地渗或蒸发地
H 进入其它单位
K 其它
④ 污水许可证
一、法律依据
排放污染物许可证审批管理的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河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
二、受理范围
全市所有排放废水、废气的合法单位。
三、需提供的材料
1、有关环保合法的手续。新建企业和有新建项目的企业需提供环评报告和“三同时”验收材料;2000年以前建成的企业需提供“一控双达标”验收报告。
2、排污许可证申请表一式2—4份。我市列入省163家重点污染企业的19家企业需填写申请表4份(名单见附件1);市属企业填写2份;市属以下企业填写3份(填表的具体要求及格式见范本)。
3、企业有关情况说明。包括生产情况(产品、产量、水耗、能耗、排污情况等),生产工艺及示意图,各产品的生产周期、排污节点及排放规律,清洁生产水平,企业上年环保工作情况、存在问题及下年工作计划。
4、有效的排污许可证监测报告1份。重点行业及重点企业需提供当年的监测报告,其他企业可提供上年的监测报告。排污许可证监测须由企业向污控处或县、区环保局申请,由污控处或县、区环保局委托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监测;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经现场踏勘后制定监测方案,经市局污控处审核同意后,监测部门按照监测方案进行监测。
5、有效的排污申报登记表1份。排污单位须如实填写《排污申报登记表》向当地环保部门进行排污申报。排污单位提交的申报数据经市环保局监察支队审核认可后,方合法有效。
四、企业提出申请
市属以下企业报送当地环保局初审,市属及市属以上企业直接报市环保局污控处审核。
五、环保部门审核、发证
对于市属以下企业,县(市、区)环保局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有效的监测报告、《排污申报登记表》及该企业的环保表现,签署初审意见,核定污染物排放量,并将初审意见及排污单位的《排污许可证申请表》一式3份报送市环保局;对于市及市属以上企业,市环保局直接审核监测数据、申报数据,必要时现场核查的方式对市属及以下企业审核、发证;对于省重点污染企业,市环保局签署审核意见后,由企业报送省局审批。
六、审批原则
对于长期认真遵守环保法律法规,治理设施完善,各项污染物排放能够稳定达标,近年来没有发生重大污染事故和群众举报的企业,年审时换领正式排污许可证。
对排污单位的污水、废气不能稳定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标准(或总量指标)的,提出治理要求,治理期间发给临时排污许可证。
没有办理环保手续的项目、未执行“三同时”的项目、国家严禁建设和明令取缔的项目一律不予办理排污许可证。国家和省有淘汰期限和其它要求的项目,按期限要求办理。
七、排污许可证的变更
1、排污单位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有重大变化,或改变排放方式、排放去向时,必须在变更前15日内向市、县环境保护局申请更改许可证内容。
2、排污单位因破产、关停等终止排放污染物,必须在7日内交回排污许可证。
八、审批时限
市环保局收到申请后,对符合办理条件的单位出具申请受理凭证(格式见附件2),并在15个工作日内依法做出发放正式(临时)排污许可证、重新核定排污状况或上报省局的决定(因企业原因造成未能按要求到现场核查耽误的时间扣除)。对不符办理条件的单位出具不予受理凭证(格式见附件3),并告知不予受理的原因及其享有的听证权利。在排污许可证审批过程中实行办事公开制,确保审批公平、公正、公开;实行“A、B”角负责制,做到工作无缺位。
⑤ 排放污染物动态申报表怎么填,在线等,谢谢!
