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半透膜
Ⅰ 关于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
氯化铁水解反应:
FeCl3+3H2O=Fe(OH)3+3HCl,这是一个可逆反应
1.选用饱和溶液的目的是增加铁离子的浓度,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动
2.氯化铁的水解反应本身是一个吸热反应,加热可以促使平衡向右移动,但是作为胶体的氢氧化铁是有一定的浓度限制的,如果浓度过大就会形成氢氧化铁沉淀,而且温度比较高的话胶体粒子之间碰撞的机会会增多,也不利于胶体的稳定性,所以煮沸的时间不能过长
下面那题选A
A,胶体和离子都能够通过滤纸的,所以A是对的
B,氯化铁溶液是黄色的,所以B错
C,离子和胶体的粒子半径不同,后者为100nm左右,前者小于10nm
D,胶体的离子半径比较大,不能通过半透膜,而铁离子是能够通过的
PS: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是不是在做物理化学实验?呵呵
Ⅱ 胶体的制备
一般以100nm为界
规定直径在1nm以内为溶液
1nm到100nm(不包括100nm)为胶体
100nm及以上为沉淀
一般可以以是版否能通过半透膜判权断
能透过的为胶体或溶液
不能透过的就是沉淀了
胶体久置就会慢慢聚集在一起成为沉淀
加热会更快
一般新置的氢氧化铁是胶体
至于沉淀转化为胶体
传说是把那氢氧化铁给反应了
比如加浓盐酸啥的
搞回FeCl3或者FeSO4
再加热
等它水解回来
产生胶体........
Ⅲ 实验室 制取H2O的方法
大多数初中高中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实验室自来水即可满足要求。
精密度要求不高的实验专可以直接使用自来水进行属蒸馏来获取实验用水。
而要求更高的实验则需要制取超纯水。
首先,如果实验到达需要超纯水的条件,使用的实验室的配备一般都有超纯水机,直接对自来水进行提纯。超纯水处理,是一般工艺很难达到的程度,采用预处理、反渗透技术、超纯化处理以及后级处理四大步骤,多级过滤、高性能离子交换单元、超滤过滤器、紫外灯、除TOC装置等多种处理方法,电阻率方可达18.25MΩ*cm(25℃)。
具体的制取方法极为繁琐,包括离子,有机物,微生物等杂质的去除。
原理主要是物理过滤,吸附,离子交换,氧化反应等。
Ⅳ 动植物细胞制备半透膜那个更好
动物细胞制备半透膜最好,最好选择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做实验材料。
Ⅳ 半透膜怎么制备
鸡蛋壳内,鸡蛋清之外的那两层膜是半透膜,取鸡蛋的墩头敲破外壳,可以取到。
Ⅵ 那位大侠做过火棉胶半透膜的制备,求助
易燃品很危险。
Ⅶ 设计对比实验制取Al(OH)3胶体和沉淀
用半透膜 渗析方法可分离溶液和胶体 因胶粒大小在1~100nm之间不能通过半透膜专 在流水中放置一段时间即属可 不需检验cl- (这时cl- 浓度已相当小了)、
cl- 指的是hcl中的 cl- 因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是不可逆的 完全反应 【再者向沸水中滴几滴饱和Fecl3 即使是可逆的 由Fecl3 电离的cl-也可忽略不计
望采纳,谢谢
Ⅷ 半透膜的制备方法
1.在100mL烧杯中里加入抄10mL浓硝酸(14.1g/mL),配成混合溶液,冷却到约20℃。把一小块脱脂棉浸入混合溶液中8~10min取出后充分洗净,凉干,得到纤维素硝酸酯。
2.在试剂瓶中取乙醚、乙醇各10mL,再加入1g上述干燥的纤维素硝酸酯,不断振荡,放置1~2天,就生成透明的胶棉液。
3.取3mL上述自制或市售5%的胶棉液,加入干燥的150mL锥形瓶中,将锥形瓶横斜不断转动使瓶的内壁和瓶口都均匀沾上胶棉液。倒出多余的胶棉液,然后倒置约1min使乙醚、乙醇不断蒸发,直到干燥。逐步剥离瓶口的薄膜,沿瓶壁薄膜夹缝注入蒸馏水,使得薄膜逐步跟瓶壁分离,轻轻取出,浸入蒸馏水中备用。 把定量滤纸放入盛有2:1的水-硫酸的烧杯中,用玻棒轻轻揿压,使它浸没均匀(玻棒和滤纸都不能带水)。浸泡60~90s后取出,立即用蒸馏水洗净,再放入1:1一水合氨的水溶液(即氨水)中,中和残留的酸,取出在空气中晾干。
