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蒸馏除垢 » 麦芽蒸馏法

麦芽蒸馏法

发布时间: 2020-12-15 21:48:55

Ⅰ 什么是蒸馏

蒸馏酒是乙醇浓度高于原发酵产物的各种酒精饮料。制作过程为先经过酿造,后进行蒸馏后冷却,最终得到高度数的酒精溶液饮品。蒸馏酒在世界分布很广,每个地方都各具特色。我国用曲酿酒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其独特的工艺,传承至今,独树一帜。蒸馏酒被分为六大类:中国白酒、威士忌、伏特加、金酒、白兰地、朗姆酒。也称之为六大烈酒。今天我们从原料、发酵、酿造工艺、香味成分等几个方面,简单聊一下这几种酒的区别。
原材料
中国白酒:高粱,大米,玉米,小麦,青稞等为主
威士忌:大麦、玉米
伏特加:黑麦、大麦
金酒:杜松子、麦芽、玉米
白兰地:葡萄糖或者水果
朗姆:甘蔗汁或者糖蜜
中国白酒主要以粮食为主,主要是国情所致,先进的生产力导致粮食有了剩余。而用粮食酿出的酒口感,香味等各方面也会优于水果,薯干,甘蔗,植物根茎等非粮食酒。

打开网络APP,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发酵
中国白酒:传统发酵方式是固态发酵、固液法、液态法,发酵剂有大曲、小曲、麸曲、药曲
威士忌:液态发酵,发酵剂主要是大麦芽和酵母
伏特加:液态发酵,发酵剂主要是大麦芽和酵母
金酒:液态发酵,发酵剂主要是麦芽酵母
白兰地:特态发酵,发酵剂主要是酵母
朗姆:液态发酵,发酵剂是酵母和生香酵母
综上可知,中国白酒以固态发酵为主,发酵时间最少一年,微生物的生长,菌类的生长远远高于其他烈酒。大曲小曲自然曲的发酵,酿造出来的酒的微量成分也高于其他蒸馏酒,对人体有益,以茅台镇核心区生产酱酒为首。

酿造工艺
中国白酒工艺可谓复杂,酱香型白酒最重要酿造原则可以可以概括为“12987”。即一年一个生产周期、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蒸馏,正是这一项又一项的严格规定,保证了酱香型白酒独特的韵味。这是任何一种酒都无可比拟的。

香味成分
白酒主要的香味成分就是酸类、酯类、高级醇类、羰基化合物、高级脂肪酸乙酯等。就酸来说,中国白酒的总酸远远高于其他蒸馏酒,中国白酒以酱酒为例,乙酸、乳酸、单宁、氨基酸为主,而其他蒸馏酒主要是乙酸;
酯是白酒中的主要香气成分,乳酸乙酯、乙酸乙酯、己酸乙酯是中国白酒的三大主要酯,也决定着白酒的主要香型;高级醇是其他几大蒸馏酒的主要香味成分;高级脂肪酸乙酯,例如:辛酸、壬酸、十二酸、十六酸、油酸等在中国白酒中含量很高。

中国白酒具有优秀的历史文化,就酱酒而言,早在宋朝时期就产生了,公元500多年,北齐武成帝隆重推荐美酒“茅酒”指茅台镇白酒,载入二十四史。从此一个历史文化脉络清晰、传承有序、影响深远的酱酒文化有了属于他的轨迹。蒸馏酒的大哥当之无愧为中国酱香型茅酒。
中国白酒正在从文化的挖掘,品质的追求上不断的提升,全国遍地开花的传统白酒正规生产厂家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相信中国白酒在未来的市场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Ⅱ 白兰地和威士忌的区别

白兰地和威士忌的区别:

1.原料不同

狭义上的白兰地,是特指用葡萄作为原料蒸馏、酿造出的酒,也是我们普遍认知上的白兰地,以其他水果酿造的白兰地通常会在前面加上水果名称,例如苹果白兰地、樱桃白兰地等等;威士忌则是以大麦、玉米、黑麦等谷物酿制的蒸馏酒。

2.色泽差异

白兰地色泽金黄透明,香醇浓郁;威士忌,在陈年的过程中酒色也由原来的无色透明转为或浅或深的琥珀色。3.陈酿年份不同

白兰地是属于贮藏年份越久,品质越好的类型,一般2年以上叫VSOP,6年以上叫XO,更高的年份还有拿破仑级等等。年份越高,价值越高,其中很多知名干邑品牌的XO年份都是二三十年以上的;威士忌一般存储10年以上,20年以上就开始退化了。