填报要求 一. 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以下简称排污单位)初次申报或者基本信息发生变更时,应在环保部门指定的中国站填报本表并根据实际需要打印存档。无法中国上填报的排污单位可在所在地环保部门领取纸质报表并按规定填报。 二. 本表须按“填报说明”如实规范填报,各项栏目不得空缺。如属于“无”、“零”、“未检出”、“未测”、“不明”等,应用文字注明;《生产工艺示意图》可绘制后上传(word、jpg格式);填报纸质报表的如内容较多可另附页。 三. 本表中含有“□”的表项为系统选择项目,填报单位按系统给出的项目进行选择,填报纸质报表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填报。 填报说明 【表封】 一.[组织机构代码]:按照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组织机构代码证》上的代码填报,没有《组织机构代码证》的填报主要负责人的居民身份证号码。 二.[单位名称]:按法人登记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的名称填报。单位名称应与单位公章所使用的名称一致。 三.[法定代表人]:由《法人单位代码证书》中的法定代表人签章认可。没有法定代表人的,由单位实际负责人签章认可。 四.[填表人]:由填报报表的人员签名。 5.[行政区划代码]:为排污者所属辖区的行政区划代码,填报单位在系统列表中选择。填报纸质报表的前六位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代码》(GB/T二二陆0)规定填报,后三位按《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GB/T 一0一一四)规定填报,没有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标准的后三位填报000。 陆.[报出日期]:填报报表报出日期。 表一:排污单位基本情况 填报说明: [一.单位地址]:是指申报单位所在地址,应具体到县(市、旗、区)、乡(镇)、街(村)和门牌号码。大型联合企业所属二级单位,一律按本二级单位所在地址填报。 [吧.单位类别]:系统选择项,纸质报表按照《单位类别代码表》的规范填报名称和代码。 [9.行业类别]:系统选择项,纸质报表按照《国民经济行业代码表》(GB/T四漆5四-二00二)的规范填报行业小类名称和代码。 [一0.企业规模]:系统选择项,纸质报表按照《企业规模代码表》的规范填报名称和代码。 [一一.投产(开业)日期]:指申报单位投入生产、使用、营业日期。如有试生产、试使用、试营业的,以试生产、试使用、试营业起始日期为准。 [一二.隶属关系]:系统选择项,纸质报表按照《隶属关系代码表》(GB/T 一二四0四-一99漆)的规范填报名称和代码。 [一三.是否央企/一四.央企企业名称]:指申报单位是否属于中央直管企业和其属于中央直管企业的全称,央企名称为系统选择项。 [一5.重点级别/一陆.重点类型]:系统选择项,纸质报表按实际情况选择划“√”。 [一9.总量指标(吨/年)]:指环境管理部门批准的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 [二0.主要产品名称]:指申报单位在总产值和总利润中所占比重较大的以及在生产过程中污染物排放量较大的主要产品名称。 [二一.计量单位/二四.计量单位]:本行业内通用的计量单位。 [二三.主要原辅材料名称]:指产品生产过程中消耗的三种主要原辅材料(如有原料煤应填入)。 图一:生产工艺示意图 填报说明: 一.生产工艺按方框图绘制;工艺复杂的企业,可按车间分别绘制,重点放在产生污染的工艺流程上。 二.标明投加的原料和辅助材料。 三.标明给、排水流程、水源种类、废水种类、总排污口注明编号和废水排放去向。 四.标明废气、固体废物及有害废物的排放位置。 5.标明各监测点的位置和编号。 表二:废水污染物基本情况 填报说明: [一.排放口编号]: 按排放口规范化整治的排放口编号填报。 [二.排放口名称]:填入申报单位的排放口名称,有两个以上排放口的应逐口填报,填报纸质报表的可另加附页。 [三.排放口位置]:描述排放口的具体位置。 [陆.排放去向]: 系统选择项,纸质报表按《排放去向代码表》填报。 [漆.水体名称]: 系统选择项,填入该废水排放口实际排入的海或江河湖库具体名称,纸质报表应与系统中《水体/流域代码表》的选择一致。 [吧.污水排放规律]: 系统选择项,纸质报表按《污水排放规律代码表》填报。 [9.功能区类别]: 系统选择项,纸质报表按《水域功能区类别代码表》填报。 [一0.污染物名称]: 系统选择项,纸质报表按《水污染物名称代码》中规范的污染物名称填报。 [一一.执行标准文号]: 按照(一国家排放标准二地方排放标准三行业排放标准)填入排放口排放的污染物执行的相应类别编号。 [一二.标准值]: 指排放口某污染物实际执行排放标准值。 表三:废气污染物基本情况 填报说明: [一.排放口编号]: 按排放口规范化整治的排放口编号填报。 [二.排放口名称]: 填入申报单位的排放口名称,有两个以上排放口的应逐口填报,填报纸质报表的可另加附页。 [三.排放口位置]: 描述排放口的具体位置。 [陆.废气排放规律]: 系统选择项,纸质报表按《废气排放规律代码表》填报。 [漆.功能区类别]: 系统选择项,纸质报表按《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代码表》填报。 [一0.污染物名称]: 系统选择项,纸质报表按《大气污染物名称代码》中规范的污染物名称填报。 [一一.执行标准文号]: 按照(一国家排放标准二地方排放标准三行业排放标准)填入排放口排放的污染物执行的相应类别编号。 [一二.标准值]: 指排放口某污染物实际执行排放标准值。 表四:边界噪声基本情况 填报说明: [二.测点名称、三.测点位置]:指申报单位边界噪声测点名称及位置描述。 [四.噪声源名称]:指该测点产生噪声源的名称。 [5.噪声源性质]:系统选择项,纸质报表按《噪声源性质名称代码表》填报。 [陆.功能区类别]:系统选择项,纸质报表按《噪声功能区名称编码表》填报。 表5:固体废物基本情况 填报说明: [二.固体废物名称]:指申报单位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状、半固体状和高浓度液体状废弃物的名称,该项为系统选择项,纸质报表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名称和类别代码》或者《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分类分别填报。 [三.是否危险废物]:系统选择项,纸质报表按实际情况选择是或否。 表陆:污染治理设施基本情况 备注:一、计量单位:处理能力----污水(吨/日)、废气(万标立方米/小时)、固体废物(吨/日); 二、如上表中治理设施为固体废物的处理设施,对表中“*”项指标不需填报。 填报说明: [二.治理设施名称]:填报申报单位主要的污水、废气、固体废物整套治理设施名称。 [三.治理类型]:系统选择项,纸质报表分别填报“污水”、“废气”、“固体废物”和“噪声”。 [四.处理方法]:系统选择项,纸质报表根据《污水处理方法代码简表》填报具体的处理方法;废气处理方法按《废气除尘、脱硫方法分类代码表》或《工艺废气净化方法代码表》填报;固体废物处理方法按《固废处置方法代码表》填报。 [5.设计处理能力]:按设计的污染处理能力填报。 [陆.投入使用日期]:按治理设施实际投入使用的时间填报。 [漆.对应排放口编号]:指治理设施处理后的污水、废气经某排放口排入环境的排放口名称及编号。 表漆:生产装置基本情况 填报说明: [一.编号]:指申报单位主要生产设施或生产线的编号,以每台(套)或机组为单位逐一填报。 [二.名称]:指申报单位主要生产设施或生产线的名称。 [三.装置类别]: 系统选择项,指申报单位生产设施或生产线、发电机组、锅炉、窑炉等。 [5.对应排放口编号]:指该生产装置最终排向的排放口。 [陆.型号]:指生产装置或生产设施型号及规格。 表吧:审核意见 填报说明: [核查意见]:由环境监察人员核查企业基本情况后填写。 [环境监察机构审核意见]:由环境监察机构根据企业填报内容及环境监察人员核查意见做出是否同意申报的意见并反馈给申报单位,同意申报的由申报单位按要求报送《排放污染物基本信息申报表》,不同意申报的应要求申报单位重新填报相关内容
