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蒸馏乳酸成本
★. 有没有靠谱的净水或纯水设备的厂家,求联系方式!
这要看你要的具体设备是什么了?之前我们工厂新上的一个纯水设备是悦纯的。当时是我负责这块,机器的安装调试都是悦纯工厂亲自来人做的,包括调试、试用、讲解全部都说的很清楚。我感觉他们服务和产品质量都挺好的,有需要你可以联系下,联系方式是 18156052550 (微信同号)
① 分子蒸馏的应用
1、单甘酯的生产
分子蒸馏技术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主要用于混合油脂的分离。可得到w(单脂肪酸甘油酯)>90%的高纯度产品。从蒸馏液面上将单甘酯分子蒸发出来后立即进行冷却,实现分离。利用分子蒸馏可将未反应的甘油、单甘酯依次分离出来。单甘酯即甘油一酸酯,它是重要的食品乳化剂。单甘酯的用量目前占食品乳化剂用量的三分之二。在商品中它可起到乳化、起酥、蓬松、保鲜等作用,可作为饼干、面包、糕点、糖果等专用食品添加剂。单甘酯可采用脂肪酸与甘油的酯化反应和油脂与甘油的醇解反应两种工艺制取,其原料为各种油脂、脂肪酸和甘油。采用酯化反应或醇解反应合成的单甘酯,通常都含有一定数量的双甘酯和三甘酯,通常w(单甘酯)=40%~50%,采用分子蒸馏技术可以得到w(单甘酯)>90%的高纯度产品。此法是目前工业上高纯度单甘酯生产方法中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方法,所得到的单甘酯达到食品级要求。分子蒸馏单甘酯产品以质取胜,逐渐代替了纯度低、色泽深的普通单甘酯,市场前景乐观,开发分子蒸馏单甘酯可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
2、鱼油的精制
从动物中提取天然产物,也广泛采取分子蒸馏技术,如精制鱼油等[8]。鱼油中富含全顺式高度不饱和脂肪酸二十碳五烯酸(简称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简称DHA),此成分具有很好的生理活性,不仅具有降血脂、降血压、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血液黏度等作用,而且还具有抗炎、抗癌、提高免疫能力等作用,被认为是很有潜力的天然药物和功能食品。EPA、DHA主要从海产鱼油中提取,传统分离方法是采用尿素包合沉淀法[9]和冷冻法[10]。运用尿素包合沉淀法可以有效地脱除产品中饱和的及低不饱和的脂肪酸组分,提高产品中DHA和EPA的含量,但由于很难将其他高不饱和脂肪酸与DHA和EPA分离,只能使w(DHA+EPA)<80%。而且产品色泽重,腥味大,过氧化值高,还需进一步脱色除臭后才能制成产品,回收率仅为16%;由于物料中的杂质脂肪酸的平均自由程同EPA、DHA乙酯相近,分子蒸馏法尽管只能使w(EPA+DHA)=72 5%,但回收率可达到70%,产品的色泽好、气味纯正、过氧化值低,而且可以将混合物分割成DHA与EPA不同含量比例的产品。因此分子蒸馏法不失为分离纯化EPA、DHA一种有效方法。
3、油脂脱酸
在油脂的生产过程中,由于从油料中提取的毛油中含有一定量的游离脂肪酸,从而影响油脂的色泽和风味以及保质期。传统工业生产中化学碱炼或物理蒸馏的脱酸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油品酸值高,化学碱炼工艺中添加的碱量大,碱在与游离脂肪酸的中和过程中,也皂化了大量中性油使得精炼得率偏低;物理精炼用水蒸气气提脱酸,油脂需要在较长时间的高温下处理,影响油脂的品质,一些有效成分会随水蒸气溢出,从而会降低保健营养价值。
