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巢式防蜡除垢器
Ⅰ 买来蜂巢蜜为什么泡水后表面上全是蜡'这种情况是假蜂蜜吗
不是,那是蜂巢上面的蜂蜡,起到防腐作用,只是蜂蜜过渡不彻底,这恰好证明是纯蜂蜜
Ⅱ 蜂巢里取出蜂胶含有铅汞
取蜜操作取蜜作业包括脱除蜜脾上的蜜蜂和将蜜脾里的蜂蜜分离出来。在操作之前,把取蜜场所清扫干净,取蜜工具和蜂蜜容器要洗净、晾干。1.取蜜工具主要有分蜜机、割蜜刀、滤蜜器、盛蜜容器、蜂扫、起刮刀、喷烟器等。分蜜机有多种,最简单的是两框换面分蜜机。2.脱蜂根据蜂场规模和蜜脾数量,脱蜂方法有以下几种:(1)抖脾脱蜂把储蜜继箱从蜂群搬下,放在翻过来放置的箱盖上,在蜂群的巢箱上另加上1个空继箱,箱内一例放2—4个空巢脾,然后将蜜脾依次提出,用两手握住框耳,用腕力突然上下抖动,把上面附着的蜜蜂抖落到继箱内的空处,再用蜂扫将少量附蜂扫净,放在巢脾搬运箱内盖好。(2)脱蜂板脱蜂脱蜂板是在木制副盖上镶上脱蜂器。脱蜂器有2路、6路和多路几种。傍晚在巢箱上加一空脾继箱,上加脱蜂板,再上加储蜜继箱。1继箱蜂用2路脱蜂器约需12小时可以脱净,6路的约需6小时,多路的约2小时就可脱净。(3)驱避剂脱蜂苯甲醛和丙酸有驱避蜜蜂的作用。先用厚15毫米、宽40毫米的木板钉1个与继箱外围尺寸相同的木框,上面钉6层黑布,再上钉一层铁皮,表面涂黑该。使用时,先向储蜜继箱喷几下烟,把蜜蜂向下驱逐,在脱蜂罩的布上洒上1比1的苯甲醛或者1比1的丙酸,扣在继箱上,经3—5分钟就可把蜜蜂驱赶到下面箱体。苯甲醛在18—26℃时,丙酸在26—38℃时使用效果好。(4)吹蜂机脱蜂将储蜜继箱放在吹蜂机的铁架上,用喷嘴顺着蜜脾的间隙吹风,将蜜蜂吹落到蜂群的巢门前。3.分离蜂蜜分离蜂蜜(摇蜜)工作应在清洁、能防止蜜蜂钻入的房间内进行,把分蜜机固定住,以免在分离蜂蜜时分蜜机剧烈晃动。用割蜜刀把封盖蜜房的房盖割去,将重量相似的蜜脾放入分蜜机的框架内,转动分蜜机把蜂蜜分离出来。分离子脾上的蜂蜜时要注意避免碰压脾面,放慢转速,以免甩出幼虫。分蜜机有2—4框换面、2—4框活转以及多框辐射式等多种型号;根据蜂场规模选用。最好在分蜜机内涂上一层蜂蜡防锈,使用前后清洗干净。分离出的蜂蜜过滤后,装入容器,密封。储存蜂蜜的容器应是能防锈和密封的。蜂场可用水缸加盖储存蜂蜜。专用的蜂蜜容器是涂上聚酯防锈涂料的钢桶。切割的蜜房蜡盖,放置在容器上的纱网上,将附着的蜂蜜滤出,再用温水洗净。加水熔化成蜡块。一年中取完最后一次蜜时,将分离过的空脾放于继箱内。加到强群上,让蜜蜂把脾上的余蜜清理干净,然后熏蒸储藏。
Ⅲ 如何用蜂巢熬制蜂蜡
用粗麻布包好扎紧,放入锅内,压住,不然漂起来。
75度时蜡液就上来了。
蜡收集起来后加几滴硫酸就行了
Ⅳ 蜂巢蜜上面的层白的像蜡式的能吃吗
可以吃。
蜂巢由一个个紧密的六边形孔洞构筑而成,形状规则统一,这个结构的主要成分就是蜂蜡,而蜂巢上方薄膜状的白色物质也是蜂蜡,之所以封盖的蜂蜡显为白色是因为工蜂并没有将这部分蜂蜡涂抹上蜂胶,但这部分蜂蜡也是可以食用的。
蜂蜡分泌于工蜂腹部下的蜡腺,主要的成分是酸类、碳水化合物和多种维生素与芳香物质,中医学上也常将蜂蜡入药用于痢疾、冻伤等。
