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水壶内部水垢
Ⅰ 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并协助完成相关任务.【研究课题】探究热水壶底部水垢的主要成
【提出猜想】因为水垢的主要成分为碳酸盐、碱等的混合物,再结合物质的溶解下表可知,水垢中一定含Mg(OH)2和CaCO3,可能含有Ca(OH)2和MgCO3
故答案为:Mg(OH)2;CaCO3;MgCO3
【设计方案】:(1)为检验氢氧化钙,取上层清液加入碳酸钠溶液,无白色沉淀出现,说明所取上层清液中不含氢氧化钙;
故答案为:Na2CO3溶液;
(2)a.在做有关气体的实验之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防装置漏气;
故答案为:装置的气密性;
b.因为该实验通过测定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来确定水垢的成分,所以进入锥形瓶的气体必须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以免引起干扰,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所以装置Ⅰ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CO2,又因为从锥形瓶中出来的二氧化碳不干燥,所以二氧化碳气体在进入干燥管之前必须经过干燥,浓硫酸可以用来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故答案为:吸收CO2中的水;除去空气中的CO2;
c.即使50g水垢全部为CaCO3,产生CO2的质量应为22g,而从图2可以知道实验测得生成的CO2质量比22g多,所以水垢中一定还有MgCO3.
故答案为:即使50g水垢全部为CaCO3,产生CO2的质量应为22g,而实验测得生成的CO2质量>22g;
【实验结论】:实验猜想中已经确定有Mg(OH)2、CaCO3,根据(2)的计算可知还应该有MgCO3,
故答案为:Mg(OH)2、CaCO3、MgCO3.
Ⅱ 初三化学题 研究热水壶底部水垢的主要成分
重复②和③的操作,目的是使装置内的CO2全部进入D瓶中,减小实验误差
重复②和③的操作时,装置内还有一些CO2,进入D装置中,其质量肯定会变化哦
Ⅲ 已知水壶里的水垢主要成分是一种含钙的化合物,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水垢的主要成分. 提出假设 验证
假设水垢主要成分复是碳酸钙,向水垢中制滴入数滴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向反应后的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因氢氧化钠与碳酸钙反应生成Ca(OH) 2 ,CO 2 与Ca(OH) 2 反应生成沉淀,此时溶液变浑浊,证明水垢的主要成分为CaCO 3 .
|
Ⅳ 化学(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的探究实验报告怎么写
食醋的主要成分:3~5%乙酸(醋酸)
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
食醋可以除水垢,是因为食醋中的乙酸具有酸性。
Ⅳ 已知水壶里的水垢主要成分是一种含钙的化合物,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水垢的主要成分.提出假设验证方法及
假设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向水垢中滴入数滴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向反应后版的溶液中通入二氧权化碳,因氢氧化钠与碳酸钙反应生成Ca(OH)2,CO2与Ca(OH)2反应生成沉淀,此时溶液变浑浊,证明水垢的主要成分为CaCO3.
提出假设 | 验证方法及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假设主要成分是CaCO3 | 向水垢中滴入数滴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向反应后的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 | 溶液变浑浊 | 氢氧化钠与碳酸钙反应生成Ca(OH)2,CO2与Ca(OH)2反应生成沉淀,所以水垢的主要成分为CaCO3 |
Ⅵ 水壶中水垢的成分及处理探究报告
主要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酸洗
Ⅶ 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并协助完成相关任务:【研究课题】探究水壶内部水垢的主要成分【查
【提出猜想】碳酸钙不溶于水,因此水垢中可能含有碳酸镁,碳酸镁微溶于水,因此水垢中可能含有碳酸镁;
故答案为:CaCO3;MgCO3;
【设计方案】(1)由溶解性表,要检查氢氧化钙是否存在,可利用向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的方法,观察反应没有出现沉淀判断氢氧化钙的不存在;
故答案为:Ca(OH)2;
【评价】(1)装置A中盛放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以除去空气二氧化碳防止对后面测定的影响;若A瓶中无NaOH溶液,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进入装置中,所以D瓶中的质量将增大;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OH+CO2=Na2CO3+H2O;
故答案为:除去空气中的CO2;增大;2NaOH+CO2=Na2CO3+H2O;
(2)根据题给条件可知,如果全部是碳酸钙则生成22g气体,而题目中生成了24g二氧化碳,又根据“两种不同金属形成的碳酸盐与足量盐酸反应时,若两金属的化合价相同、两种盐的质量相同,则相对分子质量小者放出的气体多”根据Mr(MgCO3)=84,Mr(CaCO3)=100,所以可以判断在水垢中还含有碳酸镁,可以判断出水垢中还含有碳酸镁.故答案为:MgCO3;实际生成CO2的质量是24g,大于22g;
(3)根据给橡皮塞和导管的直径以及要求在打孔时最好呈三角形,以达到美观和坚固的目的.故答案为:.