马传国等在对高酸值花椒籽油脱酸的研究中,利用分子蒸馏对不同酸值的花椒籽油进行脱酸,能获得比较高的轻(脂肪酸)、重(油脂)馏分得率,这是目前化学碱炼或物理蒸馏等工艺所不能达到的。对酸值为28mgKOH/g和41 2mgKOH/g的高酸值油脂用分子蒸馏法脱酸后,油脂的酸值分别下降到2 6mgKOH/g和3 8mgKOH/g,油脂的得率分别为86%和80 9%,中性油脂基本没有损失。所以利用分子蒸馏技术对高酸值油脂脱酸具有良好的效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4、高碳醇的精制
高碳脂肪醇是指二十碳以上的直链饱和醇,具有多种生理活性。目前最受关注的是二十八烷醇和三十烷醇,它们具有抗疲劳、降血脂、护肝、美容等功效,可做营养保健剂的添加剂,某些国家也作为降血脂药物,发展前景看好。
精制高碳醇,其工艺十分复杂,需要经过醇相皂化,多种及多次溶剂浸提,然后用多次柱层析分离,最后还要采用溶剂结晶才能得到一定纯度的产品。日本采用蜡脂皂化、溶剂提取、真空分馏的方法得到w(高碳醇)=10%~30%的产品。而刘元法等对米糠蜡中二十八烷醇精制研究中得出,经多级分子蒸馏后,可得到w(高碳醇)=80%的产品。张相年等利用富含二十八烷醇的长链脂肪酸高碳醇酯,还原得到二十八烷醇。即以虫蜡为原料,在乙醚中加氢化铝锂(AlLiH4),在70~80℃还原2 5h得到高碳醇混合物,经分子蒸馏纯化,高碳醇纯度达到w(高碳醇)=96%,其中w(二十八烷醇)=16 7%。利用分子蒸馏技术精制高碳醇,工艺简单,操作安全可靠,产品质量高。 (二)在精细化工中的应用
分子蒸馏技术在精细化工行业中可用于碳氢化合物、原油及类似物的分离;表面活性剂的提纯及化工中间体的制备;羊毛脂及其衍生物的脱臭、脱色;塑料增塑剂、稳定剂的精制以及硅油、石蜡油、高级润滑油的精制等。在天然产物的分离上,许多芳香油的精制提纯,都应用分子蒸馏而获得高品质精油。
1、芳香油的提纯
随着日用化工、轻工、制药等行业和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对天然精油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精油来自芳香植物,从芳香植物中提取精油的方法有:水蒸气蒸馏法、浸提法、压榨法和吸附法。精油的主要成分大都是醛、酮、醇类。且大部分都是萜类,这些化合物沸点高,属热敏性物质,受热时很不稳定。因此,在传统的蒸馏过程中,因长时间受热会使分子结构发生改变而使油的品质下降。
陆韩涛等用分子蒸馏的方法对山苍子油、姜樟油、广藿香油等几种芳香油进行了提纯,结果见表3。结果表明,分子蒸馏技术是提纯精油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可将芳香油中的某一主要成分进行浓缩,并除去异臭和带色杂质,提高其纯度。由于此过程是在高真空和较低温度下进行,物料受热时间极短,因此保证了精油的质量,尤其是对高沸点和热敏性成分的芳香油,更显示了其优越性。
此外,利用分子蒸馏技术分离毛叶木姜子果油中的柠檬醛可得到w(柠檬醛)=95%,产率53%的产品;对干姜的有效成分的分离中,通过调节不同的蒸馏温度和真空度可得到不同的有效成分种类及其相对含量,调节适宜的蒸馏温度和真空度可获得相对含量较高的有效成分。
2、高聚物中间体的纯化