(4)蜂巢式防蜡除垢器扩展阅读
1、蜂蜡物理特性
纯蜂蜡为白色,通常所见蜂蜡多是淡黄色、中黄色或暗棕色等,这是由于花粉、蜂胶中存在的脂溶性类胡萝卜素或其他色素所致。
常温下,蜂蜡呈固体状态,具有类似蜂蜜和蜂花粉味的蜂蜡香气味。在20℃时的比重为0.954~0.964。熔点随来源及加工提取方法的不同,一般在62~67℃之间。300℃时蜂蜡成烟,分解成二氧化碳、乙酸等挥发性物质。
外界气温低,原蜡中含有诸多的杂物,显现出特殊的气味。将原蜡以特殊的工艺予以去杂、脱色、去臭等处理,便得到了高品质的精制蜂蜡。
药用的黄蜡,多为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全体呈黄色或黄棕色,不透明或微透明。表面光滑,触之有油腻感。体轻,能浮于水面,冷时质软脆,碎断面颗粒性,用手搓捏,能软化。
有蜂蜜样香气,味甘性平,嚼之细腻而黏。不溶于水,可溶于醚及氯仿中。以色黄、纯净、质较软而有油腻感、显蜂蜜样香气者为佳。
2、蜂巢蜜功效
巢蜜的保健作用:巢蜜具有高热能、抗菌消炎、养肺润肠、解毒护肝、益脾养肾、强行造血改善睡眠,促进组织再生,促进儿童生长发育等功效。
巢蜜的美容作用:巢蜜具有润泽皮肤、营养肌肤、清洁皮肤、除疤祛斑、养颜美发、保青春抗衰老等功效。
巢蜜除于普通蜂蜜有同样的成分和作用外,还具有蜂蜡和少量的蜂胶,常吃巢蜜可以清洁口腔、保护牙齿,减缓并清除口腔溃疡和肿痛,还可以预防鼻炎、肝炎、便秘。饮酒后嚼服,有解酒、护肝、润肺等特殊功效。
提升人体免疫能力,对女性有丰胸美容(通过内分泌调节作用)良好的妇、幼保健品。巢蜜能改善孕、产妇的健康,促进胎儿、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提高儿童的健康和智力水平。
延年益寿。巢蜜能激活老细胞,提高老人健康的免疫力,增强造血功能,使老人精神焕发,恢复青春光彩,改善睡眠,调节内分泌,对老年、慢性病有良好的改善和康复作用。
巢蜜能促进造血和肝细胞再生,促进肝进肝脏机能恢复,对肝炎也良好的医疗效果。
巢蜜兼有蜂蜜、蜂巢的功用,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对心脏病、高血压、肺病、咳嗽、肝炎、贫血、便秘、烫伤、冻伤、鼻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牙龈炎等疾病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蜂蜡
网络-蜂巢蜜
Ⅳ 我买了几个蜜蜂巢,怎样从蜂巢里取出蜂蜜
取蜜操作
取蜜作业包括脱除蜜脾上的蜜蜂和将蜜脾里的蜂蜜分离出来。在操作之前,把取蜜场所清扫干净,取蜜工具和蜂蜜容器要洗净、晾干。
1.取蜜工具
主要有分蜜机、割蜜刀、滤蜜器、盛蜜容器、蜂扫、起刮刀、喷烟器等。分蜜机有多种,最简单的是两框换面分蜜机。
2.脱蜂
根据蜂场规模和蜜脾数量,脱蜂方法有以下几种:
(1)抖脾脱蜂
把储蜜继箱从蜂群搬下,放在翻过来放置的箱盖上,在蜂群的巢箱上另加上1个空继箱,箱内一例放2—4个空巢脾,然后将蜜脾依次提出,用两手握住框耳,用腕力突然上下抖动,把上面附着的蜜蜂抖落到继箱内的空处,再用蜂扫将少量附蜂扫净,放在巢脾搬运箱内盖好。