⑥ 排放污染物基本信息申报表怎么写
填报要求
1. 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以下简称排污单位)初次申报或者基本信息发生变更时,应在环保部门指定的网站填报本表并根据实际需要打印存档。无法网上填报的排污单位可在所在地环保部门领取纸质报表并按规定填报。
2. 本表须按“填报说明”如实规范填报,各项栏目不得空缺。如属于“无”、“零”、“未检出”、“未测”、“不明”等,应用文字注明;《生产工艺示意图》可绘制后上传(word、jpg格式);填报纸质报表的如内容较多可另附页。
3. 本表中含有“□”的表项为系统选择项目,填报单位按系统给出的项目进行选择,填报纸质报表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填报。
填报说明
【表封】
1.[组织机构代码]:按照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组织机构代码证》上的代码填报,没有《组织机构代码证》的填报主要负责人的居民身份证号码。
2.[单位名称]:按法人登记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的名称填报。单位名称应与单位公章所使用的名称一致。
3.[法定代表人]:由《法人单位代码证书》中的法定代表人签章认可。没有法定代表人的,由单位实际负责人签章认可。
4.[填表人]:由填报报表的人员签名。
5.[行政区划代码]:为排污者所属辖区的行政区划代码,填报单位在系统列表中选择。填报纸质报表的前六位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代码》(GB/T2260)规定填报,后三位按《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GB/T 10114)规定填报,没有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标准的后三位填报000。
6.[报出日期]:填报报表报出日期。表1:排污单位基本情况
填报说明:
[1.单位地址]:是指申报单位所在地址,应具体到县(市、旗、区)、乡(镇)、街(村)和门牌号码。大型联合企业所属二级单位,一律按本二级单位所在地址填报。
[8.单位类别]:系统选择项,纸质报表按照《单位类别代码表》的规范填报名称和代码。
[9.行业类别]:系统选择项,纸质报表按照《国民经济行业代码表》(GB/T4754-2002)的规范填报行业小类名称和代码。
[10.企业规模]:系统选择项,纸质报表按照《企业规模代码表》的规范填报名称和代码。
[11.投产(开业)日期]:指申报单位投入生产、使用、营业日期。如有试生产、试使用、试营业的,以试生产、试使用、试营业起始日期为准。
[12.隶属关系]:系统选择项,纸质报表按照《隶属关系代码表》(GB/T 12404-1997)的规范填报名称和代码。
[13.是否央企/14.央企企业名称]:指申报单位是否属于中央直管企业和其属于中央直管企业的全称,央企名称为系统选择项。
[15.重点级别/16.重点类型]:系统选择项,纸质报表按实际情况选择划“√”。
[19.总量指标(吨/年)]:指环境管理部门批准的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
[20.主要产品名称]:指申报单位在总产值和总利润中所占比重较大的以及在生产过程中污染物排放量较大的主要产品名称。
[21.计量单位/24.计量单位]:本行业内通用的计量单位。
[23.主要原辅材料名称]:指产品生产过程中消耗的三种主要原辅材料(如有原料煤应填入)。图1:生产工艺示意图
填报说明:
1.生产工艺按方框图绘制;工艺复杂的企业,可按车间分别绘制,重点放在产生污染的工艺流程上。
2.标明投加的原料和辅助材料。
3.标明给、排水流程、水源种类、废水种类、总排污口注明编号和废水排放去向。
4.标明废气、固体废物及有害废物的排放位置。
5.标明各监测点的位置和编号。
表2:废水污染物基本情况
填报说明:
[1.排放口编号]: 按排放口规范化整治的排放口编号填报。
