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树脂转型
❶ 在离子交换树脂的转型中,如果假如酸的量不够,树脂没有完全转变成氢型,会对实验
会导致后期的naoh的用量增多,对实验造成影响。
离子交换树脂的全名称内由分类名称、骨架(或基因)名称、基容本名称组成。孔隙结构分凝胶型和大孔型两种,凡具有物理孔结构的称大孔型树脂,在全名称前加“大孔”。分类属酸性的应在名称前加“阳”,分类属碱性的,在名称前加“阴”。如:大孔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
离子交换树脂还可以根据其基体的种类分为苯乙烯系树脂和丙烯酸系树脂。树脂中化学活性基团的种类决定了树脂的主要性质和类别。首先区分为阳离子树脂和阴离子树脂两大类,它们可分别与溶液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进行离子交换。阳离子树脂又分为强酸性和弱酸性两类,阴离子树脂又分为强碱性和弱碱性两类(或再分出中强酸和中强碱性类)。
❷ 什么是离子交换树脂的转型
离子交换树脂转型有什么好处?
1、方便运输,有效的减少运输时树脂被污染回的可能。
2、可以避免答PH值下降,不会出现副作用,且可用盐水再生。
3、能够更好、更快的对水中的离子进行吸附,使效率加快。
4、不会释放出强酸性的离子,不需要使用其他物质将强酸性的离子进行置换。
离子交换树脂能够转为哪些类型?
1、阳离子树脂可以使用氯化钠,进行转化成为钠型树脂,可以更好的对水中的钙镁等离子进行吸附,且树脂反应时不会释放出氢离子,再生时不需要使用强酸,而是使用食盐水进行再生,更加的安全。
2、阴离子交换树脂可以转化为氯型树脂,也可以转变为碳酸氢型,在工作时可以更好的将阴离子吸附,而且不再具有强碱性,但是却仍然具有离解性强和工作的pH范围宽广等能力。
3、树脂还可以使用氯化氢(HCl)转化,将树脂转化成为氢型树脂,其官能团中含有大量的氢离子,氢型树脂的大小一般在0.3-1.2mm之间,主要的作用就是将硬水软化,硬水中含有大量的钙、镁等离子,氢型树脂中的氢离子能够有效的将这些离子吸附、替换,将硬水软化成为软水,氢型树脂能够和纳型树脂相互转换。
❸ 阴离子树脂预处理的问题
新树脂一般要处理,里面含有金属杂质和有机物
新树脂使用前的处理
新树脂中专往往残存有单体﹑各种属添加剂及低聚物等,还含有Fe﹑Cu﹑Pb﹑等无机杂质,在使用之前要用盐﹑酸﹑碱溶液进行预处理,除去树脂中的可溶性杂质,以免影响水质。具体处理方法如下。
(1)食盐水处理
将树脂装入容器中,用约2倍树脂体积的10%(质量分数)NaCl溶液浸泡18~20h以上,然后放掉食盐水,用清水漂洗,直至洗水不呈黄色为止。
(2)稀盐酸处理
用约2倍于树脂体积5%(质量分数)HCl溶液浸泡2~4h(或以小流量清洗),放尽酸液后,冲去树脂至排出水接近中性为止,可去除铁﹑铝﹑钙镁的盐类等无机杂质。
(3)稀氢氧化纳溶液处理
用约2倍于树脂体积2%~4%(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浸泡2~4h(或以小流量清洗),放尽碱液后,用清水冲洗树脂至排出水接近中性为止,可去除有机物和硅等。