(2)脱蜂板脱蜂
脱蜂板是在木制副盖上镶上脱蜂器。脱蜂器有2路、6路和多路几种。傍晚在巢箱上加一空脾继箱,上加脱蜂板,再上加储蜜继箱。1继箱蜂用2路脱蜂器约需12小时可以脱净,6路的约需6小时,多路的约2小时就可脱净。
(3)驱避剂脱蜂
苯甲醛和丙酸有驱避蜜蜂的作用。先用厚15毫米、宽40毫米的木板钉1个与继箱外围尺寸相同的木框,上面钉6层黑布,再上钉一层铁皮,表面涂黑该。使用时,先向储蜜继箱喷几下烟,把蜜蜂向下驱逐,在脱蜂罩的布上洒上1比1的苯甲醛或者1比1的丙酸,扣在继箱上,经3—5分钟就可把蜜蜂驱赶到下面箱体。苯甲醛在18—26℃时,丙酸在26—38℃时使用效果好。
(4)吹蜂机脱蜂
将储蜜继箱放在吹蜂机的铁架上,用喷嘴顺着蜜脾的间隙吹风,将蜜蜂吹落到蜂群的巢门前。
3.分离蜂蜜
分离蜂蜜(摇蜜)工作应在清洁、能防止蜜蜂钻入的房间内进行,把分蜜机固定住,以免在分离蜂蜜时分蜜机剧烈晃动。用割蜜刀把封盖蜜房的房盖割去,将重量相似的蜜脾放入分蜜机的框架内,转动分蜜机把蜂蜜分离出来。
分离子脾上的蜂蜜时要注意避免碰压脾面,放慢转速,以免甩出幼虫。
分蜜机有2—4框换面、2—4框活转以及多框辐射式等多种型号;根据蜂场规模选用。最好在分蜜机内涂上一层蜂蜡防锈,使用前后清洗干净。
分离出的蜂蜜过滤后,装入容器,密封。储存蜂蜜的容器应是能防锈和密封的。蜂场可用水缸加盖储存蜂蜜。专用的蜂蜜容器是涂上聚酯防锈涂料的钢桶。
切割的蜜房蜡盖,放置在容器上的纱网上,将附着的蜂蜜滤出,再用温水洗净。加水熔化成蜡块。
一年中取完最后一次蜜时,将分离过的空脾放于继箱内。加到强群上,让蜜蜂把脾上的余蜜清理干净,然后熏蒸储藏。
Ⅵ 如何防治蜂巢里的偷糖蛾
可试用苏力菌 Bta 来防治大蜡蛾。
大蜡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对于巢虫造成的危害除了常规的物理和化学方法防治外,
还可以利用Bt可湿性粉剂或者悬浮液喷洒巢脾和蜂箱进行防治。当蜂群受到巢虫危害时,
将Bt制剂水溶后立即喷洒在巢脾的两侧,巢虫会在短时间内停止进食,虫体逐渐变黑直至死亡;
由于虫龄短的幼虫较虫龄长的更易因感染Bt而死亡,因此在虫害初期进行防治效果会更好。
另外,当采收蜂蜜后需要贮存巢脾时,喷洒Bt制剂的巢脾应该放于避风处乾燥,避免阳光直射,一般情况下药效能够持续一个季度。除了Bt制剂的喷洒外,还可以将Bt与蜂蜡混合制成巢脾进行巢虫的防治。与常用的化学防治药物对二氯苯和三氢化磷相比,Bt制剂具有在蜂蜡和蜂蜜中无残留、不会改变蜂蜜的味道、对蜜蜂幼虫和成虫无害以及对人畜无毒等优点。
苏力菌鲇泽亚种Bta (B.t. aizawai),可用来防治蜂巢上的蜡蛾,而Btk(B.t. kurstaki)可能没有效果。,建议您亲自到农药资材店多方询问。
Ⅶ 中央空调如何除垢最好
最好用物理方法
Ⅷ 蜂巢里煮不化的是什么蜡
蜂巢里煮不化的是蜂蜡,蜂蜡是蜂类筑巢时分泌在蜂巢表面用于防水的蜡质,可以食用。
Ⅸ 油井清防蜡技术的油井清蜡方法
在含蜡原油的开采过程中,虽然可采用各类防蜡方法,但油井仍不可避免地存在有蜡沉积的问题。蜡沉积严重地影响着油井正常生产,所以必须采取措施将其清除。