[备注]
1.制作胶棉半透膜的锥形瓶一定要干燥,否则难以成膜。
2.胶棉半透膜容易破裂,实验前请保存在蒸馏水里。
3.自制羊皮纸时,一定要控制硫酸的浓度和浸泡时间,还要注意在浸泡中滤纸不能重叠。
Ⅸ 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有什么不同各自包括哪些
半透膜是指一些物质可以透过,另一些物质不能透过的多孔性薄膜。例如:玻璃纸,花生种皮,猪肠衣,鸡卵的卵壳膜,离体的膀胱膜,蚕豆种皮,鱼鳔,青蛙皮,火棉胶等。根据半透膜是否具有生命现象可分为生物膜和非生物膜。
选择性透过膜是具有活性的生物膜,它对物质的通过既具有半透膜的物理性质,还具有主动的选择性,如细胞膜。因此,具有选择透过性的膜必然具有半透性,而具有半透性的膜不一定具有选择性透过,活性的生物膜才具有选择透过性。
下面是直接的应用
反渗透技术是当今最先进和最节能有效的膜分离技术。反渗透膜、钠滤设备、PP棉等其原理是在高于溶液渗透压的作用下,依据其他物质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将这些物质和水分离开来。由于反渗透膜的膜孔径非常小(仅为10A左右),因此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盐类、胶体、微生物、有机物等(去除率高达97-98%)。系统具有水质好、耗能低、无污染、工艺简单、操作简便等优点。本公司与日本日东电工美国HYDRANAUTICS(海德能)公司及陶氏FILMTEC公司合作,采用CAD计算机模拟设计,确保了系统的科学合理。
反渗透技术通常用于海水、苦咸水的淡水;水的软化处理;废水处理以及食品、医药工业、化学工业的提纯、浓缩、分离等方面。此外,反渗透技术应用于预除盐处理也取得较好的效果,能够使离子交换树脂的负荷减轻松90%以上,树脂的再生剂用量也可减少90%。因此,不仅节约费用,而且还有利于环境保护。反渗透技术还可用于除于水中的微粒、有机物质、胶体物,对减轻离子交换树脂的污染,延长使用寿命都有着良好的作用。
反渗透是目前高纯水制备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脱盐技术,它的分离对象是溶液中的离子范围和分子量几百的有机物,反渗透(RO)、超过滤(UF)、微孔膜过滤(MF)和电渗析(ED)技术都属于膜分离技术。
Ⅹ 渗析使用的半透膜是一种离子交换膜吗
电渗析使用的半渗透膜其实是一种离子交换膜。这种离子交换膜按离子的电荷性内质可容分为阳离子交换膜(阳膜)和阴离子交换膜(阴膜)两种。在电解质水溶液中,阳膜允许阳离子透过而排斥阻挡阴离子,阴膜允许阴离子透过而排斥阻挡阳离子,这就是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在电渗析过程中,离子交换膜不像离子交换树脂那样与水溶液中的某种离子发生交换,而只是对不同电性的离子起到选择性透过作用,即离子交换膜不需再生。电渗析工艺的电极和膜组成的隔室称为极室,其中发生的电化学反应与普通的电极反应相同。阳极室内发生氧化反应,阳极水呈酸性,阳极本身容易被腐蚀。阴极室内发生还原反应,阴极水呈碱性,阴极上容易结垢.
利用半透膜的选择透过性来分离不同的溶质粒子(如离子)的方法称为渗析。在电场作用下进行渗析时,溶液中的带电的溶质粒子(如离子)通过膜而迁移的现象称为电渗析。利用电渗析进行提纯和分离物质的技术称为电渗析法,它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最初用于海水淡化,现在广泛用于化工、轻工、冶金、造纸、医药工业,尤以制备纯水和在环境保护中处理三废最受重视,例如用于酸碱回收、电镀废液处理以及从工业废水中回收有用物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