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实验蒸馏分馏实验数据
A. 做乙醇蒸馏沸点实验时记录的数据与真实沸点有哪些原因
做乙醇蒸馏沸抄点实验袭时记录的数据与真实沸点有哪些原因
没有什么特别的实验现象。记好温度,几度开始了沸腾。几度开始了分馏。蒸馏出来的分馏体积多少~就行了。
78度左右出现恒沸物吧,三角瓶内有无色液体 你就写几度开始收集到液体,几度收集到什么,几度收集到什么……还有液体的外观等等~
B. 分馏实验步骤
把酒精灯放在铁架抄台上,根据酒精灯高度固定铁圈,放好石棉网
将蒸馏烧瓶固定在铁架台上,在蒸馏烧瓶上塞好带温度计的橡皮塞。
连结好冷凝管。把冷凝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将冷凝管进水口的橡皮管的另一端和自来水龙头相连接,将和出水口连接的橡皮管的另一端放入水槽中
检查气密性(利用对固定装置微热的方法检查)。
向蒸馏烧瓶中放几片碎瓷片,再用漏斗向烧瓶中加入原油,塞好带温度计的橡皮塞;把接受器连接在冷凝管的末端,并伸入接受装置(如锥形瓶)中。
C. 有机化学实验蒸馏及沸点的测定实验报告怎么写
测沸点测的是液气平衡下的蒸汽温度,插在液面下测出来的是液体温度(需要测液面温度,有差别),在支管口上面蒸汽温度低不是平衡温度,这个实验中可以观察到。
D. 分馏实验报告
蒸馏与分馏
一、实验目的
了解分馏的原理;掌握分馏的应用范围;掌握仪器内选用及安装方容法。
二、实验原理
分馏:通过分馏柱一次加热实现多次蒸馏的过程。用于分离沸点相近的液体。
三、实验装置如图
四、实验步骤
分馏操作:
1.圆底烧瓶中加入15mL丙酮和15mL水,再加2-3粒沸石
2.安装分馏装置
3.加热,控制回流比约4:1,滴出速度为2-3秒1滴
4.收集56-62、62-72、72-98、98-100度的馏分
5.画出分馏曲线,与蒸馏曲线进行比较。。
五、分析讨论
1、控制加热速度对得到纯馏分极为重要,加热快,纯度低;加热慢,使得温度变化较大,无法判断收集终点。
2、温度计位置要准确,否则影响收集组分的纯度及数量。
3、不要将所有液体蒸干,以防起火或爆炸。
4、操作要轻,防止玻璃仪器破损,不用的仪器及时放入原位。放置于桌面时要注意不要碰倒或滚落地上。
5、沸石起沸腾中心的作用,可防止爆沸。当液温降低,沸腾停止,需要二次加热时,需更换沸石。
E. 分馏 蒸馏实验如何收集馏液
分馏(用分馏柱)是较多次的蒸馏(用蒸馏头),更多次的、较大量的蒸馏就是精馏了!同一液体蒸馏的次数多了,纯度相对要高。
馏分:前馏分、中馏分、后馏分!
前馏分:最初的10滴(数目不一定,根据情况自己定吧)以内的馏分,这个不需要收集(到产物瓶里),或者收集了放一边去就行了!
中馏分:前馏分之后紧接着出来的馏分,也是需要收集的馏分(即产物)!
后馏分:蒸馏基本结束时候的最后几滴馏分!!
说明:如果被蒸馏的液体是多组分的,那么根据组分沸点的高低,判定组分蒸馏出来的顺序(沸点低的先出来)——此时也需要根据沸点的高低进行梯度升温(温度由低到高,先升到沸点最低的组分的温度,等把该组分蒸馏出来后再升温至下一组分的沸点)。
需要的组分第一个出来时,前馏分之后立即收集,等到基本不再滴出来时,就可以停止收集了(后边的组分是不需要的就不蒸了);
需要的组分是最后一个出来,直接可以把温度升到它前一个组分的沸点(只比需要的组分沸点低),一直到不滴时的馏分全算作前馏分,弃去不要!!然后再升温至需要组分的温度,收集的方法就按单一组分的来!!
需要的组分在中间出来,处理方法类似(直接可以把温度升到它前一个组分的沸点),只是其后边出来的全算为后馏分,不用再升温蒸馏,直接弃去就可以!!
说的很详细、很通俗了,不要追问,采纳就行,不然开骂!