(2)麦芽蒸馏法扩展阅读:

白兰地,最初来自荷兰文Brandewijn,意为“烧制过的酒”。狭义上讲,是指葡萄发酵后经蒸馏而得到的高度酒精,再经橡木桶贮存而成的酒。白兰地是一种蒸馏酒,以水果为原料,经过发酵﹑蒸馏﹑贮藏后酿造而成。以葡萄为原料的蒸馏酒叫葡萄白兰地,常讲的白兰地,都是指葡萄白兰地而言。以其他水果原料酿成白兰地,应加上水果的名称,苹果白兰地、樱桃白兰地等,但它们的知名度远不如前者大。

白兰地通常被人称为“葡萄酒的灵魂”。世界上生产白兰地的国家很多,但以法国出品的白兰地最为驰名。而在法国产的白兰地中,尤以干邑地区生产的最为优美,其次为雅文邑(亚曼涅克)地区所产。除了法国白兰地以外,其他盛产葡萄酒的国家,如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美国﹑秘鲁﹑德国﹑南非﹑希腊等国家,也都有生产一定数量风格各异的白兰地。独联体国家生产的白兰地,质量也很优异。

Ⅲ 蒸馏法的麦芽蒸馏

.麦芽蒸馏法(Malt Distilling)是一种苏格兰威士忌酒的制造工法,只以已经发芽的大麦作为原料,经发酵後,再以壶式蒸馏器进行二到三次的蒸馏,产生所要的高酒精度蒸馏酒。
虽然其他种类的威士忌有时也会使用同样的制造方式,但此类生产方式仍以苏格兰麦芽威士忌的生产为大宗,其他类威士忌的做法则是大同小异。 制造麦芽
一般而言新收割的大麦其水分含量约在11-12%之间,麦芽制作的过程是先将这些新鲜的大麦浸泡在水中,让其发芽开始产生一连串的化学变化,然後再以加温的方式中止发芽。
浸泡
目的在使大麦的含水量提升到46%以上以便让酵素活化。虽然是个看似简单的程序,但却往往是麦芽制造的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只要此步骤做好後头的手续往往只是例行公事。
现代化的浸泡手续是在一种名为Saladin box的特殊容器里面,以摄氏16度的环境进行两阶段的浸泡工作。其中第一阶段的浸泡持续14小时,此时大麦里的水含量提升到36%,中间经过24小时的通风(Air Rest),然後再开始为时12小时的第二阶段浸泡。
在通风过程中,原本用来浸泡大麦的水需要放乾,再使用抽风或吹风的方式让空气从大麦的缝隙之间通过,以便移除二氧化碳恢复氧气的供给。此举有助於刺激大麦的新陈代谢,但是过度的刺激会造成高温而伤害到发芽的过程,使用Saladin box能在过程中提供足够的空气以降低大麦温度。
发芽
在发芽的过程中大麦会产生温度,为了让温度分布平均,需要有经验的工人经常地翻动平铺在地面的大麦。除了传统的手工铺地发芽(Floor Malting)之外,也有些酒厂开始采用较商业规模的机械发芽,但真正考究的传统酒厂(例如Laphroaig)却仍坚持传统量少但是注重风味的发芽方式。
之所以需要让大麦发芽,主要的目的是希望能促进大麦里面酵素(酶)这种物质的产生,酵素的存在是要将大麦里的淀粉转化为可供发酵的醣类非常重要的关键。
烘烤
利用炉内加热将含水量高的青麦芽烘乾,而影响成品风味的关键因素在於烘烤时是使用何种燃料。传统的高地区苏格兰威士忌使用当地盛产的泥炭作为烘烤时的燃料,所以这样制作出来的麦芽威士忌拥有非常浓郁的泥炭烟熏香。但由铁路自英格兰运过来的煤炭也可作为烘烤时的原料,这样的方式制作出来的威士忌在口味上较为清新,有些蒸馏厂则是在第一次烘烤时使用泥炭、第二次使用煤炭,来达到风味与经济效益的平衡。
辗碎
将发好芽也烘乾了的麦芽送入辗碎机里,辗成大小适中的颗粒,一些不需要的残馀例如榖壳等的部分经筛除後被拿去当饲料使用。
发泡
磨成粉後的麦芽被送进铜制的大型发泡桶(Mash Tun)中,注入三股分别为摄氏63度、93度、93度的热水,将麦芽中的淀粉转化为含醣的液体,称为麦汁(Wort),经过滤後,固态的残渣被抛弃作为饲料使用。
发酵
经过冷却後的麦汁被放入容量自1000到20,000公升不等的大型发酵桶(Wash backs)中,并且加入特定的酵母片,在放置约两天後,麦汁被转化成一种类似啤酒的低酒精度液体(Wash)与二氧化碳。在此阶段使用的酵母种类不同会明显影响麦芽威士忌的风味,许多威士忌酒值得品味的特色,例如花香、果香等特性,都是因为酵母的选用不同而造成的。
蒸馏
威士忌之所以被分类为蒸馏酒而非发酵酒,最关键的因素当然是因为此步骤,利用酒精的沸点低於水的特性,以加热後再冷却的方式将酒精与水分离。第一次加热蒸馏再冷却後的液体其酒精度至少需要到达28%,否则将无法成功分馏,经过第二次蒸馏後的威士忌原酒,其酒精度依照蒸馏厂的不同,介於60-70%之间。
陈年
如果没有经过这道过程,那麼威士忌将只会是很普通的蒸馏酒,而不会是这麼神奇的传统艺术。所有的威士忌都是陈封在橡木桶里进行陈年的过程,然而,依照各蒸馏厂的特色不同,所选用的木桶造型与橡木品种却有所差异。

