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革污水
㈠ 制革工业废水处理
(1)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吸量管、容量瓶和胶头滴管,故答案为: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2)酸浸时,为了提高浸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延长浸取时间、加快溶解速度等措施,故答案为:升高反应温度;增大固体颗粒的表面积;(3)双氧水有强氧化性,能氧化还原性的物质,Cr3+有还原性,Cr3+能被双氧水氧化为高价离子,以便于与杂质离子分离,故答案为:2Cr3++3H2O2+H2O=Cr2O72-+8H+;(4)硫酸浸取液中的金属离子主要是Cr3+,其次是Fe3+、Al3+、Ca2+和Mg2+.加入过氧化氢氧化铬离子为Cr2O72-,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呈碱性,Cr2O72-转化为CrO42-.溶液PH=8,Fe3+、Al3+沉淀完全,滤液Ⅱ中阳离子主要Na+、Ca2+和Mg2+;超过PH=8,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会溶解于强碱溶液中影响铬离子的回收利用;故答案为:Na+、Mg2+、Ca2+;pH超过8会使部分Al(OH)3溶解生成AlO2-,最终影响Cr(III)回收与再利用;(5)钠离子交换树脂交换的离子是钙离子和镁离子,故答案为:Ca2+、Mg2+;(6)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被滤液Ⅱ中通过离子交换后的溶液中Na2CrO4氧化为硫酸,Na2CrO4氧被还原为CrOH(H2O)5SO4,水溶液中生成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依据原子守恒分析书写配平;3SO2+2Na2CrO4+12H2O=2CrOH(H2O)5SO4↓+Na2SO4+2NaOH,故答案为:3SO2+2Na2CrO4+12H2O=2CrOH(H2O)5SO4↓+Na2SO4+2NaOH.
㈡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制革废水cod300多氨氮进多少出多少是什么原因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分很多种工艺,这里没有具体的工艺不是很好分版析。
处理中有很多权泡沫应该是污泥负荷过高产生的泡沫,应通过计算调整污泥的有机负荷值;
氨氮基本没怎么处理可能是因为:
①制革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氮(动物皮革中的氨基酸等等),在厌氧发酵过程中会有部分分解,你们的系统的处理过程中没有考虑这个问题;
②一体化设备设计及计算不合理,不适合硝化、反硝化菌生长或内回流设置不足,污水停留时间等等的问题。
出水COD300多、泥水灰白色,出水COD是需要通过设计计算每一步骤的处理能力,明确污染物去向,以及运行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调整才可预见;泥水灰白色是因为制革废水色度本来就很深,需要专门的色度处理措施(投加混凝剂、强氧化剂等)。
㈢ 求高人帮助翻译下面的一段英文。(关于生物法处理制革废水)如下图。
Common Effluent Treatment Plants (CETPs)
菜鸟翻译:
在印度的污水处理厂,制革废水生物处理最常采用活性污泥法()和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大体而言,从运营和维护方面来看,基于活性污泥法的处理方法常被认为高能耗,运行成本高。另一方面,厌氧处理声称拥有一些优势,尤其在高温条件下。然而,并没有任何可以提供现场数据的综合性对照试验,可用以说明这两种处理方法处理制革废水的优点。因此,适当地应用从同时采用ASP和UASB的大规模制革废水处理厂的经验和知识是必要的。
鞣质废水中含量波动巨大的有机物(以cod表征)和盐(以TDS表征)可能使得生物处理系统的运行非常困难,因为微生物的营养平衡被扰乱。希望将此处理方法用于企业规模,已经决定不使用人工方法改变进水性质以使得水质均匀。这种选择使得反应容器内的运行环境条件频繁改变。一些采用生物处理的制革废水处理的结果见表2.