对于阴离子型树脂,经上述处理已变成OH型,再用10%(质量分数)NaCl溶液浸泡18~20h以上,就转氯型,就可用了。建议你看看原理,里面会给你答案
❹ 阴树脂怎么样变成氯型
阴树脂一般都是采用浓度为4%的NaOH溶液再生,通过氢氧根交换料液中的阴离子(强、弱碱阴树脂能交换如硫酸根,氯根,硝酸根等强酸阴离子,但弱碱阴树脂因为没有中性盐分解能力,所以不具备交换碳酸氢根、硅酸根等弱酸阴离子),但在一些特殊应用工况中,阴树脂需要以氯型进行交换反应,比如去除水溶液中的硫酸根、提取生物发酵液中的一些酸性物质等(比如对玉米浸泡水提取植酸成分)。这时候,阴树脂一般是采用4-5%的HCl溶液作为再生剂(严格意义上应该称为解析剂)对阴树脂进行再生解析处理。也有一些生产环节采用4%的NaOH溶液先再生处理,然后再使用HCl溶液转为氯型投用运行。
阴树脂在使用工况中如果直接采用HCl溶液作为解析剂时,由于树脂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容易被溶液中的有机物污染,而盐酸溶液作为再生解析剂,不具备对树脂有机物污染起到正常去除能力,所以一般使用后每隔20个周期(视实际使用情况而定),建议采用盐碱混合液(10%NaCl溶液+1.5~4%NaOH溶液)对树脂进行复苏再生,混合液适当加温至35~40度并伴有压缩空气搅拌擦洗,并浸泡后效果更佳!
目前国内很多离子交换树脂生产企业,一味的采用一个所谓的新工艺,通过套用回收一些化工原料,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来满足国内用户招投标低价竞争的需求,这类产品抗有机物污染,抗氧化性能大大降低,不能满足一些应用工况之需求,所以一定程度上,低价竞争是不可持续,对于终端用户而言,也是得不偿失的。而国内大多数的生产工艺并没有达到高标准生产工艺阶段,在众多生产工艺环节,存在更大的优化改进空间,尤其是一些特殊应用环节和细节性优化工艺环节,需要的是离子交换树脂应用工艺的研究和提升,而不是盲目的进行低价比拼采购。希望国内用户能理智面对现状,采用多措施,去合理突破现行低级的低价比拼招标制度。
以上这一段非回答问题之内容,只是借题呼吁一下而已,希望用户理智,更望国内离子交换树脂生产企业明白其中之道理,莫将那些高端市场拱手让与国外同行,自己却陷入万劫不复之深渊,谢谢理解,望谅!
❺ 混床树脂如何转型
混床树脂的再生就是转型
混床树脂一般出厂的都是钠型和氯型的
要用盐酸和氢氧化钠转型(再生),分别转成氢型和氢氧型
这样就可以交换来水中的阴阳离子,实现深度除盐的作用
❻ 为什么市销的离子交换树脂需要转型
什么是离子交换树脂的转型?
离子交换树脂的转型其实就是使用溶液将树脂内的离子置换,成为另外一种类型的树脂,比如将强酸性阳离子树脂与NaCl作用,就会转为钠型树脂,钠型树脂能够更好的去除水中的钙、镁离子,并且不会释放出H+,不会因此产生副作用。
离子交换树脂转型有什么好处?
1.方便运输,有效的减少运输时树脂被污染的可能。
2.可以避免PH值下降,不会出现副作用,且可用盐水再生。
3.能够更好、更快的对水中的离子进行吸附,使效率加快。
4.不会释放出强酸性的离子,不需要使用其他物质将强酸性的离子进行置换。
离子交换树脂能够转为哪些类型?