Ⅳ 谁知道古代未蒸馏酒怎么做的,具体酿造工艺是什么

酒的起源

酒的起源,我国古籍记载各不相同,一说源于轩辕黄帝,一 说始于禹时仪狄。从现代科学的观点来看,酒的起源是经历了一个从自然酒过渡到人工造酒的过程。
我们知道,凡是含有糖分的物质,如水果,蜂蜜、兽乳,很 容易受到自门然界中的发酵微生物的作用而产生酒。所以,不少人认为:最原始的酒,应该是由含糖水果自然发酵而成。这在古人 的笔记上屡见不鲜。众所周知的猿酒当是自然酒之一。

第一代人工饮料酒

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是先进入游牧社会,然后再进入农业社会 的。人类最早的人工饮料酒的发明,则是游牧时代用兽乳酿造的乳酒。因为兽乳中含有乳糖,能自然发酵生成乙醇(酒精)。这种 乳酒,古称醴酪(《周礼、礼运篇》)。也就是说,第一代人工饮料酒,不添加任何糖化发酵剂,全靠自然形成。今日的内蒙,西 藏、青海等地的少壮民族,仍保留了这种兽乳制酒的习惯。这大约是距今7000到1万年以前的事。

第二代人工饮料酒(发酵酒)

我国回第二代人工饮料酒是加了糖化发酵剂来酿成的,又称人 工发酵酒(针对非蒸馏酒而言),亦简称发酵酒。所加的糖化发酵剂,就是大家热悉的曲蘖。这是我国的一大特点,它又分为天然 曲蘖酿酒和人工曲蘖酿酒两个阶段。
(1)天然曲蘖酿酒(第一阶段)
用天然曲蘖酿酒是第二代人工饮料酒的第一阶段。出现在农 业产生前后。我们祖先因认识到野生植物的淀粉种子可以充饥,便搜集贮藏以备冬用。诚然,农业社会出现以后,贮藏的谷物就更 多。由于当时保存的方法原始、粗放、条件差,谷物在贮藏过程中受潮发芽,长霉的现象比较普遍,吃剩的熟谷物也会发霉,这 些发芽长霉的谷物,形成了天然的曲蘖,遇到水以后,自然会发酵生成酒。为此,必然启示人们模拟。从而懂得和掌握了制造曲 蘖的方法,并用于酿酒。也就是说,这一阶段的曲蘖是不分家 的,是混合在一起的。《淮南子》提出:清酿美酒,始于耒耜。”也就是说酒源于农 业之初。
(2)用曲作酒,用蘖作醴(第二阶段)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酿酒技术的进步。到了农耕时代的 中、晚期,曲蘖分为曲、蘖(谷芽)、黄衣曲(糖化用曲、酱曲、 豉曲)。于是,人类把用蘖酿制的“酒”称为醴,把用曲制作的酒 方称为酒。也就是说,第二代人工饮料酒发展的第二阶段,实现曲、蘖分家。
醴盛行于夏、商、周三代,秦以后逐渐被用曲酿造 的酒取代。至于曲蘖分家的具体时间,可能在阶级社会的商周时期。
为什么用蘖作醴的方法会被淘汰呢?正如明代末宋应星指出的 那样?“古来曲造酒,蘖造醴。后世厌醴味薄,遂致失传,则并蘖法亦“亡”(《天工开物》)。从发酵原理来看,蘖(谷芽)是单边发 酵,在发酵过程中,仅起糖化作用;因此,醴中含乙醇量很低。而用曲制酒,则是边糖化边酒化的复式发酵,亦称双边发酵;所 以,酒中的乙醇含量较高。从生产技术的角度判断,用曲制酒的方法,比用蘖制醴要先进得多,必然要淘汰用蘖作醴的方法。