===============汗,英文不行,专业不行,借助灵格斯翻译的,凑合着看看吧,大致就是讲活性污泥法结合UASB处理制革废水,先说了活性污泥法的弊端,又提到了uasb的不靠谱,说用这两种方法处理制革废水的优势没有试验数据能证明,要多参考已经使用了这两种方法的大规模处理厂的数据和经验。第二段提到了使用生物处理制革废水的难点,就是鞣质皮革排出的废水里面,有机物和含盐量波动都很大,无法维持微生物种群稳定的营养供给,但又不能人工调节使得水质均化,于是就不停地调节反应器的工况【这段话不很理解,也许是在说不能时刻调整反应器工况,所以必须人为地调节进水水质。虽然这种翻译和之前的是矛盾的,但我觉得可能是正确的,因为事实上对于工业废水,大多需要建设调节池,来调节水量或者水质。】。接下来给了一些运行结果数据,放在表2里。
希望以上可以帮到你。
㈣ 有关皮革废水的综述
我国皮革行业环保问题
慧聪网 2005年月10日15时25分 信息来源:中华服装网
1、皮革废水的性质
制革业是产生大量污水的行业,制革污水不仅量大,而且是一种成分复杂、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其中含有大量石灰、染料、蛋白质、盐类、油脂、氨氮、硫化物、铬盐以及毛类、皮渣、泥砂等有毒有害物质。CODCr、BOD5、硫化物、氨氮、悬浮物等非常高,是一种较难治理的工业废水。在制革生产中,由于原料皮的不同、加工工艺不同、成品的不同,污水水质差别很大,尤其是COD的差别,就山羊皮和绵羊皮而言,COD的差别都在1800~6100mg/l,由于制革生产中使用了大量的脱脂剂、加脂剂和表面活性剂,污水通过常规的曝气好氧活性污泥法进行处理,容易产生大量的泡沫,活性污泥会随着泡沫跑掉。所以,常规的曝气活性污泥法当用在制革污水的处理时,就需要对工艺进行适当的调整。
国内制革业现有的污水处理设施,95%的都是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二级排放标准,达到一级排放标准且正常运行的为数不多,大都是因为处理工艺不合理、运行费用太高(处理水越多,企业背的包袱越大)、运行管理麻烦,而不能正常运行,有一定数量的制革厂废水未经处理或只经过简单沉淀后直接排入河流或湖泊,有的甚至渗坑排放。
2、皮革行业在环保方面的认识
近年来,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的逐渐完善,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不断加大,企业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不断加强,都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污染治理不搞不行,有很多私有企业的污水治理都是自发的、自愿的自行投资,搞了污染治理设施,并且都能很好的将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行。如西安的友谊皮革厂,早在1998年就自行投资28万元,建了一套污水处理设施,但是由于企业不懂环保政策,也没有立项,没有搞环境影响评价,最后没有人给验收,只好从头来,重新进行审批。现在皮革行业都已经意识到了污染治理的重要性,但是,对于企业来讲,由于不太接触污水治理的技术,到底对污水的治理采用什么技术、投资多少可以解决污染的治理问题,心里没有底,而有些环保公司就是利用企业的不懂,使企业花了不少冤枉钱。比如有一家企业每天的废水排放量约为1000m3/d,而环保公司让企业花了429万元,才使污水的处理结果达到二级排放标准。
3、我国皮革行业污染特点
皮革行业有句行话说“水里捞金”是非常形象的,由于制革生产的湿加工都是在水中进行的,很多的皮革化工原料都要加到水中,而制革生产中的原料皮又不可能将水中的化工原料吸收完全,而且有的化工原料吸收率特别低,如制革生产中的浸灰脱毛工序,所使用的石灰、硫化钠和硫氢化钠的吸收率只有约10~30%,从转鼓中排出时硫化物有3000多mg/l,COD高达十几万mg/l;还有从原料皮中溶解下来的蛋白质能过分解以后,释放出来的氨氮浓度也特别高,致使经处理过的污水中的氨氮含量比没有处理前的氨氮含量还高;另外在加工皮革时所使用的表面活性剂被排放到废水后,不但比较难去除,还影响到了微生物的生长;在制革过程中还使用了重金属铬,它回收回来后没有人要,用到制革过程中影响成品革的质量,不回收随着制革污泥排放到环境中又是危险废弃物等等。