F. 酒精蒸馏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⑴了解蒸馏提纯液体有机物的原理、用途。
⑵掌握蒸馏提纯液体有机物的操作步骤。
⑶了解沸点测定的方法和意义。
二、实验原理(参照本章)2.2.1.1
三、仪器与药品
⑴仪器
100ml圆底烧瓶 100ml锥形瓶 蒸馏头 接液管 30cm直型冷凝管 150℃温度计200ml量筒 乳胶管 沸石 热源等
⑵药品
乙醇水溶液(乙醇:水=60:40) 95%的乙醇[1]
四、实验步骤:
⑴仪器的安装
安装的顺序从热源开始,按自下而上、自左至右的方法。高度以热源为准。各固定的铁夹位置应以蒸馏头与冷凝管连接成一直线为宜。冷凝管的进水口应在靠近接收管的一端,完整的仪器装置图见2-5。
安装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各仪器接口要用凡士林密封;铁夹以夹住仪器又能轻微转动为宜。不可让铁夹的铁柄接触到玻璃仪器,以防损坏仪器;整个装置安装好后要做到端正,使之从正面和侧面观察,全套仪器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
⑵蒸馏操作
①加料
将60%乙醇水溶液60ml通过长颈漏斗倒入圆底烧瓶中,再加入2-3粒沸石,按图2-5安好装置,接通冷凝水[2]。
若蒸馏液体很粘稠或含有很多固体物质,加热时易发生局部过热和暴沸,此时沸石失效。可选用油浴加热。
②加热
开始加热时可大火加热,温度上升较快,开始沸腾后,蒸汽缓慢上升,温度计读数增加。当蒸汽包围水银球时,温度计读数急速上升,记录第一滴馏出液进入接收器时的温度[3]。此时调节热源,使水银球上始终有液滴,并与周围蒸汽达到平衡,此时的温度即为沸点。
③收集馏出液
在液体达到沸点时,控制加热,使流出液滴的速度为每秒钟1-2滴。当温度计读数稳定时,另换接收器收集记录下各馏分的温度范围和体积。95%乙醇馏分最多应为77-79℃。在保持加热程度的情况下,不再有馏分且温度突然下降时,应立即停止加热。记下最后一滴液体进入接收器时的温度。关冷凝水,计算产率。
要求:a.测定所给乙醇的浓度。
b.收集前馏分和77℃~ 79℃的馏分。
c.记录乙醇的沸程。
d.测定收集的乙醇浓度和残留液的浓度。
本实验约需要4小时
五、附 注
[1]蒸馏法只能提纯到95%的乙醇,因为乙醇和水形成恒沸化合物(沸点78.1℃),若要制得无水乙醇,需用生石灰、金属钠或镁条法等化学方法。
[2]接通冷凝水应从下口入水,上口出水,方可达到最好的冷凝效果。
[3]加热记录温度时,热源温度不能太高或太低。太高会在圆底烧瓶中出现过热现象,使温度计读数偏高;太低,温度及水银球周围蒸汽短时中断,使温度计读数偏低或不规则。
G. 高一 蒸馏实验的 实验原理,仪器,步骤,误差分析
1、实验原理:
蒸馏是通过加热将液体沸腾产生的蒸气导入冷凝管,使之冷却凝结成液体的一种蒸发、冷凝的过程。蒸馏是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混合物的一种重要的操作技术,尤其是对于液体混合物的分离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2、实验仪器:
蒸馏烧瓶(带支管的),温度计,冷凝管,牛角管,酒精灯,石棉网,铁架台,支口锥形瓶,橡胶塞。
3、实验步骤:
加料:将待蒸馏液通过玻璃漏斗小心倒入蒸馏瓶中,要注意不使液体从支管流出。加入几粒助沸物,安好温度计,温度计应安装在通向冷凝管的侧口部位。再一次检查仪器的各部分连接是否紧密和妥善。
加热:用水冷凝管时,先由冷凝管下口缓缓通入冷水,自上口流出引至水槽中,然后开始加热。加热时可以看见蒸馏瓶中的液体逐渐沸腾,蒸气逐渐上升。温度计的读数也略有上升。当蒸气的顶端到达温度计水银球部位时,温度计读数就急剧上升。这时应适当调小煤气灯的火焰或降低加热电炉或电热套的电压,使加热速度略为减慢,蒸气顶端停留在原处,使瓶颈上部和温度计受热,让水银球上液滴和蒸气温度达到平衡。然后再稍稍加大火焰,进行蒸馏。控制加热温度,调节蒸馏速度,通常以每秒1~2滴为宜。在整个蒸馏过程中,应使温度计水银球上常有被冷凝的液滴。此时
的温度即为液体与蒸气平衡时的温度,温度计的读数就是液体(馏出物)的沸点。蒸馏时加热的火焰不能太大,否则会在蒸馏瓶的颈部造成过热现象,使一部分液体的蒸气直接受到火焰的热量,这样由温度计读得的沸点就会偏高;另一方面,蒸馏也不能进行得太慢,否则由于温度计的水银球不能被馏出液蒸气充分浸润使温度计上所读得的沸点偏低或不规范。
观察沸点及收集馏液:进行蒸馏前,至少要准备两个接受瓶。因为在达到预期物质的沸点之前,带有沸点较低的液体先蒸出。这部分馏液称为“前馏分”或“馏头”。前馏分蒸完,温度趋于稳定后,蒸出的就是较纯的物质,这时应更换一个洁净干燥的接受瓶接受,记下这部分液体开始馏出时和最后一滴时温度计的读数,即是该馏分的沸程(沸点范围)。一般液体中或多或少地含有一些高沸点杂质,在所需要的馏分蒸出后,若再继续升高加热温度,温度计的读数会显著升高,若维持原来的加热温度,就不会再有馏液蒸出,温度会突然下降。这时就应停止蒸馏。即使杂质含量极少,也不要蒸干,以免蒸馏瓶破裂及发生其他意外事故。
蒸馏完毕,应先停止加热,然后停止通水,拆下仪器。拆除仪器的顺序和装配的顺序相反,先取下接受器,然后拆下尾接管、冷凝管、蒸馏头和蒸馏瓶等。
4、误差分析:
(1)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2)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口下端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3)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1/3。
(4)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上口出。
(5)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
谢谢
H. 有机化学实验中蒸馏时,一般应记录几个区段的馏分,为什么不甚感激!
3个
前馏分
后馏分
中间是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