[2.排放口名称]:填入申报单位的排放口名称,有两个以上排放口的应逐口填报,填报纸质报表的可另加附页。
[3.排放口位置]:描述排放口的具体位置。
[6.排放去向]: 系统选择项,纸质报表按《排放去向代码表》填报。
[7.水体名称]: 系统选择项,填入该废水排放口实际排入的海或江河湖库具体名称,纸质报表应与系统中《水体/流域代码表》的选择一致。
[8.污水排放规律]: 系统选择项,纸质报表按《污水排放规律代码表》填报。
[9.功能区类别]: 系统选择项,纸质报表按《水域功能区类别代码表》填报。
[10.污染物名称]: 系统选择项,纸质报表按《水污染物名称代码》中规范的污染物名称填报。
[11.执行标准文号]: 按照(1国家排放标准2地方排放标准3行业排放标准)填入排放口排放的污染物执行的相应类别编号。
[12.标准值]: 指排放口某污染物实际执行排放标准值。
表3:废气污染物基本情况
填报说明:
[1.排放口编号]: 按排放口规范化整治的排放口编号填报。
[2.排放口名称]: 填入申报单位的排放口名称,有两个以上排放口的应逐口填报,填报纸质报表的可另加附页。
[3.排放口位置]: 描述排放口的具体位置。
[6.废气排放规律]: 系统选择项,纸质报表按《废气排放规律代码表》填报。
[7.功能区类别]: 系统选择项,纸质报表按《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代码表》填报。
[10.污染物名称]: 系统选择项,纸质报表按《大气污染物名称代码》中规范的污染物名称填报。
[11.执行标准文号]: 按照(1国家排放标准2地方排放标准3行业排放标准)填入排放口排放的污染物执行的相应类别编号。
[12.标准值]: 指排放口某污染物实际执行排放标准值。
表4:边界噪声基本情况
填报说明:
[2.测点名称、3.测点位置]:指申报单位边界噪声测点名称及位置描述。
[4.噪声源名称]:指该测点产生噪声源的名称。
[5.噪声源性质]:系统选择项,纸质报表按《噪声源性质名称代码表》填报。
[6.功能区类别]:系统选择项,纸质报表按《噪声功能区名称编码表》填报。
表5:固体废物基本情况
填报说明:
[2.固体废物名称]:指申报单位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状、半固体状和高浓度液体状废弃物的名称,该项为系统选择项,纸质报表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名称和类别代码》或者《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分类分别填报。
[3.是否危险废物]:系统选择项,纸质报表按实际情况选择是或否。
表6:污染治理设施基本情况
备注:1、计量单位:处理能力----污水(吨/日)、废气(万标立方米/小时)、固体废物(吨/日);
2、如上表中治理设施为固体废物的处理设施,对表中“*”项指标不需填报。
填报说明:
[2.治理设施名称]:填报申报单位主要的污水、废气、固体废物整套治理设施名称。
[3.治理类型]:系统选择项,纸质报表分别填报“污水”、“废气”、“固体废物”和“噪声”。
[4.处理方法]:系统选择项,纸质报表根据《污水处理方法代码简表》填报具体的处理方法;废气处理方法按《废气除尘、脱硫方法分类代码表》或《工艺废气净化方法代码表》填报;固体废物处理方法按《固废处置方法代码表》填报。
[5.设计处理能力]:按设计的污染处理能力填报。
[6.投入使用日期]:按治理设施实际投入使用的时间填报。
[7.对应排放口编号]:指治理设施处理后的污水、废气经某排放口排入环境的排放口名称及编号。
表7:生产装置基本情况
填报说明:
[1.编号]:指申报单位主要生产设施或生产线的编号,以每台(套)或机组为单位逐一填报。
[2.名称]:指申报单位主要生产设施或生产线的名称。
[3.装置类别]: 系统选择项,指申报单位生产设施或生产线、发电机组、锅炉、窑炉等。
[5.对应排放口编号]:指该生产装置最终排向的排放口。
[6.型号]:指生产装置或生产设施型号及规格。
表8:审核意见
填报说明:
[核查意见]:由环境监察人员核查企业基本情况后填写。
[环境监察机构审核意见]:由环境监察机构根据企业填报内容及环境监察人员核查意见做出是否同意申报的意见并反馈给申报单位,同意申报的由申报单位按要求报送《排放污染物基本信息申报表》,不同意申报的应要求申报单位重新填报相关内容。