中国是啤酒的发源地之一
啤酒是用麦芽酿造的。我国用蘖(谷芽)造酒(醴)的时间, 与巴比伦用麦芽造啤酒都同时出现在新石器时代。两者之间是否有联系,已无法查考。可以肯定,巴比伦人因没有发明创造出酿 制高度粮食酒的方法,保存了啤酒的生产方法。而中国,如前所述,发明了曲,淘汰了蘖这一方法。
粮食酒出现的年代
我们平时所指酒的起源,系指粮食酒的出现,也就是发酵酒 的出现。第二代人工饮料酒的出现,应在仰韶文化时期,距今约 7000年。因为,这时人类社会已进入以农耕为主的原始社会,这 已从地下出土的大量饮酒、酿酒器皿中得到证实。

曲和发酵酒(第二代酒)的发展
曲是一种利用固体培养物保存微生物的好方法。在干燥条件 下,微生物处于休眠状态,活性容易保持不变。这种方法的原理,一直延用到今天。
曲的发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贡献,19世纪传入西 方,不仅改变了西方自古沿用麦芽糖化谷物,然后再加酵母菌发酵成酒的方法,还奠定了酒精工业的基础。更重要的是,曲给现代发酵工业和酶制剂工业带来了深远影响。

根据殷墟的发掘,发现了用大缸酿酒的酿酒场所,其规模相 当可观,可以判断,酿酒技术已有较大的进步。史家记载的“纣为酒也、同船糟丘而牛饮者,3000馀人为辈”虽有夸张,确实反映了酿酒业的规模。
到了公元前11世纪西周王朝建立以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 展,酿酒业也有了更大的进步。不但设立了专门机构,指定专职官员来管理酒的生产,还制订了酿酒的工艺操作,这些都促进了酿酒技术的发展。
到了秦汉、酿酒技术有了进一步发展和提高,一是研究原 料,并进行分级;二是曲的品种迅速增加,仅汉初杨雄在《方言》,中就
记载了近10种。最初人类用的是散曲,至于大小曲出现的时间,一般认为大曲是秦汉以前,而小曲稍早,当在战国以前。
西汉的制酒方法是:“用粗米二斛,曲一斛,得酒六斛六斗。 其配方与今日黄酒的配方比例比较接近。
到了公元5世纪,北魏贾思勰在其编写的《齐民要术》中, 系统而又详尽地总结,记载了各种制曲的方法,酿酒的操作、工艺规范。这些技术很快传到朝鲜、日水、印度支那及南洋等国。 日本三大酒神庙之一的山松尾神社,就是公元701年由一个姓秦的中国酒师建造的。尔后北宋窦革的《酒谱》,朱翼中的《北山酒经》等都系统地 总结与记载了大量的制曲和酿酒的工艺方法,如酒坛内部涂蜡或漆;新酒必须杀菌,煮酒用松香,黄蜡作消泡剂; 榨酒用压板, 装坛酒应满;制曲原料不蒸也不煮,用生料,上次老曲涂在生 (新)曲外面(类似按种)等等,这些都说明酿酒技术上的进步和发展。
北宋的又一大进步是红曲的发现与应用。明代李时珍和宋应 星分别在《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中都有详细的记载。以上所述的酒并不是蒸馏酒,全都是发酵酒,也称酿造酒,即属今日黄酒的范畴,放不赘述。