1、阳离子树脂可以使用氯化钠,进行转化成为钠型树脂,可以更好的对水中的钙镁等离子进行吸附,且树脂反应时不会释放出氢离子,再生时不需要使用强酸,而是使用食盐水进行再生,更加的安全。
2、阴离子交换树脂可以转化为氯型树脂,也可以转变为碳酸氢型,在工作时可以更好的将阴离子吸附,而且不再具有强碱性,但是却仍然具有离解性强和工作的pH范围宽广等能力。
3、树脂还可以使用氯化氢(HCl)转化,将树脂转化成为氢型树脂,其官能团中含有大量的氢离子,氢型树脂的大小一般在0.3-1.2mm之间,主要的作用就是将硬水软化,硬水中含有大量的钙、镁等离子,氢型树脂中的氢离子能够有效的将这些离子吸附、替换,将硬水软化成为软水,氢型树脂能够和纳型树脂相互转换。
❼ 阴离子交换树脂如何转型
以最常用的锅炉水处理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732为例 为便于运输和储存 出厂形式有专氢型的,也有钠型的。属在实际使用上,常转变为其他离子型式运行,以适应各种需要。例如常将强酸性阳离子树脂与NaCl作用,转变为钠型树脂再使用。工作时钠型树脂放出Na+与溶液中的Ca2+、Mg2+等阳离子交换吸附,除去这些离子。反应时没有放出H+,可避免溶液pH下降和由此产生的副作用(如蔗糖转化和设备腐蚀等)。这种树脂以钠型运行使用后,可用盐水再生(不用强酸)。强酸性树脂在转变为钠型后,就不再具有强酸性及强碱性,但它们仍然有这些树脂的其他典型性能,如离解性强和工作的pH范围宽广等。
❽ 氯型717阴离子交换树脂转换为氢氧根型,详述步骤。
先通入两倍抄树脂体积的约4%HCl的浸泡4-8h,用清水洗到pH为3-5左右,再用两倍树脂体积的约4%NaOH的浸泡4-8h,用清水洗到pH为9-10左右,之后就可再生使用。
树脂在预处理后,第一次再生都要加倍再生,即所用的再生液为平时再生液的两倍。即用4倍树脂体积的约4%NaOH溶液,通过后将最后一倍树脂体积的再生溶液浸泡树脂4-8h,用清水洗到pH呈中性即可使用。
❾ d307阴树脂的合成过程
(阴树脂白球+氯甲醚+付式催化剂)——进行氯甲基化反应——加入有机胺类——醛类溶内胀容剂——进行胺化反应——转型、水洗——制作成阴树脂。
不过你这个D307在市场上很少听说,应该是一款大孔型苯乙烯系弱碱阴树脂,估计是河北沧州廊坊那一带的叫法。大孔弱碱阴树脂的生产工艺及应用研究,国内几十年来属争光最有发言权,也是争光的王牌产品之一。如有应用疑问可以来函来电交流,合作制作过程,呵呵,不是一朝一夕能学会的,目前国内能生产大孔弱碱树脂的企业本来就少,能做好认真在做的就更少了。现在行业内的生产企业,都在为了一味满足市场的低价竞争需求,而采用那种所谓的新工艺,套用母液等,树脂使用寿命越来越短,在一些高有机物原水处理中,树脂强度扛不过8个月就全部粉碎,如此下去的话,印度产的树脂质量,都要超过国产了,且行且珍惜,在南开大学何炳林老教授的带领下,国内离子交换树脂行业50多年的发展才有了现在的这点成果,如此糟蹋,难不成是要自宫啊!