油井常用的清蜡方法有机械清蜡、热力清蜡、化学清蜡等。 机械清蜡是指用专门的工具刮除油管壁上的蜡,并靠液流将蜡带至地面的清蜡方法。在自喷井中采用的清蜡工具主要有刮蜡片和清蜡钻头等。一般情况下采用刮蜡片;但如果结蜡很严重,则用清蜡钻头;结蜡虽很严重,但尚未堵死时用麻花钻头;如已堵死或蜡质坚硬,则用矛刺钻头。
有杆抽油井的机械清蜡是利用安装在抽油杆上的活动刮蜡器清除油管和抽油杆上的蜡。油田常用尼龙刮蜡器,在抽油杆相距一定距离(一般为冲程长度的l/2)两端固定限位器,在两限位器之间安装尼龙刮蜡器。抽油杆带着尼龙刮蜡器在油管中往复运动,上半冲程刮蜡器在抽油杆上滑动,刮掉抽油杆上的蜡,下半冲程由于限位器的作用,抽油杆带动刮蜡器刮掉油管上的蜡。同时油流通过尼龙刮蜡器的倾斜开口和齿槽,推动刮蜡器缓慢旋转,提高刮蜡效果,由于通过刮蜡器的油流速度加快,使刮下来的蜡易被油流带走,而不会造成淤积堵塞。
机械清蜡不能清除抽油杆接头和限位器上的蜡,所以还要定期辅以其它清蜡措施,如热载体循环洗井或化学清蜡等措施。 热力清蜡是利用热力学能提高液流和沉积表面的温度,熔化沉积于井筒中的蜡。根据提高温度的方式不同可分为热流体循环清蜡、电热清蜡和热化学清蜡三种方法。
1.热流体循环清蜡法(热洗清蜡)
热流体循环清蜡法的热载体是在地面加热后的流体物质,如水或油等,通过热流体在井筒中的循环传热给井筒流体,提高井筒流体的温度,使得蜡沉积熔化后再溶于原油中,从而达到清蜡的目的。根据循环通道的不同,可分为开式热流体循环、闭式热流体循环、空心抽油杆开式热流体循环和空心抽油杆闭式热流体循环四种方式。 热流体循环清蜡时,应选择比热容大、溶蜡能力强、经济、来源广泛的介质,一般采用原油、地层水、活性水、清水及蒸汽等。为了保证清蜡效果,介质必须具备足够高的温度。在清蜡过程中,介质的温度应逐步提高,开始时温度不宜太高,以免油管上部熔化的蜡块流到下部,堵塞介质循环通道而造成失败。另外,还应防止介质漏入油层造成堵塞。
2.电热清蜡法
电热清蜡法是把热电缆随油管下入井筒中或采用电加热抽油杆,接通电源后,电缆或电热杆放出热量,提高液流和井筒设备的温度,熔化沉积的石蜡,从而达到清防蜡的作用。
3.热化学清蜡法
为清除井底或井筒附近油层内部沉积的蜡,曾采用了热化学清蜡方法,它是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的热力学能来清除蜡堵,例如氢氧化钠、铝、镁与盐酸作用产生大量的热力学能。
NaOH+HCl=NaCI+H2O+99.5 kJ
Mg+2HCl=MgCl2+H2↑+462.8 kJ
2Al+6HCI=2A1C13+3H2↑+529.2 kJ
一般认为,用这种方法产生热力学能来清蜡很不经济,且效率不高少单独使用。它常与酸处理联合使用,以作为油井的一种增产措施。 通常将药剂从油套环空中加入或通过空心抽油杆加入,不会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和其他作业。除可以起到清防蜡效果外,使用某些药剂还可以起到降凝、降粘、解堵的作用。化学清、防蜡剂有油溶性、水溶性和乳液型三种液体清、防蜡剂,此外还有一种固体清、防蜡剂。