在由单体合成聚合物的过程中,总会残留过量的单体物质,并产生一些不需要的小分子聚合体,这些杂质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传统清除单体物质及小分子聚合体的方法是采用真空蒸馏,这种方法操作温度较高。由于高聚物一般都是热敏性物质,因此温度一高,高聚物就容易歧化、缩合或分解。例如,对聚酰胺树脂中的二聚体进行纯化,采用常规蒸馏方法只能使w(二聚体聚酰胺树脂)=75%~87%,采用分子蒸馏技术则可以使w(二聚体聚酰胺树脂)=90%~95%。在对酚醛树脂和聚氨酯的纯化中,采用分子蒸馏的方法可以使酚醛树脂中的单体酚含量脱除到w(单体酚)<0 .01%,使w(二异氰酸酯单体)<0 .1%。分子蒸馏技术能极好地保护高聚物产品的品质,提高产品纯度,简化工艺,降低成本。
3、羊毛脂的提取
羊毛脂及其衍生物广泛应用于化妆品。羊毛脂成分复杂,主要含酯、游离醇、游离酸和烃。这些组分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沸点高,具热敏性。用分子蒸馏技术将各组分进行分离,对不同成分进行物理和化学方法改性,可得到聚氧乙烯羊毛脂、乙酰羊毛脂、羊毛酸、异丙酯及羊毛聚氧乙烯脂等性能优良的羊毛脂系列产品。 利用分子蒸馏技术,在医药工业中可提取天然维生素A、维生素E;制取氨基酸及葡萄糖的衍生物;以及胡萝卜和类胡萝卜素等。现以维生素E为例:天然维生素E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于植物油种子中,特别是大豆、玉米胚芽、棉籽、菜籽、葵花籽、米胚芽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由于维生素E是脂溶性维生素,因此在油料取油过程中它随油一起被提取出来。脱臭是油脂精练过程中的一道重要工序,馏出物是脱臭工序的副产品,主要成分是游离脂肪酸和甘油以及由它们的氧化产物分解得到的挥发性醛、酮碳氢类化合物,维生素E等。从脱臭馏出物中提取维生素E,就是要将馏出物中非维生素E成分分离出去,以提高馏出物中维生素E的含量。曹国峰等将脱臭馏出物先进行甲脂化,经冷冻、过滤后分离出甾醇,经减压真空蒸馏后再在220~240℃、压力为10-3~10-1Pa的高真空条件下进行分子蒸馏,可得到w(天然维生素E)=50%~70%的产品。采取色谱法、离子交换、溶剂萃取等可对其进一步精制。此外,在分子生物学领域中,可以将分子蒸馏技术作为生物研究的一种前处理技术,以保存原有组织的生物活性和制备生物样品等。
综上所述,分子蒸馏技术作为一种特殊的新型分离技术,主要应用于高沸点、热敏性物料的提纯分离。实践证明,此技术不但科技含量高,而且应用范围广,是一项工业化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的高新技术。它在天然药物活性成分及单体提取和纯化过程的应用还刚刚开始,尚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② 对还是错 分子蒸馏是一种成本低廉、高理论塔板数的分离手段。( )
分子蒸馏是一种特殊的液--液分离技术,它不同于传统蒸馏依靠沸点差分离原理,而回是靠不同物质答分子运动平均自由程的差别实现分离。当液体混合物沿加热板流动并被加热,轻、重分子会逸出液面而进入气相,由于轻、重分子的自由程不同
③ 食用乳酸是什么东西提取的
1.从注满陶瓷片的反应器顶端,沈入浓度在26%以上的粗乳酸和少量硫酸的混合液,从下端通入甲醇蒸汽,再将馏出的水、甲醇和酯的混合物引入分馏塔。经过这次分馏,甲醇被完全分离出来,而水和酯的共沸混合物则导入水解器中,通入水蒸汽进行水解,即可得到纯乳酸的水溶液。甲醇可回收利用。在较大的催化剂用量下,通入甲醇蒸汽与乳酸反应,乳酸甲酯的收率可达97%以上。
