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馏绿矾
① (1)我国早在东汉时期就会制硫酸,使用的方法是加热胆矾,将生成的气体产物通入水中制得硫酸,其方程式为
(1)我国早在东汉时期就会制硫酸,使用的方法是加热胆矾,将生成的气体产物通入水中制得硫酸,其方程式为:
①CuSO4·5H2O====CuO+SO3+5H2O(或SO2+O2) ;② SO3+H2O====H2SO4。
(2) 欧洲最早的制硫酸方法为:加热蒸馏绿矾,产物除硫酸外,还有一种红色固体生成,方程式为 FeSO4·7H2O====Fe2O3+SO2+SO3+7H2O。
(3)近代英国用铅室法制硫酸,方法是:①先将硫磺燃烧得二氧化硫;②再将燃烧产物与NO、NO2及空气、水蒸气混合,形成亚硝基硫酸(NOHSO4),方程式为:S+O2====SO2;2SO2+O2+NO+NO2+H2O====2NOHSO4。生成的亚硝基硫酸可与水反应生成硫酸,并能释放出氮的氧化物,方程式为2NOHSO4+H2O====2H2SO4+NO+NO2。其中NO、NO2可看作是催化剂。
(4)现代工业制硫酸多用接触氧化法,即将SO2用V2O5作催化剂接触氧化生成SO3的方法,此反应不采用高压条件而用常压,理由是常压下二氧化硫和氧气是气态,三氧化硫是液态,容易分离 。
(5)比较上述方法,古代加热胆矾和绿矾的方法缺点是污染环境,制出的硫酸不纯,产生气体有强烈腐蚀性,近代英国的铅室法其缺点是氮氧化物与二氧化硫保护不当会污染大气。现代制硫酸的方法其优点是使用高效催化剂反应速率快,制出的硫酸易于分离,纯度高。(写出任意两点即可)。
② 化学反应原理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1)实验室将适量绿矾(FeSO47H2O)溶解于足量蒸馏水,发现
(1)绿矾溶于水,亚铁离子易被氧化生成铁离子而使溶液变黄,且易水解生成氢氧化铁沉版淀而使溶液变浑浊权,则为防止水解,可加入硫酸,为防止被亚铁离子被氧化,可加热铁钉,
故答案为:加入少量稀硫酸,并放入铁钉;
(2)Ca5(PO4)3F溶度积比Ca10(PO4)6(OH)2小,羟基磷酸钙在水中存在平衡:Ca5(PO4)3OH(s)?5Ca2+(aq)+3PO43-(aq)+OH-(aq),含氟牙膏中的F-与该平衡中的Ca2+、PO43-结合成更难溶的Ca5(PO4)3F,使平衡向右移动,牙齿表面的羟基磷酸钙转化成了氟磷酸钙,使牙齿得到保护.
故答案为:羟基磷酸钙在水中存在平衡Ca5(PO4)3OH(s)?5Ca2+(aq)+3PO43-(aq)+OH-(aq),含氟牙膏中的F-与该平衡中的Ca2+、PO43-结合成更难溶的Ca5(PO4)3F,使平衡向右移动,牙齿表面的羟基磷酸钙转化成了氟磷酸钙,使牙齿得到保护.
③ 配制硫酸亚铁溶液,是将绿矾晶体溶于蒸馏水再加入一定量的铁粉
错在没加少量稀硫酸
用绿矾配硫酸亚铁溶液没有本质上的问题,可以内
配置完后,要加容铁粉和稀硫酸
铁粉是还原被氧化的二价铁
稀硫酸是抑制硫酸亚铁的水解
这里铁粉和稀硫酸虽会反应消耗,但进程非常缓慢而且不生成杂质,硫酸亚铁的实验室保存就是这么做的
④ 将绿矾直接加入蒸馏水中难以得到澄清液的原因
应该能得到澄清溶液。
如果要解释原因,是
Fe2+ +2H2O=Fe(OH)2+2H+
会生成沉淀吧。
⑤ 生产硫酸最古老的方法是以绿矾为原料,在蒸馏釜中煅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SO47H2O 高温 . Fe2O3
A、若将反应后的三种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产生的沉淀为BaSO4,二氧化硫不能喝氯化钡回反应,故答A错误;
B、b中产物用紫色石蕊试液能检验出氢离子的存在,但检验不出硫酸根离子,故B错误;
C、氢氧化钠只能吸收二氧化硫无现象判断,应用品红试液检验,故C错误;
D、化学反应中生成1molSO3,14molH2O,发生SO3+H2O=H2SO4;反应后溶液中含13molH2O;1molH2SO4;溶质质量分数=
1mol×98g/mol |
1mol×98g/mol+13mol×18g/mol |
故选D.
⑥ 怎样制取绿矾
1、取3ɡ废铁于100ml烧杯,加10ml饱和碳酸钠溶液微热除去铁表面的油污,倾斜法倒去碱内液,用蒸馏容水洗涤3次除尽碳酸钠。
2、往烧杯加入24ml硫酸,水浴(50-80℃)充分反应至少量气泡产生、液体呈灰绿色,底部余下少量Fe。
3、取少量热的蒸馏水预热过滤器,趁热过滤溶液到另一烧杯,静置冷却结晶(可冷水降温),滤液在冷却中长出浅绿色晶体。
4、结晶完毕后过滤,用胶头滴管取少量乙醇洗涤晶体,滤纸吸干 。
5、小广口瓶密存晶体 。
(6)蒸馏绿矾扩展阅读
仪器试剂:烧杯(100、200ml各两个)量筒、漏斗、胶头滴管、玻
璃棒、温度计、酒精灯、铁架台、铁圈、石棉网、滤纸 废铁屑、H2SO4(1:5)、饱和Na2CO3溶液、蒸馏水、乙醇。
注意事项:第二步要控制好温度,以便有足够的溶液过滤,反应时间要足够否则FeSO4·7H2O量少;进行第三步实验时,在过滤前漏斗一定要预热,否则滤纸或漏斗颈就析出晶体。
用水洗涤晶体易溶解,因此本实验用乙醇洗涤晶体;静置结晶一晚能生成较大晶体。
⑦ 公元八世纪,阿拉伯炼金家贾比尔发现,将硝石和绿矾一起蒸馏,所得气体溶于水得硫酸。当时的人们把硫酸成
公元8世纪阿拉伯炼金家贾比尔发现,将硝石和绿矾 一起蒸馏,所得气体溶于水得硫酸(绿矾油)
⑧ 配制硫酸亚铁溶液,是将绿矾晶体溶于蒸馏水再加入一定量的铁粉,这句话哪里不对急急
还要加入少量的稀硫酸防止亚铁离子发生水解才对
⑨ 生产硫酸最古老的方法是以绿矾为原料,在蒸馏釜中煅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SO 4 -7H 2 O
A、若将反应后的三种气体通入BaCl 2 溶液中,产生的沉淀为BaSO 4 ,二氧化硫不能喝专氯化钡反应,故A错误属; B、b中产物用紫色石蕊试液能检验出氢离子的存在,但检验不出硫酸根离子,故B错误; C、氢氧化钠只能吸收二氧化硫无现象判断,应用品红试液检验,故C错误; D、化学反应中生成1molSO 3 ,14molH 2 O,发生SO 3 +H 2 O=H 2 SO 4 ;反应后溶液中含13molH 2 O;1molH 2 SO 4 ;溶质质量分数=
故选D. |
⑩ 8世纪阿拉伯炼金家贾比尔发现,将硝石和绿矾一起蒸馏,所得气体溶于水得硫酸,当时的硫酸叫做什么
当时叫矾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