⑦ 美发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统计简表怎么填写
美发应该主要是报用水、排水情况吧
填表说明
【表封】
[申报年度]为报出日期所在年份。
[行政区域代码]为排污者所在地的行政区划代码,共9位。前六位《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代码》(GB/T2260)规定填写,后三位按《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GB/T10114)规定填写,没有县以下行政区助代码际标准的后三位填写000。
[单位名称]按法人登记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的名称填写。单位名称应与单位公章所使用的名称一致。
[法定代表人]由《法人单位代码证书》中的法定代表人签章认可。没有法定代表人的,由单位实际负责人签章认可。个体工商户由业主签章。
[申报单位法人代码]按照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法人单位代码证书》上的代码填写。个体工商户填写业主身份证件号码。
[填表人]由填写报表的人员签名。
[报出日期]填写报表报出日期。
【表1】单位基本信息
[单位地址 邮政编码]是指申报单位所在地址,应具体到区(市、县)、乡(镇)、街(村)和门牌号码。
[联系人 电话]指分管环保的领导同志姓名和联系电话。
[开业时间]指申报单位投入生产、使用、营业日期。如有试生产、试使用、试营业的,以试生产、试使用、试营业起始日期为准。
[上年利税金额]按申报单位上年度财务报表现价填写。
[环保设施原值]指截止上年末用于防治污染、“三废”综合利用和环境监测等方面装置、设备、构筑物和仪器、仪表等所有固定资产的原值。
[上年治理设施运行费用] 指上年用于防治污染、“三废”综合利用和环境监测等方面装置、设备、构筑物和仪器、仪表等固定资产的原值。
[特征值(床位/座位/车位/浴头/面积/吨水等)]洗浴业报淋浴头、旅店业报床位、理发/按摩/美容/美发业报座(床)位、洗车业报车位,有污水排放的其它小型企业可填吨水。
[污染物计算依据]从 A:污染源自动监控仪器;B: 自测; C:物料衡算;D: 监督性监测;E:抽样测算、排放系数;F: 其他等中选填。
[排污口名称及许可证编号]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的污水所排放的排口名称及其排污许可证编号。
[处理工艺和方法]废水处理工艺和方法指隔油、物理法、物化法、生化法、化学法等。废水处理工艺和方法指废气除尘、脱硫方法或工艺废气净化方法等。
【表2】用水、排水情况
[数据来源]是指利用□污染源自动监控仪器、自测、物料衡算、监督性监测、排放系数等方法获取的数据,在相应位置打“√”。
[上年度用水总量]指申报单位上年度使用的新鲜用水量和重复用水量之和。
[新鲜用水量]指申报单位上年度取用自来水、地下水、地表水和其他水源(如雨水、中水、雪水等)作为申报单位新鲜用水的总量。
[重复用水量]指申报单位上年度用水中重复在利用的用水量(含经处理后回用量)。
[上年污水排放总量]指按所有污水排放口排放污水合计量。它包括外排的生产废水、厂区生活污水、直接冷却水、矿井水等,不包括独立外排的间接了;冷却水(清污不分流的间接冷却水应计算在内)。
[污水排放去向]①直接进入江河湖、水库等水环境;②直接污灌农田;③进入地渗或蒸发;④进入城市下水道;⑤进入污水处理厂(场)⑥其他等去向。直接进入江河湖、水库等水环境的,要填报江河湖、水库等名称。先进城市下水道再进污水处理场的,要求同时填④和⑤。
[排污口名称及编号]是指污水排放法定排污口的常用名称,进行了排污口规整的单位按排放口规范化整治要求填写。
[污染物名称]实际产生的污染物按规范的水污染物名称填写。
⑧ 自来水不排污的申报表怎么写
自来水不排污的申报表想要更好的书写,必须要把它所涉及到的主要内容和重点的原因书写出来,才能更好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