另外制革废水的排放,还因为原料皮(牛皮、羊皮、猪皮)的不同,加工工艺的不同,成品皮革的不同(鞋面革、服装革、沙发革、箱包革等等),废水水质相差特别大,这些都是制革废水比较难治理的原因。
4、我国皮革行业与污染有关的问题
1)制革清洁生产工艺的研究,使污染尽量的消除在生产工艺中,少排或不排污染物质,以其最小的投入得到最大的产出;
2)制革污水处理技术,如果排水去向不是地表水,是城市污水处理厂,目前的污水处理技术应该说是可以解决制革行业的污染问题的,主要是有些搞污染治理技术的工程技术人员对制革废水的性质不太了解的原因;也就是说目前以国内的污染治理技术和制革厂的经济能力是不太协调的,只要有经济能力,完全可以将制革废水处理达到一级排放标准的,但投资太大。
3)排放标准的问题,由于制革污水的特殊性,治理难度相对太大,那么就应该根据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出合理的、与时具进的污水排放标准,否则将影响皮革行业的正常发展。从这一点上,主要体现在现在制革行业已是微利时代,竞争激烈,如果在污水处理方面使其所排放的污水都要达到一级标准,投资太大,背的包袱就越大,就很难在制革生产的技术、设备的技术改造有所发展。
4)铬的回收利用研究,金属铬这种资源在南非的储量最多,也只够开采几百年,而铬用在制革的加工过程约占生产量的1/3,且在制革的加工过程中有1/3随着污水被排放掉了。在污水处理方面废铬液回收技术上不存在问题,问题在于回收回来后制革生产不太愿意用,会对成品革的质量有一定的影响,这就存在着对回收的铬加工成铬粉再利用到制革生产中的研究或用在其它领域的开发研究上,在这方面需要政府的政策与资金上的支持。
5)制革污泥的综合利用开发研究, 制革行业每所所产生的制革污泥约有5000万吨。环保方面恰好对制革污泥的排放几乎没有要求,只对制革行业的污水排放要求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所能查到的是对于农用污泥的标准要求,即含铬量≤1000mg/kg干污泥。制革污泥中含有约70%的有机物,制革污泥中如果不含铬,它的利用前景还是非常广阔的。每kg干污泥含有约3000大卡的热量,可以进行热能的回收,但如果含铬,在进行焚烧时,Cr3+会被转化成Cr6+,而Cr6+的毒性更大;制革污泥还可进行厌氧发酵处理,进行沼气能源回收,经厌氧发酵后的制革污泥,又是非常好的农用肥料,用在农田中,可以防止土地的板结;也可以加入桔杆直接发酵,用作农肥。但如果铬不回收,我们测试的数据是制革污泥中含铬23000mg/kg干污泥,而且用在农田中,农作物的果实中含铬量最高,这样就直接影响到人体的身体健康。所以,前提还是铬必须回收。
㈤ 建造制革废水处理站投资大小的问题。请专业人士回答。 公司将要建设制革综合废水污水处理站,进水COD
手机进水了需要进抄行一下操作:1.将整机全部拆开,准备好使用相 应的螺丝刀。 2.拆除屏幕时,轻轻将屏幕连 接主板的小芯片与主板分离。 3.拆除金属屏蔽隔离层 前一定将入网证和入网证下的 卡槽贴纸撕掉。 4.拿吹风机干吹,不能对着屏 幕长时间地吹,这样的高温会破坏屏幕5. 将主板正反两面吹一吹,确保没有水 分残留,听筒处要尽 量将水分吹出。 6.将拆 散了的手机,放在一个干噪的地方,最好大约放置 两天左右,再装好。
㈥ 制革废水中的泥是怎么形成的
1.3制革废水的特点制革废水总的特点是成分复杂、色度深、悬浮物多、耗氧量高、水质水量波动大。悬浮物:为大量石灰、碎皮、毛、油渣、肉渣等。CODcr:在皮革加工过程中使用的材料大多为助剂、石灰、硫化钠、铵盐、植物鞣剂、酸、碱、蛋白酶、铬鞣剂、中和剂等,故COD含量大。BOD:可溶性蛋白、油脂、血等有机物。硫:主要是在浸灰过程中使用硫化钠所产生的硫化物。铬:是在铬鞣制中所排出的铬酸废水液。 1.3.1水量大一般情况下,每加工生产一张猪皮约耗水0.3~0.5t,生产加工一张牛盐湿皮耗水1~1.5t,生产加工一张羊皮约耗水0.2~0.3t,生产一张水牛皮耗水1.5~2t。根据产品品种和生坯类别的不同,每生产1t原料皮需用水60~120t。 