1.油溶性清防、蜡剂
现场使用的油溶性清防蜡剂主要由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和少量的聚合物组成,例如大庆Ⅱ号清、防蜡剂的配方为铂重整塔底油30%、120号直馏溶剂汽油66.6%、聚丙烯酰胺0.3%,T—渗透剂0.3%。其中有机溶剂主要是将沉积在管壁的蜡溶解,加入表面活性剂的目的是帮助有机溶剂沿沉积蜡中缝隙和蜡与油井管壁的缝隙渗入以增加接触面,提高溶解速度,并促进沉积在管壁表面上的蜡从管壁表面脱落,使之随油流带出油井。部分油溶性清、防蜡剂加入高分子聚合物的目的是希望聚合物与原油中首先析出的蜡晶形成共晶体。由于所加入的聚合物具有特殊结构,分子中具有亲油基团,同时也具有亲水集团,亲油基团与蜡共晶,而亲水集团则伸展在外,阻碍其后析出的蜡与之结合成三维网目结构,从而达到降粘、降凝的目的,也阻碍蜡的沉积并起到一定的防蜡效果。
优点:对原油适应性较强;溶蜡速度快,加入油井后见效快;产品凝固点低,便于冬季使用。
缺点:相对密度小,对高含水油井不太合适;燃点低,易着火,使用时必须严格防火措施;一般这类清、防蜡剂具有毒性。
2.水溶性清防、蜡剂
水溶性清、防蜡剂是由水和许多表面活性剂组成。现场使用的配方是根据各油田原油性质、结蜡条件不同而筛选出来的。但都是在水中加入表面活性剂、互溶剂和碱性物质。常用的有磺酸盐型、季胺盐型、平平加型、聚醚型四大类。这种清、防蜡剂可以起到综合效应。其中,表面活性剂起润湿反转作用,使结蜡表面反转为亲水性表面,表面活性剂被吸附在油管表面有利于石蜡从表面脱落,不利于蜡在表面沉积,从而起到防蜡效果。表面活性剂的渗透性能和分散性能帮助清、防蜡剂渗入松散结构的蜡晶缝隙里,使蜡分子之间的结合力减弱,从而导致蜡晶拆散而分散于油流中。互溶剂的作用是提高油(蜡)与水的互溶程度,可用的互溶剂有醇和醇醚,如甲醇、乙醇、异丙醇、异丁醇、乙二醇丁醚、乙二醇乙醚等。碱性物质可与蜡中沥青质等有机极性物质反应,产生易分散于水的产物,因而可用水基清、防蜡剂将它从结蜡表面清除,常用的碱性物质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碱类和硅酸钠、磷酸钠、焦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等一类溶于水,使水呈碱性的盐类。
优点:相对密度较大,对高含水油井应用效果较好;使用安全,无着火危险。
缺点:见效较慢;凝固点可达-20~―30℃,但在严寒的冬天使用,其流动性仍然有待改进。
3.乳液型清、防蜡剂
乳液型清、防蜡剂是将油溶性清、防蜡剂加入水和乳化剂及稳定剂后形成水包油乳状液。这种乳状液加入油井后,在井底温度下进行破乳而释放出对蜡具有良好溶解性能的有机溶剂和油溶性表面活性剂,从而起到清蜡和防蜡的双重效果。乳液型清、防蜡剂具有油溶性清、防蜡剂溶蜡速度快的优点。由于这种清、防蜡剂其乳液的外相是水,因而又像水溶性清、防蜡剂那样使用安全,不易着火且相对密度较大。它的缺点是在制备和贮存时必须稳定,而到达井底后必须立即破乳,这就对乳化剂的选择和对井底破乳温度有着严格的要求,制备和使用时间条件要求较高,否则就起不到清防蜡作用。
