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g树脂工艺
⑴ 环氧树脂APG生产工艺的书哪里有卖的
APG生产工艺的文章在"环氧树脂应用技术"杂志上介绍得很多.可与中国环氧树脂应用技术学会联系.详见http://www.epoxycn.com/
⑵ 您好,我看了你回答的APG工艺介绍,想问您一下,APG和RTM工艺有什么区别呢 按你说的好像和RTM差不多啊
我本科是学复合材料的,先给你介绍一下吧,也当我温故知新了,呵呵。
RTM(ResinTranferMolding树脂传递模塑)主要是加工复合材料的,复合材料一般FRP(FiberReinforcedPlastic纤维增强塑料,一般的层压板,玻璃钢就是这种材料),它主要是由基础材料(主要是各种树脂,尤其是不饱和聚酯、酚醛、环氧等热固性塑料,当然,不能自己固化的树脂要按照比例加入相应的固化剂。据说后来也有用热塑性塑料来做的了)、增强材料(纤维,一般就是玻璃纤维和碳纤维了)、填料(碳酸钙、滑石粉等等,主要作用是增加强度,还有降低成本)、助剂(主要是一些功能性成分,比如增韧剂,抗氧化剂,脱模剂等等)。FRP的传统加工方式有很多,比如手糊,缠绕,拉挤等等,当然,RTM和RIM(ResinInjectionMolding树脂注射模塑)是根据传统加工方式改进而开发出来的新加工方式。更多的你可以看看相关的材料,这里有个幻灯片,我看内容还不少http://wenku..com/view/08f41e060740be1e650e9afc.html
APG之前在回答里已经介绍了,就不多说了,要补充的是APG主要是用于浇注环氧树脂浇注绝缘件用的,这种绝缘件的材料和RTM不同,它不是复合材料,没有增强材料,只有环氧树脂、固化剂、填料、助剂(现在的电气用环氧树脂都是做过改性的,所以一般用不到,脱模剂一般采用外脱模剂,也就是喷涂在模具上的,以免混入环氧树脂影响绝缘件的电气性能)。
综上所述,RTM和APG两工艺的一点区别就是——材料不同。
另外,模具开合的方向也是不同的,我在之前的回答里说过了,APG模具的浇料口在下面,而冒料口在上面,所以比较容易想见,它的模具是横向开合的,如图,把模具挂在压机的两块背板上,控制电控柜来实现模具的开合。
行了,我能想到的就这么多了,就说到这了,欢迎多交流~
⑶ APG环氧材料有何优点
自动压力凝胶工艺(简称APG)是一种环氧树脂新型应用工艺。用该工艺生产的环氧制品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制件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等均比传统的真空浇注工艺有较大的提高。国内已有浙江嘉化实业公司等厂家开发生产,并供应多家高压电器厂、互感器厂使用,生产的制件有触头盒绝缘筒、绝缘子、互感器等十几种产品,为APG材料的国产化开辟了一条新路。哪么APG环氧材料有何优点?中国环氧树脂行业协会专家认为,主要表示在3个区别、3个特点。
自动压力凝胶工艺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真空浇注工艺的环氧树脂浇注工艺,这种工艺类似于热塑性塑料注射成型的工艺方法。首先将各种物料在混料罐中混合均匀,真空脱气后在一定压力下将料液注射进入模具,将空气赶出模腔的同时,料液充满整个型腔,在较高的模温下,料液与模壁接触后迅速固化,然后逐渐向内部延伸,从注料到脱模期间,注射口始终对有模腔保持一定的压力,不断对模腔进行收缩补偿,从而使制件具有稳定的尺寸精度和优异的机械、电气性能。
它与真空浇注的主要区别,据中国环氧树脂行业协会专家介绍在于3个方面:浇注物料是在外界压力下通过浇道注入模具;物料混料处理时温度低,而固化时模具温度较高;固化速度快,通常为十几分钟至几十分钟。而自动压力凝胶工艺的特点也表现为3个方面:凝胶过程中保持注射压力。不断对模腔内注入新料,以补偿因固化收缩而引起的缺陷,降低内应力,因此制件精度高、表面质量好;固化速度快,模具应用率高,生产周期短,劳动效率得以提高;生产自动化程度高,生产便于操作和控制,操作人员劳动强度低。
自动压力凝胶工艺(简称APG)是最早由瑞士汽巴公司开发的环氧树脂新型应用工艺,目前在发达国家已得到普遍应用。APG技术消除了大型浇注件的表面缺陷和内应力,提高了材质的致密性、机电性能和稳定性,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具有优质、高效、节能、节材、污染小、成本低一系列优点。中国环氧树脂行业协会专家表示,近几年随着国内电器制造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生产厂采用该项技术。APG技术的关键是材料及应用工艺,现在国内还有大量的材料需要进口,如能实现材料国产化将有力地推进我国电器制造业的发展。基于这一思路,不少公司对APG材料进行了开发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