Ⅷ 水壶内的水垢是怎么产生的
一、水垢成因:
自来水中含有较多的Ca2+、Mg2+,
在加热煮沸时
2HCO3-=CO32- +H2O +CO2,Ca2+ CO3 2-=CaCO3
Mg2++ 2OH- =Mg(OH)2
这两种物质在水中的溶内解度很小,所以形容成沉淀。
二、预防和处理手段
水垢产生的内因是自来水的水质,只要温度超过了60度会有水垢产生。家庭生活小窍门可以通过小苏打、醋酸、柠檬酸来去除,也可以用鸡蛋及土豆片等方法。当然了,如果追求更佳效果的话可以在自来水龙头上安装专门去除水垢的i饮用水防垢器,这样通过饮用水防垢器出来的水,再加热就不会有水垢生成了。
Ⅸ 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并协助完成相关任务:【研究课题】探究热水壶底部水垢的主要成
【提出猜想】碳酸镁微溶于水,因此水垢中可能含有碳酸镁;
故答案为:MgCO3;
【设计方案】(1)由溶解性表,要检查氢氧化钙是否存在,可利用向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的方法,观察反应没有出现沉淀判断氢氧化钙的不存在;
故答案为:Na2CO3溶液;
(2)a.仪器D为添加液体药品的分液漏斗;而装置E用作反应容器的锥形瓶;在向装置中加入药品进行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置漏气主要是出现仪器连接处,因此,可在装置连接处滴少量水,用热毛巾对锥形瓶内气体升温,若装置C处没有气泡冒出,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故答案为:分液漏斗;锥形瓶;前;在C处导气管周围滴少量水,关闭B活塞和分液漏斗的活塞,将干燥管左边橡皮管用弹簧夹夹紧,用热毛巾捂锥形瓶,若C处有气泡冒出,说明C处漏气,若C处没有气泡冒出,说明C处不漏气;
b.由于水垢中碳酸钙与硫酸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会造成反应中止,因此在选择酸时不能选择稀硫酸;盐酸与氢氧化镁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碳酸钙与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稀盐酸;Mg(OH)2+2HCl═MgCl2+2H2O、CaCO3+2HCl═CaCl2+CO2↑+H2O;
c.装置II中盛放的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整个装置中起到吸收混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水的作用;装置I中盛放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以除去空气二氧化碳防止对后面测定的影响;
故答案为:吸收CO2中的水;除去空气中的CO2;
d.设50g碳酸钙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50g x
100:44=50g:x
解之得 x=22g
而根据反应记录图,水垢完全反应放出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4g>22g;根据碳酸钙、碳酸镁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的关系:等质量的碳酸镁与酸反应放出气体质量大于碳酸钙,因此,水垢中应含有碳酸镁;
故答案为:如果50g水垢全部为CaCO3,产生CO2的质量应为22g,而实验测得生成的CO2质量为24g,大于了22g,故一定含有50g固体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的CO2质量大于22g的MgCO3;
【实验结论】根据资料:水垢中一定含有Mg(OH)2和CaCO3;根据放出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4g的实验数据,通过计算可判断水垢中一定含有碳酸镁;故水垢中含有Mg(OH)2、CaCO3、MgCO3三种物质;
故答案为:Mg(OH)2、CaCO3、MgCO3.
Ⅹ 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并协助完成相关任务.研究课题:探究热水壶底部水垢的主要成分
【提抄出猜想】根据溶解性表格可知:水垢的主要成分一定含有Mg(OH)2和碳酸钙,可能含有Ca(OH)2和和碳酸镁,故答案为:CaCO3;MgCO3;
【设计方案】
(1)甲同学在烧杯中放入少量研碎的水垢,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搅拌,取上层清液加入碳酸钠溶液,没有白色沉淀,说明水垢中无Ca(OH)2,因为没有碳酸钙白色沉淀生成,故答案为:Na2CO3溶液;
(2)步骤①加入样品前还应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果漏气测量结果不准确;研究性小组的同学通过简单计算,认为水垢中一定含有MgCO3,理由是:即使50g水垢全部为CaCO3,产生CO2的质量应为22g,而实验测得生成的CO2质量为24g,大于22g;故答案为: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除去空气中的CO2;c.即使50g水垢全部为CaCO3,产生CO2的质量应为22g,而实验测得生成的CO2质量为24g,大于22g.
【实验结论】通过上述探究可知:水垢的主要成分有:Mg(OH)2、CaCO3、MgCO3,一定没有氢氧化钙,故答案为:Mg(OH)2、CaCO3、MgC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