1.3.2水质水量波动大对于制革污水,由于这个行业的生产工艺的特点,决定着其工艺路线长,工序多,而每个工序所排放的污水水质差别太大,如脱毛工序的COD有高达10万mg/L左右,而水洗工序只有大约300左右。制革生产工序大部分在转鼓内完成,因此,每一工序排水通常是间歇式排出,而且排水通常在白天,而不同工序排水的水质差异极大,因而造成制革废水的最重要特点:水质水量波动大,水量总变化系数达到2左右,而水质的变化系数更大,达到10左右。 1.3.3污染负荷重皮革工业污水碱性大,其中准备工段废水pH值在10左右,色度重,耗氧量高,悬浮物多,同时含有硫、铬等。一般来讲,制革废水有毒、有害污水(含硫、含铬污水)占总污水量的15%~20%。其中来自铬鞣工序的污水中,铬含量在2~4g/L,而灰碱脱毛废液中,硫化物含量可达2~6g/L.这两种浓污水是制革污水防治的重点,必须单独加以治理。 1.3.4可生化性较好制革综合废水可生化性较好,废水中含有大量原皮上可溶性蛋白脂肪等有机物和甲酸等低分子添加有机物,BOD/COD比值通常在0.40~0.45之间。但是,由于含有较高浓度的Cl-和 ,高盐度引起的渗透压增加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硫酸盐的存在,在厌氧环境下已被还原成S2-而增加废水的处理难度。因此,选择生物处理技术必须充分考虑高盐度和高硫酸盐对生化反应过程的影响。 1.3.5悬浮物浓度高,易腐败,产生污泥量大制革工业加工每吨原皮得到的成革约为300kg,其余原料约有200kg以上成为皮边毛蓝边皮和皮屑;大量原皮上去肉和渣进入废水,废水中悬浮固体浓度数千毫克/升。高浓度的悬浮固体不但造成废水高浓度的有机物、增加了固液分离的难度,而且产生大量的有机污泥,污泥中还夹带有原皮上的泥砂、污血和生产过程中添加的石灰和盐类,污泥体积占到废水总量的5%以上。制革污泥的处理及处置是制革废水处理的难点之一。处理方法很多,主要生物处理,一般用氧化沟或SBR,用氧化沟处理这一个废水是比较成熟的工艺
㈦ 皮革厂制革废水处理如何选用聚丙烯酰胺絮凝剂
在制革生来产中,由于原料自皮的不同、加工工艺不同、成品的不同,污水水质差别很大,所以使用的聚丙烯酰胺型号和用量用法也会不同,具体使用哪种聚丙烯酰胺?还是需要通过实验小试,再上机大试来确定。首信化工技术部为您提供。
㈧ 聚丙烯酰胺在皮革厂制革废水处理中起什么作用
《首信》聚丙烯酰胺在制革废水处理中的作用主要包括电荷中与压缩双电层作用,高分子架桥吸附作用等。在处理过程中使水和液体中悬浮微粒集聚变大,形成了絮团,从而加快粒子的聚沉,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
㈨ 皮革厂主要污染源包括哪些
你好,皮革厂对环境的污染影响很大,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制革生产一般包括:准备工段、鞣制工段、整饰工段;
2.生产工艺:
原料皮经过水洗——浸水——脱毛——浸灰——去肉——净面——水洗——软化——水洗——浸酸——铬鞣——削匀——中和——染色——加油——整饰——成品
污染源及污染因子:
制革废水(COD、BOD5、SS、硫化物、氯离子、三价铬、酚、PH、色度、动植物油等)
大气污染(TSP、PM10、SO2、NOX、NH3、H2S、恶臭等)
固体废物(废毛、肉膜、碎皮、边角料、革屑、污水站污泥、锅炉煤渣)
噪 声 (设备噪声)
制革废气除了锅炉烟气外,还包括生产中使用的有机溶剂的挥发物和原料皮存储、生产过程和污水站的恶臭污染物。
废水主要来源:原料皮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进入废水、废渣中;使用的大量的化工原料如酸、碱、盐、硫化钠、石灰、铬鞣剂、染料等有很大一部分进入废水中。制革中废水主要来自准备、鞣制和湿加工工段,其中鞣制前准备工段的废水排放量和排放的污染负荷占制革总的废水量的70%;鞣制阶段和湿加工阶段分别占废水量的8%和20%左右;
制革废水的碱性大、色度深、含蛋白质、脂肪、染料、铬、硫化物、氯化物等无机物属于有毒有害废水。其中的脱铬工序和灰碱脱毛废液硫化物严重超标,这两股废水水制革业废水治理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