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蒸馏时什么时候开始接酒
㈠ 白酒蒸馏技术哪个朝代候开始的
白酒又名烧酒,是中国的传统饮料酒。据《本草纲目》记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专时创始,其属法用浓酒和糟入甑(指蒸锅),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1998年8月,在成都市锦江畔以外发现的明朝初年的水井街坊遗址,这是我国迄今发现连续生产白酒长达800年的酒坊实证。
㈡ 每次蒸馏白酒时,刚出来的酒为什么不能喝
新蒸馏的酒之所以呈现辛辣味以及不醇甜柔和,主要是因为刚蒸出的新酒常含有硫化氢、硫醇、醛类、乙醛等刺激性强的易挥发性物质。
这些物质在白酒的贮存期间,能够自然挥发。一般经半年的贮存后,几乎检查不出酒中硫化物的存在,使得刺激味也大大减轻。
(2)白酒蒸馏时什么时候开始接酒扩展阅读
过度饮酒伤身,但是最伤身的是空腹饮酒。空腹饮酒会刺激胃黏膜,容易引起胃炎、胃溃疡等疾病。空腹饮酒还会引发低血糖,会导致我们体内葡萄糖供应不足,会出现心悸、头晕等现象。
此外慢性酒精中毒,对身体还有多方面的损害。如可导致多发性神经炎、心肌病变、脑病变、造血功能障碍、胰腺炎、胃炎和溃疡病等,还可使高血压病的发病率升高。长期大量饮酒,能危害生殖细胞,导致后代的智力低下。常饮酒的人喉癌及消化道癌发病率明显增加。
㈢ 蒸馏酒在中国什么时候出现什么时候普及的
东汉。元代普及。
在上海博物馆发现了东汉时期的青铜蒸馏器。该蒸馏器的年代, 经过青铜专家鉴定是东汉早期或中期的制品,用此蒸馏器作蒸馏实验,蒸出了酒度为 26.6-20.4的蒸馏酒。而且在安徽滁洲黄泥乡也出土了一件似乎一模一样的青铜蒸馏器。
专门研究这一课题的吴德铎先生和马承源先生认为我国早在公元初或一,二世纪时期,人民在日常生活中便已使用青铜蒸馏器了。但他们并未认定此蒸馏器是用来蒸馏酒(吴德铎:"阿剌吉与蒸馏酒",<<辉煌的世界酒文化>> , 成都出版社, 1993年)。
吴德铎先生在1986 年于澳大利亚召开的第四届中国科技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这一研究结果后,这一轰动世界科技史学界的论文引起了致力于<<中国科学技术史>>这一巨著编撰者,英国剑桥大学东方科学技术史图书馆馆长李约瑟博士的高度重视。
并表示要对其原著作中关于蒸馏器的这部分内容重新修正。这篇论文也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有人认为"东汉已有蒸馏酒"(王有鹏:"我国蒸馏酒起源于东汉说"<<水的外形,火的性格---深圳首届中国酒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
东汉青铜蒸馏器的构造与金代蒸馏器的也有相似之处。该蒸馏器分甑体和釜体两部分。通高53.9cm。甑体内有储存料液或固体酒醅的部分,并有凝露室。凝露室有管子接口,可使冷凝液流出蒸馏器外,在釜体上部有一入口,大约是随时加料用的。
蒸馏酒起源于东汉的观点,暂时没有被广泛接受。因为仅靠用途不明的蒸馏器很难说明问题。另外东汉以前的众多酿酒史料中都未找到任何蒸馏酒的踪影,缺乏文字资料的佐证。
(3)白酒蒸馏时什么时候开始接酒扩展阅读:
流派:
从文史资料的角度考察,古代的蒸馏酒分为南北两大类型,如在明代,蒸馏酒就起码分为二大流派,一类为北方烧酒,一类为南方烧酒。<<金瓶梅词话>>中的烧酒种类除了有"烧酒"(未注明产地)外,还有"南烧酒"这一名称。但实际情况是在北方除了粮食原料酿造的蒸馏酒外,还有西北的葡萄烧酒,内蒙的马乳烧酒;
在南方还可分为西南(以四川,贵州为中心)及中南和东南(包括广西,广东)两种类。这样的分类仅仅是粗略的,并无统一的划分标准。
由于烧酒的主要特点是酒精浓度高,许多芳香成分在酒中的浓度是随着酒精度而提高的,酒的香气成分及其浓淡成了判断烧酒质量的标准之一。我国风格多样的烧酒,主要是酿造原料的不同而自然形成的。其次是酿造技术等因素。
㈣ 蒸馏酒是什么时间出现的
我国在宋代开始制造蒸馏酒。酿造的酒中乙醇的浓度不会太高,因为酒中乙醇的浓度专超过10%时属,就抑制了酵母菌的活动能力,发酵作用也就停顿下来了。取得烈性的浓酒必得通过蒸馏过程。