2.从发酵乳酸铵开始,酯化形成乳酸酯,然后脱氢酯化生成丙烯酸。从该工艺的中间体和回收的乳酸酯都可以得到纯的乳酸。酯化的工艺是,30%的乳酸铵和醇(甲醇、乙醇等)充分混合,以CO2气催化生成乳酸酯水溶液,温度100~200℃(160~180℃较合适),醇:乳酸铵(1:1~10),CO2的分压在0.1~20MPa,反应时间1.5h左右。反应完毕,进行分馏和水解,得到纯乳酸。
二、离子交换法提取乳酸的研究
发酵液用铵中和后,先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得到粗乳酸。粗乳酸再通过阴离子交换树脂,除去杂质离子,阴离子交换树脂达饱和后,用硫酸或盐酸洗脱,洗出纯净稀乳酸溶液,稀乳酸经过浓缩、脱色得到乳酸产品。
三、溶液萃取法
发酵结束,发酵液不进行碱化处理,升温至80℃左右用硫酸酸化,过滤除去沉淀。然后活性炭脱色,离子交换除去重金属离子、钙离子和氨基酸等杂质,浓缩一定浓度后,进行逆流萃取,得到乳酸异丙醚溶液,再用水逆流萃取乳酸异丙醚溶液,得到乳酸溶液,根据需要再进行进一步的精制。
四、分子蒸馏法
将预处理过的发酵液先经降膜式薄膜蒸发器脱水脱气,使其中乳酸的浓度达到60%~80%,得到粗乳酸发酵液。然后将粗乳酸发酵液在一定预热的温度下进入分子蒸馏设备进行乳酸的提纯与精制。分子蒸馏器的蒸发面积为0.1 m2,冷凝面积为0.2 m2。
④ 天然乳化剂是怎样的
乳化剂分子中有亲水和亲油两个部分。根据它们的亲水部分的特性,可分以下几类:阴离子型乳化剂。是在水中电离生成带有烷基或芳基的负离子亲水基团的乳化剂,如羧酸盐、硫酸盐和磺酸盐等。这类乳化剂最常用,常见的商品有:肥皂、硬脂酸钠盐、十二烷基硫酸钠盐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钙盐等。阴离子型乳化剂要求在碱性或中性条件下使用。在使用多种乳化剂配制乳液时,阴离子型乳化剂可以互相混合使用,也可与非离子型乳化剂混配使用。阴离子型和阳离子型乳化剂不能同时使用在一个乳状液中,如果混合使用会破坏乳状液的稳定性。阳离子型乳化剂。是在水中电离生成带有烷基或芳基的正阳离子亲水基团。这类乳化剂品种较少,都是胺的衍生物,例如N-十二烷基二甲胺,可用于聚合反应。非离子型乳化剂。其特点是在水中不电离。它的亲水部分是各种极性基团,常见的有聚氧乙烯醚类和聚氧丙烯醚类。
⑤ 分子蒸馏的设备
一套完整的分子蒸馏设备主要包括:分子蒸发器、脱气系统、进料系统、加热系统、冷却真空系统和控制系统。分子蒸馏装置的核心部分是分子蒸发器,其种类主要有3种:(1)降膜式:为早期形式,结构简单,但由于液膜厚,效率差,当今世界各国很少采用;(2)刮膜式:形成的液膜薄,分离效率高,但较降膜式结构复杂;(3)离心式:离心力成膜,膜薄,蒸发效率高,但结构复杂,真空密封较难,设备的制造成本高。为提高分离效率,往往需要采用多级串联使用而实现不同物质的多级分离。 (Wiped-Film Molecular Still)
刮板式技术(Wiped-Film Style)采用的是Smith式45°对角斜槽刮板,这些斜槽会促使物料围绕蒸馏器壁向下运动,通过可控的刮板转动就能够提供一个程度很高的薄膜混合,使物料产生有效的微小的活跃运动,(而非被动地将物料滚辗在蒸馏器壁上,)这样就实现了最短的而且可控的物料驻留时间,和可控的薄膜厚度,从而能够达到最佳的热能传导、物质传输和分离效率。刮板式分子蒸馏设备通过一个平缓的过程,进料液体流经一个被加热的圆柱形真空室,利用进料液体薄膜的刮擦作用,将易挥发的成分从不易挥发的成分中分离出来。这种工艺的关键卓越优势在于:短暂的进料液体滞留时间、凭借高真空性能的充分降温、最佳的混合效率,以及最佳的物质和热传导。