制备乳液型清、防蜡剂常用的乳化剂为OP型表面活性剂,以及油酸、亚油酸和树脂酸的复合酯与三乙醇胺的混合物。
4.固体防蜡剂
固体防蜡剂主要由高分子聚乙烯、稳定剂和EVA(乙烯-醋酸乙烯酯聚合物)组成,它可以制成粒状,或混溶后在模具中压成一定形状(如蜂窝煤块状)的防蜡块,将其置于油井一定的温度区域或投入井底,在油井温度下逐步溶解而释放出药剂并溶于油中。作为防蜡剂用的聚乙烯要求相对分子量为5000~30000,最好在20000左右,相对密度为0.86~0.94,熔点在102~107℃之间,且结晶比较少,或非结晶型为宜。防蜡剂中的EVA,由于具有与蜡结构相似的(CH2—CH2)n链节,又具有一定数量的极性基团,它溶于原油中。当冷却时它与原油中的蜡产生共晶作用,然后通过伸展在外的极性基团抑制蜡晶的生长。而溶解在原油中的聚乙烯,当油温降低时,它会首先析出,成为随后析出的石蜡晶核,蜡的晶粒被吸附在聚乙烯的碳链上,由于空间障碍和栏隔作用也阻碍晶体的长大及聚集,并减少EVA与蜡晶体之间的粘结力,从而使油井的结蜡减少,达到防蜡的目的。
优点:作业一次防蜡周期较长(一般长达半年左右),成本较低;
缺点:它对油品的针对性较强,其配方必须根据油井情况和原油析蜡点具体筛选。 含有多种成分的专利混合可生物降解的水基表面活性剂/湿润剂/乳化剂。是美国一家公司发明的一种拥有专利技术的、水基混合的无离子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中也添加了其它的添加剂以提供独特的性能,减少碳氢化合物。百索福产品配方经过专门优化,能够密封和乳化原油和碳氢化合物。通过形成胶团来乳化碳氢化合物,在一系列应用中都非常有效。它是一种无毒配方,不含CERCLA(环境保护赔偿责任法)所列明的有毒成分,100%可生物降解。已通过ABS(美国标准局)认证的气体抑制产品。百索福可以保持油中蜡块原有状态,使蜡块得以松动、 抑制结蜡现象。现场试验表明这种专利的表面活性剂配方比热油去除地层和采油设备上的石蜡积聚更有效、更安全、更便宜。不同于使用二甲苯基溶剂进行处理,百索福不但可以去除污泥和石蜡,而且同时抑制产生的气体,并且不会留下光滑的残留物,增加工人的安全性。
利用该表面活性剂技术处理烃会产生2种效果:
(1)可溶性增加(增溶性)
(2)界面张力降低(松动)。
其技术工作机理之一是降低界面张力,因此压降会导致无法“析出”石蜡,防止石蜡 (C-20 到 C-50)与油相结合的毛细作用力就会缩小。 用于清蜡的微生物主要有食蜡性微生物和食胶质和沥青质性微生物。油井清蜡的微生物其形状为长条螺旋状体长度为1~4μm,宽度为0.1~0.3μm。该类微生物能降低原油凝固点和含蜡量,以石蜡为食物。微生物注入油井后,它主动向石蜡方向游去,猎取食物,使蜡和沥青降解,微生物中的硫酸盐还原菌的增殖,产生表面活性剂,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同时微生物中的产气菌还可以生成溶于油的气体,如CO2、N2、H2,使原油膨胀降粘,由此达到清蜡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