北宋时期大文学家苏东坡所撰《物类相感志》中有“酒中火焰以青布拂之,自灭”的话,这种可燃烧的酒应是一种蒸馏酒。
1975年在河北省青龙县发现了一具同一时期的金代铜胎蒸馏锅,估计可能是用来蒸酒的。尽管宋代可能已经有了蒸馏酒,但肯定还十分罕见。即使至明代晚期,宋应星在撰写的《天工开物》中,也没有提及蒸馏酒。
㈤ 白酒的分为几个阶段接酒
白酒蒸馏时一般分3个阶段取酒:1是“酒头”,里面含的香味物质很复杂,也很丰富,可作为酒头调味酒使用;2是中馏段酒,一直到出现水花为止,分两个级别,大致56度以上和56度以下;3是出现水花后取浑浊的一段含酸高的做为酒尾调味酒使用。
㈥ 蒸馏酒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有一种说法,说高度白酒的出现,是在元代。《中国大网络全书·酿酒科技文化》版中就进行权过这样的阐述:“元明清时期,固态蒸馏工艺广泛应用于酿酒,蒸馏酒生产遍及全国,新工艺不断被研究和应用。”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元军在入主中原的时候,从欧亚带来了蒸馏技术,于是蒸馏酒开始出现。现在中国的几大名酒,他的历史都是在明清时期。
又有说法言及高度白酒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了。这种说法把着眼点放在了“烧酒”的“烧”字上面。白居易有“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开琥珀香”,至今还有实物为证者是上海博物馆马承源先生用汉代蒸馏器蒸酒试验所得的酒,最高酒度是26.6%vol,最低为14.7%vol,平均在20%vol左右,而且“酒香味道佳”。四川剑南春公司生产的“剑南春”,据说在汉代以前称为“绵竹大曲”,唐代才称为“剑南烧春”。在李肇的《唐国史朴》中有记载,《新唐书·德宗本纪》也记载在唐大历十四年,“剑南烧春”被定为皇室的贡酒。
㈦ 酒从什么时候开始蒸馏的
http://post..com/f?kz=6567474宋代中国已有蒸馏酒
这个观点经过现代学者的大量考证提出的。现将主要依专据罗例于下。属
(1)宋代史籍中已有蒸馏器的记载
宋代已有蒸馏器是支持这一观点的最重要的依据之一。南宋张世南?lt;< 游宦纪闻>>卷五中记载了一例蒸馏器,用于蒸馏花露。宋代的<<丹房须知>>一书中还画有当时蒸馏器的图形。吴德铎先生认为:"我们完全可以相信,至迟在宋以前,中国人民便已掌握了蒸制烧酒所必需的蒸馏器"。当然, 吴先生并未说此蒸馏器就一定用来蒸馏酒。
㈧ 白酒最早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
以人类社会的发展及微生物学的原理推测,酒的起源最早出现的是水果酒,其次是奶酒,最后发现为粮食酿造的蒸馏酒,水果中含有糖类的果汁,如暴露于皮外,果皮上常附有酵母,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果汁就会发酵成酒动物家畜的乳汁,其中含有乳糖,同样经酵母发酵为奶酒,谷物酿酒要复杂,很多粮食中的碳水化合物不是糖而是淀粉,淀粉需要经过淀粉酶分解为糖,然后由酵母的酒化酶将糖变成酒。
新中国成立以来,白酒行业迅速发展,从白酒的质量看,1952年全国第1届评酒会评选出来8大名酒,其中白酒4种称为中国的四大名酒。随后连续举行的第5届全国评酒会,共评出国家几名九十七中优质酒五十五中,1979年全国第3届啤酒会开始,将评比的酒分为酱香清香,浓香米香。从白酒的产量看,1949年全国白酒产量仅为10.8万吨,到1996年发展到顶峰为801万吨,是建国初期的80倍,近几年基本稳定在350万吨左右,全国注册企业达3.7万家,从业人员约几十万。
㈨ 中国什么时候开始酿造蒸馏白酒的
元朝开始有这种技术,明朝才逐渐大规模的。所以水浒里武松的18碗就是米酒低度的。
㈩ 酿酒一般接到多少度开始当酒尾,酒尾可以直接饮用吗
白酒蒸馏过程,接取酒度一般会在50度左右,出现较大的水花时就需要分开接取酒尾了,高度酒尾一般混合后有40多度,随后越来越低,酒精度在3度以内时,就不再继续接取了,再接取就太浪费蒸汽了。高度酒尾可以回锅与糟醅一块再次提取白酒,低度酒尾可以用来和泥,窖泥的踩拌也需要低度酒尾增加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