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蒸气的蒸馏实验异戊醇
1. 乙酸异戊酯的制备实验思考题 为什么从反应混合物中除去过量的醋酸比除去过量的异戊醇容易
因为乙酸可与小苏打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后蒸馏即可,操作方便简单,效果显著,而除异戊醇操作则较为复杂且效果不是很好.
希望对你有帮助!
2. 如果用乙酸和异戊醇制备乙酸异戊醇,实验试剂用量和实验装置流程有何不同
由于硫酸为催化剂存在着设备腐蚀严重,后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液污染环境等问题,可以用三氯化铁
FeCl3·6H2O为催化剂(可回收使用)代替,乙酸和异戊醇为原料合成乙酸异戊酯
含α - 活泼氢的酯在强碱性试剂(如 Na ,NaNH 2 ,NaH ,三苯甲基钠或格氏试剂)存在下,能与另一分子酯发生 Claisen 酯缩合反应,生成β - 羰基酸酯.乙酰乙酸乙酯就是通过这一反应制备的.虽然反应中使用金属钠作缩合试剂,但真正的催化剂是钠与乙酸乙酯中残留的少量乙醇作用产生的乙醇钠.
3. 化学实验三色杯实验的实验原理
CCl4与H2O、H2O与异戊醇袭,两两互不相溶(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间不易溶)。三者的密度还有别(CCl4为1.595、异戊醇为0.81),所以可以保持以三层的形式存在。
但CCl4与异戊醇互溶(相似相溶),所以添加试剂必须按实验所给的次序、且添加及搅拌的动作都要很轻,避免CCl4与异戊醇的接触。且不易用上下垂直移动玻璃棒的方法来搅拌。
(3)水蒸气的蒸馏实验异戊醇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温度计不能代替玻璃棒用于搅拌,测液体温度计时不能与容器内壁接触。
天平称量药品时,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或量取热溶液。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时,定容摇匀后液体低于刻度线时不能再加蒸馏水。
浓硫酸与其液体(水、稀硫酸、乙醇、苯等)混合时,不能将其他液体倒入浓硫酸,应将浓硫酸沿器壁缓慢倒入其它溶液中,以免出现液体飞溅等危险。
4. 酒精生产中,异戊醇和水既然能形成共沸物,为什么能在精馏塔提出杂醇油呢 越详细越好
因为异戊醇和水形成的共沸物沸点(95度) 高于乙醇与水形成的共沸物沸点(78度)
5. 生化实验,氯仿-异戊醇,氯仿-甲醇在分离DNA和蛋白质的作用上有什么差异吗
有,氯仿-异戊醇中氯仿起到是蛋白质变性的目的,而异戊醇可以降低细胞表面张力减少泡版沫产生,权进而减少dna的损失,其中异戊醇是不溶于水的与氯仿在一相中即静止后的下层,使上层清夜中杂质尽量减少从而为后续DNA提取做好准备。
而氯仿-甲醇,首先其中甲醇是溶于水的,氯仿也溶于甲醇因此在分离过程中上层清夜中会残留有甲醇,其次甲醇不能起到消泡的作用因此,由氯仿-甲醇提取获得的含DNA的上清液杂质较多且含量偏少因此不用氯仿-甲醇来分离。
6. 植物组织中DNA的提取实验中在进行除蛋白的操作为什么要加入少量异戊醇
植物组织的DNA提取实验中,我觉得这个操作应该是要谨慎一些才可以的了。
7. 乙酸异戊酯合成实验中的问题!急!
1、乙酸异戊酯的沸点是142℃,异戊醇的沸点是132℃,从132℃开始,未完全专反应的异戊醇属蒸出了,之后乙酸异戊酯蒸出(应该是共沸物蒸出),由于一直没达到乙酸异戊酯沸点所以没有沸腾;
2、乙酸被加进的浓硫酸碳化了,才会有颜色。具体颜色不同是因为碳化生成物不同,或生成物的比例有区别。
望采纳。
8. 乙酸异戊酯的制备实验中为什么过量的乙酸比过量的异戊醇容易除去
因为乙酸可与小苏打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后蒸馏即可,操作方便简单,效果版显著,而除异权戊醇操作则较为复杂且效果不是很好。
乙酸被加进的浓硫酸碳化了,才会有颜色。具体颜色不同是因为碳化生成物不同,或生成物的比例有区别。
(8)水蒸气的蒸馏实验异戊醇扩展阅读:
乙酸异戊酯存在于香蕉和可可豆中,工业上由杂醇油分离得到的戊醇为原料。先后将异戊醇和硫酸加入冰醋酸中,加热回流反应。
当分馏柱顶端温度达到132ºC时,即酯化完全。冷却后用水洗涤,与10%的NaOH溶液中和,再水洗至中性,最后用无水氯化钙干燥后蒸馏,收集138~143℃的馏分,即为产品。
9. 异戊醇,异戊酸,异戊酸异戊酯怎样用化学方法分离
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异戊酸异戊酯不溶,所以分层,分液后得异戊酸异戊酯,在另一层的异戊酸钠和乙醇溶液中加入稀硫酸酸化后得到异戊酸和异戊醇溶液,将他们进行蒸馏即可分离。
10. 生化实验,氯仿-异戊醇,氯仿-甲醇在分离DNA和蛋白质的作用上有什么差异吗
有,氯仿-异戊醇中氯仿起到是蛋白质变性的目的,而异戊醇可以降低细胞表面张力减少版泡沫产生权,进而减少dna的损失,其中异戊醇是不溶于水的与氯仿在一相中即静止后的下层,使上层清夜中杂质尽量减少从而为后续DNA提取做好准备。
而氯仿-甲醇,首先其中甲醇是溶于水的,氯仿也溶于甲醇因此在分离过程中上层清夜中会残留有甲醇,其次甲醇不能起到消泡的作用因此,由氯仿-甲醇提取获得的含DNA的上清液杂质较多且含量偏少因此不用氯仿-甲醇来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