这种高效的热分离技术的结果是:最小的产品降解和最高的产品质量。进料液体暴露给加热壁的时间非常短暂(仅几秒钟),这部分归因于带缝隙的刮板设计,它迫使液体向下运动,并且滞留时间、薄膜厚度和流动特性都受到严格的控制,非常适合热敏性物质的分离应用。另外,这种带斜槽的刮板不会将物料甩离蒸馏器壁,污染已被分离出来的轻组分。与传统的柱式蒸馏设备、降膜式蒸馏设备、旋转蒸发器和其他分离设备比较,刮板式蒸馏设备被公认为要出色得多。 离心式分子蒸馏装置离心力成膜,膜薄,蒸发效率高。但结构复杂,制造及操作难度大。该装置将物料送到高速旋转的转盘中央,并在旋转面扩展形成薄膜,同时加热蒸发,使之与对面的冷凝面凝缩,该装置是目前较为理想的分子蒸馏装置。但与其它两种装置相比,要求有高速旋转的转盘,又需要较高的真空密封技术。离心式分子蒸馏器与刮膜式分子蒸馏器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由于转盘高速旋转,可得到极薄的液膜且液膜分布更均匀,蒸发速率和分离效率更好;物料在蒸发面上的受热时间更短,降低了热敏物质热分解的危险;物料的处理量更大,更适合工业上的连续生产。
⑥ 分子蒸馏技术的分子蒸馏技术工业化应用产品
A氨基酸酯阿魏酸三萜醇酯
B丙烯酸酯丙二醇酯苯乙烯-丙烯腈丙交酯薄荷酯白术挥发油苯基马来酰亚胺柏木油菠萝酮 C长链二元酸(C9-C18)粗石蜡除草剂柴胡挥发油茶树油苍术油川芎提取物蚕蛹油
D单甘酯(单硬脂酸甘油酯 单月桂酸甘油脂等)(牛油及猪油等)脱胆固醇大蒜油丁三醇当归提取物
2-丁基辛醇独活提取物豆甾醇独活提取物多糖酯多不饱和脂肪酸对苯二甲酸二乙酯脱除多氯联苯
E二十八烷醇(米糠蜡、蜂蜡、蔗蜡) 二聚酸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二十二烷内酯 F废油再生番茄红素辅酶Q蜂蜡呋喃脂酚醛树脂 防风提取物氟油(全氟烃、氟氯碳油、全氟聚醚)
G高碳醇固化剂(脱除TDI、MDI、HDI等)共轭亚油酸果糖酯硅油(聚硅氧烷或聚硅醚)谷甾醇谷维素
桂皮油香茅油香根油橄榄油广藿香油(广藿香醇、广藿香酮)癸二酸二辛酯光稳定剂
H花生四烯酸(ARA)胡椒基丁醚β-胡萝卜素及类胡萝卜素(棕榈油 柑橘油 甜橙油 桔皮油 螺旋藻等)海狗油
(双酚A及F型)环氧树脂花椒籽油红花籽油互叶白千层油
J聚甘油酯聚酯聚醚聚烯烃聚乙二醇(酯)聚氨酯聚戊烯醇聚四氢呋喃姜油树脂 姜辣素 姜烯酚焦油
角鲨烯结构酯芥酸酰胺碱金属精炼 甲基庚烯酮 间甲基苯甲酸3-甲基吲哚激素缩体姜樟油鲸醇
K葵花籽油糠蜡矿物油渣脱蜡奎宁衍生物扩散泵油天然抗氧化剂
L沥青脱蜡辣椒油树脂辣椒红色素辣椒碱氯菊酯磷酸酯连翘挥发油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M玫瑰油米槁精油没食子酸醛类衍生物毛油脱酸(高酸值米糠油 、小麦胚芽油、花椒籽油等)米糠蜡茉莉精油煤焦油酶解脂肪酸
N 萘甲醛柠檬醛
P PET再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葡萄糖衍生物天然苹果香精帕罗西汀硼酸乙二醇醚
Q 茄尼醇(废次烟叶、马铃薯叶)3-羟基丙腈(HPN)
R (矿物及合成)润滑油(聚α-烯烃、石蜡氯化合成油、烷基苯合成油、聚异丁烯合成油) L-乳酸松香酯 S 生物柴油(脂肪酸甲酯或乙酯) 三烯生育酚三氯新(三氯-2羟基二苯醚)三甘醇三十烷醇三聚酸双甘油酯
鼠尾草抗氧剂石油渣油(精制或脱除)杀虫剂食用油脱酸缩水甘油基化合物羧酸二酯(润滑油)蒜素
鲨烯(三十碳六烯酸) 十二烷内酯双-β-羟乙基对苯二甲酸酯酸性氯化物生物碱衍生物四唑-1-乙酸 T 碳氢化合物萜烯烃(酯)桃醛 塔尔油(妥尔油)