第三代人工饮料酒——蒸馏酒的出现(唐代)
蒸馏酒今多称为白酒,又叫烧酒。这是我们祖先为了提高酒 度,增加酒精含量,在长期酿酒实践的基础上,利用酒精与水沸点不同,蒸烤取酒的方法。蒸馏酒的出现,是酿酒史上一个划时 代的进步,是我国的第三代酒。对这样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中外学者都想弄清,至今仍在探索之中。大多数的西方学者认为,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蒸馏技术和蒸馏酒的国家。因为蒸馏技术与我国古代炼丹术有密切的关系,一旦掌握了蒸馏方法,必然 会运用到酒的蒸馏上。单就蒸馏技术来看,我国至迟应在公元二世纪以前便掌握了。那么,我国蒸馏酒的出现应在何时呢?过去,由于受李时珍“烧酒非古法也,自元始创””

保存了啤酒的生产方法。而中国,如前所述,发明了曲, (《本草 纲目》)的影响,不少同志误以为始于此。进而由此伴生了“烧酒西来说”,或曰“外来说”。关于这个问题,李时珍本人也不能自圆其说,他在这之后的葡萄酒条中写道:“有如烧酒者,有大毒。 ……烧者取葡萄数十斤,同大曲酿榨,取入甑蒸之,以器承滴 露,红色可爱,古者西域造之,唐时破高昌始得其法。”唐破高昌 当在贞观14年(公元640年),一唐一元,相差竞达六、七百年。为此,拟稍详叙干后。
大量的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物已经否定了“蒸馏酒始于元朝”之 说。北宋田锡的《麴本草》中便记载了一种酒是经过反复二至三次的蒸馏而得到的美酒.度数较高,饮少量便醉。说明此时我国 已懂得蒸馏酒的制作方法。1163年南宋吴误的《丹房须知》上也记载了多种类型完善的蒸馏器。同期的张世南的《游宦纪闻》卷 五也记载了蒸馏器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情况。1975年河北承德憾青龙县出土的一套
金代铜烧酒锅的年代.最迟不超过1161年。敦煌 壁画中的西夏酿酒蒸馏壁画也可证明,十世纪以前,即北宋以前,我国已出现了蒸馏酒,这己为多数学者所接受。
如前所述、公元640年唐太宗时,我国新疆地区便会制作蒸馏 酒了;故“唐破高昌始得其法”,说明唐代已出现了烧酒。也就是说,我国在公元七世纪便有了蒸馏酒。
关于这个问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方心芳先生在《曲蘖酿 酒的起源与发展》一文中指出,唐代可能出现蒸馏酒。这个判断不仅与前述的“唐破高昌始得其法”是相印证,而且大量的唐代文献也说明了这一点。唐代大诗人白居易(772~846)诗云:“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开琥珀香。”雍陶(805~?)亦有“自到成都烧酒熟、不思身更入长安”之名句。李肇的《国史补》也记 载有剑南之烧春等等。以上是从蒸馏酒的名称来看。从蒸馏工艺来看,唐开元年间(713~755),陈藏器《本草拾遗》中有“甄(蒸)气水”,“以气乘取”的记载。此外,近几年来出土的隋唐文物中,还出现了只有15~20毫升的小酒杯,如果没有烧酒,肯 定不会制作这么小的酒杯。
这些都充分说明,唐代不仅出现了蒸馏酒,而且比较普及。正如朱宝镛教授最近指出的那样:“西南地区可能先有烧酒,所以雍陶喝到了成都烧酒,连长安都不想去了。”(1981年《对外贸易》第四期)、
这个判断也是正确的。从已发现的文献记载来看,贵州少数 民旅彝族文献《西南彝志》第十五卷《播勒土司·论雄伟的十重宫殿》
在论述隋末唐初的这件事时曾说:“酿成纯米酒,如露水下降。”这就是简单的蒸馏酒工艺的记载。《西南彝志》的记载,与唐太宗破高昌时的“用器承取滴露”,《本草拾遗》和元代《饮膳正 要》的“用好酒蒸熬取露”等记载,恰相呼应。因此,唐代出现了蒸馏熬酒已无庸置疑。

