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纶增加树脂
Ⅰ 谁做过芳纶纤维和环氧树脂或者酚醛树脂的板材
加工工艺:建议采用真空导入。
芳纶纤维:建议进行表面改性处理,提高浸润性。
Ⅱ 特种树脂纤维复合材料属于什么行业
特种树脂纤维复合材料属于橡塑行业
树脂基复合材料是由以有机聚合物为基体的纤维增强材料,通常使用玻璃纤维、碳纤维、玄武岩纤维或者芳纶等纤维增强体。树脂基复合材料在航空、汽车、海洋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Ⅲ 聚酯塑料和尼龙有什么区别
尼龙的种类
尼龙系分子主链的重复结构单元中,含有酰胺基(—CONH—)的一类热塑性树脂,包括脂肪族聚酰胺、脂肪-芳香族聚酰胺及芳香族聚酰胺。脂肪族聚酰胺品种多、产量大、应用广泛,既可作纤维,也可作塑料。脂肪-芳香族聚酰胺品种少,产量也小;芳香族聚酰胺常简称为聚芳酰胺,主要用作纤维(芳纶)。
脂肪族尼龙分尼龙6、尼龙66、尼龙1010等。
其实尼龙6和尼龙66,区别不大。之所以两种都生产,只是因为杜邦公司发明尼龙6,6后申请了专利所以其它的公司为了生产尼龙,才发明出尼龙6来。尼龙是最常见的人造纤维。1940年用尼龙织造的长统丝袜问世时大受欢迎,尼龙从此一举成名。此后在二战期间,尼龙被大量用于织造降落伞和绳索。不过尼龙最初的用途是制造牙刷的刷毛。
尼龙属于聚酰胺,在它的主链上有氨基。氨基具有极性,会因氢键的作用而相互吸引。所以尼龙容易结晶,可以制成强度很高的纤维。聚酰胺为韧性角质状半透明或乳白色结晶性树脂,常制成圆柱状粒料,作塑料用的聚酰胺分子量一般为1.5万~2万。
各种聚酰胺的共同特点是耐燃,抗张强度高(达104MPa),耐磨,电绝缘性好,耐热(在455kPa下热变形温度均在150℃以上),熔点150~250℃,熔融态树脂的流动性高,相对密度1.05~1.15(加入填料可增至1.6),大都无毒。
Ⅳ 芳纶树脂注册商标属于哪一类
芳纶树脂属于商标分类第1类0108群组;
经路标网统计,注册芳纶树脂的商标达专1件。
注册时怎样选择其他小项属类:
1.选择注册(印染用整理剂,群组号:0104)类别的商标有1件,注册占比率达100%
2.选择注册(纺织品上浆和修整制剂,群组号:0104)类别的商标有1件,注册占比率达100%
3.选择注册(显影剂,群组号:0107)类别的商标有1件,注册占比率达100%
4.选择注册(照像用化学制剂,群组号:0107)类别的商标有1件,注册占比率达100%
5.选择注册(合成树脂塑料,群组号:0108)类别的商标有1件,注册占比率达100%
6.选择注册(有机硅树脂,群组号:0108)类别的商标有1件,注册占比率达100%
7.选择注册(未加工塑料,群组号:0108)类别的商标有1件,注册占比率达100%
8.选择注册(离子交换树脂,群组号:0108)类别的商标有1件,注册占比率达100%
9.选择注册(高分子功能材料(高吸水性树脂),群组号:0108)类别的商标有1件,注册占比率达100%
Ⅳ FC-550是聚乙烯,还是聚丙烯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种类主要有:
(1)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内合材容料;
(2)天然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
(3)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
(4)芳纶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
(5)金属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
(6)特种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7)陶瓷颗粒树脂基复合材料;
(8)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聚乙烯,聚丙烯,尼龙,聚苯硫醚(PPS),聚醚醚酮(PEEK),聚醚酮酮(PEKK))
Ⅵ 请问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水下机器人中的应用
.2.1在航天飞机上的应用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用做航天飞机舱门、机械臂和压力容器等。
1.2.2在火箭与导弹上的应用
在火箭和导弹上使用碳复合材料减重效果十分显著。因此,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将大大减轻火箭和导弹的惰性重量,既减轻发射重量又可节省发射费用或携带更重的弹头或增加有效射程和落点精度。
1.2.3在人造卫星上的应用
人造卫星展开式太阳能电池板多采用碳复合材料制作。
1.2.4在航空工业上的应用
随着碳纤维和基体树脂性能的不断提高,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耐湿热性和断裂延伸率得到显著改善和提高。在飞机上的应用已由次承力结构材料发展到主承力结构材料,拓宽了在飞机工业中的应用。
1.2.5隐身材料
新型隐身材料对于飞机和导弹屏蔽或衰减雷达波或红外特征,提高自身生存和突防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雷达波隐身材料方面,除涂层外,复合材料作为结构隐身材料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主要为碳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如C/EP、C/PI或C/BMI)和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如C/PEEK,C/PPS),目前已经得到了某些应用。
1.3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的研究进展
固体火箭发动机是当今各种导弹武器的主要动力装置,在航空航天领域也有相当广泛的应用。标志高性能固体发动机的主要特征是:“高能、轻质、可控”,这三者都是以先进材料为基础和支柱框连起来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自开发应用至今,大致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
1.3.1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是最早应用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材料,其中主要是低合金钢.其优点是成本低、工艺成熟、便于大批量生产,特别是后来在断裂韧性方面有了重大突破,因此即便新型复合材料发展迅速,但在质量比要求不十分苛刻的发动机上仍大量使用。
1.3.2玻璃钢
利用纤维缠绕工艺制造固体发动机壳体,是近代复合材料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但玻璃钢比强度仍不是很高,弹性模量也偏低,继后已逐渐为芳纶及碳纤维复合材料取代。
1.3.3芳纶复合材料
芳纶是芳族有机纤维的总称,最早问世的是美国的凯夫拉-49,属于全对位的聚芳酰胺纤维。它的强度是铝的2倍,而密度仅为其1/2,弹性模量是E玻璃纤维的2倍。因此自70年代问世后立即用于美国MX、"潘兴-2"等战略战术导弹和各种航天用固体发动机,一度居于统治地位。
前苏联也开发了多个芳纶品种,如CBM、APMOC性能优于美国。APMOC纤维强度比凯夫拉高38,模量高20,是目前实际使用中性能最高的芳纶纤维,达到美国第三代碳纤维水平,已用于前苏联SS-24,SS-25等洲际导弹。据报道近年来又有新的发展,强度已达到6.9GPa,模量接近200GPa
Ⅶ 热塑性复合材料的性能
具有高刚性、高热变形温度、低收缩率、低挠曲性、尺寸稳定以及低密度、低价格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