W (天然及合成)脂溶性维生素(A、D、E、K)烷基糖苷(烷基苷 烷基多苷 烷基多糖苷 烷基聚糖苷 烷基葡萄糖苷) X 小麦胚芽油新洋茉莉醛香附子烯α-香附酮香芝麻蒿挥发油香叶醇香紫苏内酯
Y 亚麻酸 油酸酰胺 (深海及发酵)鱼油鱼肝油燕麦油羊毛脂羊毛醇异氰酸酯预聚物岩兰草油月桂二酸
氧化乐果(聚)乙二醇酯油酸二乙醇酰胺月桂酸二乙酰胺乙醛酸乙酰氨基苯乙酸乙酯异构体亚麻籽油
同位素铀浓缩依托芬那酯乙氧基脂肪醇乙氧脂肪酸液化煤乙烯基吡咯烷酮玉米油乙酰柠檬酸酯 Z 植物甾醇植物蜡芝麻素真空泵油制动液中碳链甘油三酯(MCT)脂肪酸及其衍生物增塑剂增效醚
甾醇酯 蔗糖酯紫罗兰酮酯类油(双酯、多元醇酯、复酯)植物油脱臭馏出物紫苏籽油蔗蜡棕蜡
镇静剂棕榈油
枣子酊
⑦ 活性炭能吸附乳酸吗
活性炭可以吸附乳酸,一般都得用20到40目的味精炭
⑧ 分子蒸馏的应用产品
A氨基酸酯阿魏酸三萜醇酯
B丙烯酸酯丙二醇酯苯乙烯-丙烯腈丙交酯薄荷酯白术挥发油苯基马来酰亚胺柏木油菠萝酮
苯甲酸C12~C15醇酯
C长链二元酸(C9-C18)粗石蜡除草剂柴胡挥发油茶树油苍术油川芎提取物蚕蛹油
D单甘酯(单硬脂酸甘油酯 单月桂酸甘油脂等)(牛油及猪油等)脱胆固醇大蒜油丁三醇当归提取物
2-丁基辛醇独活提取物豆甾醇独活提取物多糖酯多不饱和脂肪酸对苯二甲酸二乙酯脱除多氯联苯
E二十八烷醇(米糠蜡、蜂蜡、蔗蜡)二聚酸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二十二烷内酯
二异氰酸酯三聚体
F废油再生番茄红素辅酶Q蜂蜡呋喃脂酚醛树脂 防风提取物氟油(全氟烃、氟氯碳油、全氟聚醚)
G高碳醇固化剂(脱除TDI、MDI、HDI等)共轭亚油酸果糖酯硅油(聚硅氧烷或聚硅醚)谷甾醇谷维素
桂皮油香茅油香根油橄榄油广藿香油(广藿香醇、广藿香酮)癸二酸二辛酯光稳定剂
H花生四烯酸(ARA)胡椒基丁醚β-胡萝卜素及类胡萝卜素(棕榈油 柑橘油 甜橙油 桔皮油 螺旋藻等)海狗油
(双酚A及F型)环氧树脂花椒籽油红花籽油互叶白千层油
J聚甘油酯聚酯聚醚聚烯烃聚乙二醇(酯)聚氨酯聚戊烯醇聚四氢呋喃姜油树脂姜辣素姜烯酚焦油
角鲨烯结构酯芥酸酰胺碱金属精炼甲基庚烯酮间甲基苯甲酸3-甲基吲哚激素缩体姜樟油鲸醇
K葵花籽油糠蜡矿物油渣脱蜡奎宁衍生物扩散泵油天然抗氧化剂
L沥青脱蜡辣椒油树脂辣椒红色素辣椒碱氯菊酯磷酸酯连翘挥发油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M玫瑰油米槁精油没食子酸醛类衍生物毛油脱酸(高酸值米糠油 、小麦胚芽油、花椒籽油等)米糠蜡茉莉精油
煤焦油酶解脂肪酸
N 萘甲醛柠檬醛
P PET再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葡萄糖衍生物天然苹果香精帕罗西汀硼酸乙二醇醚
Q 茄尼醇(废次烟叶、马铃薯叶)3-羟基丙腈(HPN)
R (矿物及合成)润滑油(聚α-烯烃、石蜡氯化合成油、烷基苯合成油、聚异丁烯合成油) L-乳酸松香酯
肉桂醛(肉桂油)山苍子油
S 生物柴油(脂肪酸甲酯或乙酯) 三烯生育酚三氯新(三氯-2羟基二苯醚)三甘醇三十烷醇三聚酸双甘油酯
鼠尾草抗氧剂石油渣油(精制或脱除)杀虫剂食用油脱酸缩水甘油基化合物羧酸二酯(润滑油)蒜素
鲨烯(三十碳六烯酸) 十二烷内酯双-β-羟乙基对苯二甲酸酯酸性氯化物生物碱衍生物四唑-1-乙酸
三聚甲醛回收 (天然及合成)生育酚
T 碳氢化合物萜烯烃(酯)桃醛 塔尔油(妥尔油)
W (天然及合成)脂溶性维生素(A、D、E、K)烷基糖苷(烷基苷 烷基多苷 烷基多糖苷 烷基聚糖苷 烷基葡萄糖苷)
烷基酚微晶蜡戊二醛维生素E醋酸酯肟类