Ⅳ 什么是单一麦芽威士忌

完全由同一家蒸馏厂里只用发芽大麦为原料制造,并且在苏格兰境内以橡木桶熟成超过三年以上的威士忌。

单一麦芽威士忌不允许与其他酒厂的威士忌混合。威士忌酿造的第一步,就是将大麦麦芽进行糖化及发酵,再经蒸馏等一系列步骤提纯,最终制作出威士忌的"原酒",以不同谷物为原料酿造出的单一麦芽威士忌原酒口感完全不同。

此外,单一麦芽威士忌往往需要更长的桶陈时间,出品于不同橡木桶、桶陈时间不同的单一麦芽威士忌也在口感和风味上有着明显差异。换句话说,时间和技艺磨砺使得单一麦芽威士忌的香气和口感更具个性,而不会像调和威士忌一般千篇一律。

(5)麦芽蒸馏法扩展阅读

除了法国的干邑白兰地(Cognac)之外,在烈酒的领域里面,苏格兰威士忌是少数真正拥有明确产区分别的酒类。

但与干邑不同的是,干邑白兰地的产区是在一连续的区域中划分不同的地带,但是苏格兰威士忌的产区却散布在大不列颠岛的北半与邻近离岛的广大区域上。鲜明的地形差异与气候特性,让各产区生产的单一麦芽威士忌,经常会拥有截然不同的风味表现。

产区的观念,最早是起源于税务上的需求,英国政府将整个苏格兰地区划分为不同的产区,授与不同的执照课征不同的税率。

至于今日的产区观念则是延续自当时的分区概念,但在税法已经大幅修正过后,产区的差异对于威士忌的征税已经不具有实际意义,反倒是各产区产品口味上的差异慢慢成为分别产区的理由。

根据最早的税法,苏格兰地区原则上被划分为四个区域:高地区(Highland)、低地区(Lowland)、岛屿区(Islands)与坎贝尔镇(Campbeltown)。

Ⅵ 麦芽糖怎样酿酒

加酒曲发酵后蒸馏就是白酒,如果不蒸馏就是甜酒.

Ⅶ 英菲尼威士忌 横线 配料:麦芽蒸馏酒,纯净水,焦糖色 产品类型:麦芽威士忌 产品等级:一级 酒精度

青威英尼威士忌,国产的,供货价25元,不建议尝试,喝出问题怎么办

Ⅷ 啤酒中的麦芽浓度、麦芽度、麦汁浓度、原麦汁浓度是一个概念吗

不是一个概念啊,前2个没听说谁用过,但是后2个很常用。
麦汁浓度,是指回在糖化过程和糖化结答束时,各个阶段的麦汁中的含糖量,还可以细分为第一麦汁浓度、第二麦汁浓度、终了麦汁浓度、煮前麦汁浓度、煮后麦汁浓度、定型麦汁浓度等等。
原麦汁浓度是指啤酒发酵结束之后,在清酒阶段、包装阶段、消费阶段,通过化验的手法检测出啤酒在发酵前的麦汁浓度,一般情况下,通过蒸馏分别测出酒精浓度、真正浓度,来推算出发酵前的麦汁浓度。
白酒的度和啤酒的度不一样,白酒的度数指的是在饮用时,白酒中含酒精的体积百分比,意思是100毫升中含酒精多少毫升,一般在25~70左右。
啤酒的度数,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就是前已述及的原麦汁浓度,能够表示出酿造啤酒时原料的投入情况;还有一种是酒精度,它真实的反应出在饮用啤酒那一刻,啤酒中含酒精的体积百分比,酒精度和原麦汁浓度结合看,可以看出啤酒的发酵度情况。
不明白就继续问,有问必答。

热点内容
丁度巴拉斯情人电影推荐 发布:2024-08-19 09:13:07 浏览:886
类似深水的露点电影 发布:2024-08-19 09:10:12 浏览:80
《消失的眼角膜》2电影 发布:2024-08-19 08:34:43 浏览:878
私人影院什么电影好看 发布:2024-08-19 08:33:32 浏览:593
干 B 发布:2024-08-19 08:30:21 浏览:910
夜晚看片网站 发布:2024-08-19 08:20:59 浏览:440
台湾男同电影《越界》 发布:2024-08-19 08:04:35 浏览:290
看电影选座位追女孩 发布:2024-08-19 07:54:42 浏览:975
日本a级爱情 发布:2024-08-19 07:30:38 浏览:832
生活中的玛丽类似电影 发布:2024-08-19 07:26:46 浏览: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