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酒精,CaO(2)C
2 H
5 OH + 3O
2 点燃 2CO
2 + 3H
2 O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4)Ca(OH)
2 + CO
2 = CaCO
3 ↓+ H
2 O
Ⅱ 下列例句中,运用类比论证方法的有(多选题)
2
我就只知道2 是
Ⅲ 高中化学 一道有机的题目
1❌乙烷与乙烯均与氯气发生反应,乙烷与氯气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乙烯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2❌乙酸乙酯与氢氧化钠发生水解生成乙酸钠与乙醇,应改用饱和碳酸钠溶液;3对,二氧化碳在碳酸氢钠溶液中溶解度很小,可以极大保留二氧化碳,同时so2杂质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未有新杂质引入所以正确;4对,生石灰与乙酸反应后采用蒸馏即可得纯净乙醇(可类比工业上无水乙醇的制法,乙醇与水形成共沸体系,直接蒸馏一般只能制得94%的乙醇,需加入生石灰后再蒸馏即可得无水乙醇)
Ⅳ 图中A是高粱、玉米和薯类等经过发酵、蒸馏得到一种可再生能源,现已在汽油中加入一定量的A,可节省石油资
(1)G是常见白色难溶盐,相对分子质量是100,则G是碳酸钙,A是高粱、玉米和薯类等经过发酵、蒸馏得到一种可再生能源,则A是酒精,在氧气中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B是氧气,生成的C和D为水和二氧化碳,C能和F反应生成D和碳酸钙,则C可能是二氧化碳,D可能是水,与E氧化钙反应生成F为氢氧化钙,所以本题答案为:酒精,CaO;
(2)反应①是酒精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本题答案为:C2H5OH+3O2
2CO
2+3H
2O;
(3)反应②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属于化合反应,反应④是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属于分解反应,所以本题答案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4)反应③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所以本题答案安慰:Ca(OH)
2+CO
2═CaCO
3↓+H
2O.
Ⅳ 复旦大学每年招收多少人,复旦大学附属医学院每年招收多少人
每年招收3000人左右,复旦大学复旦大学,简称复旦,始建于1905年,初名复旦公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校,创始人为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首任校董为国父孙中山先生。“复旦”二字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名句,意在“自强不息,复兴中华”,寄托着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愿望。
复旦大学是教育部与上海市共建的首批全国重点大学,中国首批7所211工程、9所985工程大学,首批“珠峰计划”、“111计划”和中国顶尖学府“九校联盟”(C9联盟)的成员大学。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复旦大学涵盖了文学、理学、医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历史学、工学等十大学科门类,拥有邯郸、枫林、张江、江湾四大校区。
复旦大学附属医学院每年招收2000人左右,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始建于1927年,原为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是中国创办的第一所国立大学医学院。1932年,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独立为国立上海医学院,为当时中国唯一的国立医学院。1939年,抗战爆发后,学院内迁至云南昆明;1940年辗转迁至四川重庆。抗战胜利,学院迁回上海,于1952年更名为上海第一医学院。1985年,上海第一医学院定名为上海医科大学。
Ⅵ 类比推理正确选项为 音量:影响( )A性情:脆弱B哭:呼喊C小费:舞会D蒸馏:纯度
音量是名词,可以排除BD
舞会是名词,影响不是,所以选A
Ⅶ 乙醇是以高粱、玉米、薯类等为原料,经发酵、蒸馏而制得,属于可再生能源.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油
(1)一氧化碳它会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并产生二氧化碳,为进一步证明是一氧化碳参与,故在反应后用澄清石灰水验证这一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
(2)B装置是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存在,C装置的作用是吸收乙醇燃烧产物中的CO2,故D装置在经过BC两个装置的情况下,进一步证明通入的气体中是否还有二氧化碳的存在;
(3)CO和CO2的总质量为25.2g,其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5,
碳元素质量=25.2g×
=7.2g
参加反应的乙醇的质量=碳元素的质量÷
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碳原子个数 |
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 |
=7.2g÷
=13.8g;
乙醇中C、H元素质量比=24:6=4:1,则乙醇中H元素质量=
=1.8g
乙醇燃烧生成水的质量=1.8g ÷
×100%=16.2g
故答案为:
(1)装置E中黑色粉末变成亮红色;装置F中石灰水变浑浊;
(2)检验C0
2的存在;吸收CO
2;证明C0
2已被除尽;
(3)13.8g;16.2g.
Ⅷ 怎么学化学
一、认真阅读化学课本
化学课本是依据教学大纲系统地阐述教材内容的教学用书,抓住课本,也就抓住了基础知识,应该对课本中的主要原理,定律以及重要的结论和规律着重去看、去记忆。同时还应注意学习化学中研究问题的方法,掌握学习的科学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因为它能提高学习的思维能力。
看化学书的程序一般分三步。
1.全面看 全面看一节教材,把握一节书的整体内容,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初步整体印象,要做到能提纲挈领地叙述出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关键和本质的问题。
2.抓关键 在全面看的基础上,抓住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用语重点看,认真反复琢磨。
3.理思路 看书时要积极思考,重点知识要掌握,难点知识要逐步突破。
总之,看书的程序可概括为:“整体枣部分枣整体”,即整体感知,部分探索,整体理解。
二、化学实验的学习方法
(一)实验——学习化学的手段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
(二)观察实验要与思考相结合
化学实验的观察,一般是按照“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的顺序,分别进行观察。观察的同时还要积极地思维。例如:在观察铜、锌分别投入稀硫酸中的现象时,要想为什么会看到锌放在稀硫酸中会产生气体,而铜放在稀硫酸中却无气体产生呢?通过思考,把感性知识升华,就会获得较深的认识:锌的活动性比氢强,能将氢从酸中置换出来,而铜没有氢活泼,故不能置换酸中的氢。
(三)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一、二、三”
1.实验室取用固体粉末时,应“一斜、二送、三直立”。即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小心地送人试管底部,然后将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到试管底部。
2.实验室取用块状固体或金属颗粒时,应“一横、二放、三慢竖”。即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以后,再把容器慢慢地竖立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3.在液体的过滤操作中,应注意“一贴、二低、三靠”。即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滤纸的边缘应低于漏斗口,漏斗里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烧杯要紧靠在玻璃棒上,玻璃棒的末端要轻轻地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三、化学用语的学习
(一)化学用语枣学习化学的工具
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所特有的,是研究化学的工具,也是一种国际性的科技语言。不懂化学用语,学习化学就不能入门。所以,掌握它是很重要的。
(二)写好记好化学式的方法
1.掌握单质化学式的写法
2.掌握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
(三)掌握写好记好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1.抓住反应规律
2.联系实验现象写好记好化学方程式
Ⅸ 高手帮帮忙呀,帮忙做一道数学模型题目,明天就要交了,速度
我是小学生,不懂,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