X 小麦胚芽油新洋茉莉醛香附子烯α-香附酮香芝麻蒿挥发油香叶醇香紫苏内酯
Y 亚麻酸 油酸酰胺(深海及发酵)鱼油鱼肝油燕麦油羊毛脂羊毛醇异氰酸酯预聚物岩兰草油月桂二酸
氧化乐果(聚)乙二醇酯油酸二乙醇酰胺月桂酸二乙酰胺乙醛酸乙酰氨基苯乙酸乙酯异构体亚麻籽油
同位素铀浓缩依托芬那酯乙氧基脂肪醇乙氧脂肪酸液化煤乙烯基吡咯烷酮玉米油乙酰柠檬酸酯
腰果油异丙烯二羧酸酯
Z 植物甾醇植物蜡芝麻素真空泵油制动液中碳链甘油三酯(MCT)脂肪酸及其衍生物增塑剂增效醚
甾醇酯 蔗糖酯紫罗兰酮酯类油(双酯、多元醇酯、复酯)植物油脱臭馏出物紫苏籽油蔗蜡棕蜡
镇静剂棕榈油
分子蒸馏器
一种分子蒸馏器,属于机械设备领域。由进料口(1)、电动减速机(2)、加热器(3)、冷凝器(4)、蒸馏器外壳(5)、法兰盘(6)、蒸馏液收集罐 (7)、残余物收集罐(8)、冷井(9)、真空泵(10)构成,其特征在于蒸馏器外壳(5)设在冷井管路的下方,冷凝器(4)设在蒸馏器外壳(5)的内部,蒸馏液同样通过管路自冷凝器下部流出,但由于蒸馏器外壳(5)下移,扩大了蒸馏残余物的堆积空间,即便是蒸馏残余物倒流,也是通过冷井管路流入冷井,不至于出现蒸馏残余物倒流至冷凝器污染蒸馏液的问题。法兰盘(6)设在冷井下方,冷凝器(4)固定在法兰盘(6)上。清洗和维修时,只需将法兰盘(6)拆开,就可将冷凝器取出。
⑨ 怎样使水溶性粒剂加水后澄清如水
1. 单甘酯 单甘酯,全称为甘油单硬脂酸酯,又称丙三醇单硬脂酸酯,单硬脂肪酸甘油酯,它溶于乙醇、苯、丙醇,不溶于水,在热水中经强烈震荡而乳化。单甘酯是世界上用量最大的乳化剂,占乳化剂用量的50%以上。 单甘酯由甘油与硬脂酸加热酯化而得,按纯度可分为单甘酯(单酯含量为30%~55%)和分子蒸馏单甘酯(单酯含量≥90%)。分子蒸馏单甘酯多用于冰淇淋生产,它为白色或乳白色粉末或细小颗粒,HLB值约为3.9~5.3,为油包水型乳化剂,它是一种优质高效的乳化剂,具有乳化、分散、稳定、起泡、抗淀粉老化等作用。 单甘酯的精制方法有:(1)酯交换法(酯的甘油醇解法);(2)直接酯化法;(3)脂肪酸和环氧丙烷合成法;(4)脂肪酸与缩水甘油合成法;(5)酶法;(6)溶剂法;(7)分子蒸馏提取法;(8)基团保护法等。 单甘酯的发展有两方面:(1)在制造工艺方面,定向合成是发展方向之一。(2)产品质量方面,产品达到FCC4版国际标准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产品的应用面向国际市场和其它行业。 2.卵磷脂 卵磷脂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是一种天然乳化剂,并且对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和独特的保健功能。市售卵磷脂绝大多数是大豆磷脂。大豆磷脂是从大豆毛油中提取精制而成,为浅黄至棕色的粘稠液体或白色至浅棕色的固体粉末,HLB值约为3.5,是亲油性乳化剂。其特点是纯天然的优质乳化剂,也是唯一不限制用量的乳化剂。有较强的乳化、润湿、分散作用,还有良好的医疗保健效果。 卵磷脂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提取,提取方法不同产品的性能和成本差异较大。例如:丙酮沉淀法制造的大豆磷脂组成为51%磷脂酰胆碱,34%磷脂酰乙醇胺,19%磷脂肌醇和6%其它磷脂。用乙醇或短链醇可进一步分离磷脂,得出的醇不溶物主要是磷酰胆碱。卵磷脂还可以用酶处理进行水解,或用过氧化氢反应使它成为水溶性,因此,开发新的提取方法和制造中的某些工艺是卵磷脂产品的发展趋势。干燥步骤是决定大豆卵磷脂质量的关键,利用最新的专利技术可以保证大豆磷脂质量,降低成本。卵磷脂的其它发展,如用二酸甘油酯和五氧化二磷反应,用氨气中和的合成磷脂已应用于巧克力产品中。 3. 蔗糖酯 蔗糖酯是蔗糖脂肪酸酯的简称,其糖残基因含有多个羟基和醚键而呈现亲水性质,其脂肪酸基团则表现出一定的亲油能力。因此,它具有良好的乳化能力来联结水和脂肪,从而形成稳定的乳化液。 蔗糖酯是白色或黄褐色粉末或无色至微黄色粘稠液体,溶于乙醇、丙酮。单酯可溶于热水,但双酯和三酯难溶于水。溶于水时有一定黏度,有润湿性,对油和水有良好的乳化作用,且亲水性比其它乳化剂强。蔗糖酯的HLB值为3~15,其特点是亲水亲油平衡值范围宽,适用性广,乳化性能优良。高亲水性产品能使水包油乳状液非常稳定,用于冰淇淋中可提高乳化稳定性和搅打起泡性。对淀粉有特殊作用,使淀粉的糊化温度明显上升,有显著的防老化作用。由于其耐高温性较弱,价格偏高,一般与其它亲油性乳化剂复配使用,例如可与单甘酯以1:1的质量比配合用于食品生产中。 4. 司盘和吐温系列产品 司盘60是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的商品名,是由硬脂酸与山梨醇酐反应而得,为浅奶白色至棕黄色硬质蜡状固体,HLB值为4.7,是亲油性乳化剂。其特点是有很强的乳化能力、较好的水分散性和防止油脂结晶,与其它乳化剂复配有较好的协同增效作用。但司盘6O有较重的焦糖味,影响产品风味。目前产品品质有显著的提高,且有明显的价格优势,故使用量将会有所上升。 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油酸酯,又称聚山梨酸酯80,商品名为吐温80,是山梨糖醇及单、双酐与油酸部分酯化的混合物,再与氧化乙烯缩合而成,为黄色至橙色油状液体,有轻微的特殊臭味,略带苦味,HLB值15,为水包油型乳化剂。 司盘和吐温系列产品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优良的乳化、分散、发泡、润湿、软化等优良特性。在配料中加入0.05%~0.1%的吐温和混合单甘酯的复配物.可使冰淇淋质构坚挺,成形稳定。 5. 硬脂酰乳酸钠(SSL)和硬脂酰乳酸钙(CSL) SSL和CSL与以上4种非离子型乳化剂不同,它们是离子型乳化剂,呈白色至带黄色的薄片状固体,有特殊的气味,难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加热时易溶于植物油、猪油,加水强烈混合可完全分散,不适宜做油包水型乳化剂。一般用它作面包、馒头的品质改良剂,按面粉量的0.5%添加,能改善面包原料的耐捏和性、润滑性,缩短发酵时间。目前SSL和CSL的发展主要是产品的应用开发方面,如作为液体蛋白和冷冻蛋白的起泡剂等。
⑩ 分子蒸馏设备的基本简介
分子蒸馏亦称短程蒸馏,它是一项较新的尚未广泛应用于工业化生产的液版-液分离技术,其应用权能解决大量常规蒸馏技术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一套完整的分子蒸馏设备主要包括:分子蒸发器、脱气系统、进料系统、加热系统、冷却真空系统和控制系统。分子蒸馏装置的核心部分是分子蒸发器,其种类主要有3种:(1)降膜式:为早期形式,结构简单,但由于液膜厚,效率差,当今世界各国很少采用;(2)刮膜式:形成的液膜薄,分离效率高,但较降膜式结构复杂;(3)离心式:离心力成膜,膜薄,蒸发效率高,但结构复杂,真空密封较难,设备的制造成本高。为提高分离效率,往往需要采用多级串联使用而实现不同物质的多级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