❿ 阴树脂有什么特性
一般不对阴、阳离子交换树脂的特性分开说明,而是一个全面的说明,说明时一般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分开来说明
一、物理性质
离子交换树脂的物理性质很多,下面只介绍常见的几种。
1.粒度。树脂颗粒的大小,对树脂的交换速度、树脂层中水流分布的均匀程度、水通过树脂层的压力降和反洗时树脂的流失等,都有很大影响。树脂颗粒大,离子交换速度小;颗粒小,水流阻力大,而且反洗时容易发生树脂流失。因此,颗粒的大小应适当,常用的树脂颗粒为20~40目,国产离子交换树脂的颗粒为16~50目(粒径为1.2~0.3毫米)。
2.比重。树脂的比重对树脂的用量计算和混合床使用树脂的选择很重要。树脂比重的表示有以下几种:
(1) 干真比重。干真比重就是树脂在干燥状态下其本身的比重。
此处所指的干树脂的体积,既不包括颗粒与颗粒之间的空隙,也不包括树脂本身的网架孔隙。测干树脂体积时是将一定重量的干树脂,浸入某种不使树脂膨胀的液体(如甲苯)中,测量其排出液体的体积,此体积即为该一定重量干树脂的体积。干真比重一般为1.6左右。
(2) 湿真比重。湿真比重是树脂在水中经过充分膨胀后,树脂颗粒的比重。
这里的湿树脂体积是指颗粒在湿状态下的体积,包括颗粒中的网孔,但不包括颗粒与颗粒之间的空隙。湿真比重决定了树脂在水中的沉降速度。因此,树脂的湿真比重对树脂的反洗强度和混床再生前树脂的分层有很大影响。湿真比重一般为1.04~1.3左右。
(3) 湿视比重。湿视比重是指树脂在水中充分膨胀时的堆积比重。
湿视比重用来计算交换器内装入一定体积树脂时,所需湿树脂的重量。湿视比重一般为0.6~0.85。
3.溶胀性。树脂的溶胀性是指树脂由干态变为湿态,或者由一种离子型转换成为另一种离子型时,所发生的体积变化。前者称为绝对溶胀,后者称为体积溶胀。
4.树脂绝对溶胀度的大小与合成树脂用的二乙烯苯的数量有关。同一种树脂如果浸入不同浓度的电解质溶液中,其溶胀度也不同;溶液浓度小,其溶胀度大;溶液浓度大,其溶胀度就小。
因此,当把干树脂开始湿润时,不宜用纯水浸泡,一般饱和和食盐水浸泡,以防止树脂因溶胀过大而碎裂。
树脂体积溶胀度的大小与可交换离子的水合离子半径大小有关,树脂内可交换离子的水合离子半径越大,其溶胀度越大。
由于树脂转型时其体积发生变化,所以转型前后两种树脂的湿真比重也随之发生变化。当转型后的树脂体积增大时,其湿直比重减小;当转型后的树脂体积缩小时,其湿真比重增大。这一性质在混床树脂分层时作用很大。
由于树脂转型时发生体积变化,也能使树脂在交换和再生过程中发生多次胀、缩,致使树脂颗粒破碎。从这种情况来看,应尽量减少树脂的再生次数,延长使用时间。
5.机械强度。树脂的机械强度是指树脂经过球磨或溶胀后,裂球增加的百分数。
机械强度好的树脂,应呈均匀的球形,没有内部裂纹,有良好的抗机械压缩性以及很低的脆性,在失效和再生时具有足够的抗裂能力。
6.耐热性。各种树脂所能承受的温度有一定的最高极限,超过这个限度树脂就会发生迅速降解,交换容量降低,使用寿命减少。
一般阳树脂可耐100℃左右,阴树脂中强碱性树脂可耐60℃左右,弱碱性树脂可耐80℃左右。此外,盐型树脂比氢型或氢氧型树脂耐热性好些。
二、 化学性质
离子交换树脂的化学性质有:离子交换、催化、络盐形成等。其中用于电厂水处理的,主要是利用它的离子交换性质。所以,这里仅介绍离子交换反应的可逆性、选择性和表示交换能力大小的交换容量。
1.离子交换反应的可逆性。当离子交换树脂遇到水中的离子时,能发生离子交换反应。反应结果,树脂的骨架不变,只是树脂中交换基团上能解离的离子与水中带同种电荷的离子发生交换。例如,用8%左右的食盐水,通过RH树脂后,出水中的H+浓度增加,Na+浓度减小。这说明食盐水通过RH树脂时,树脂中的H+进入水中,食盐水中的Na+交换到树脂上。这一反应为:
RH+NaCl→RNa+HCl
或 RH+Na+→RNa+H+
如果用4%左右的盐酸通过已经变成RNa的树脂后,出水中的Na+浓度增加,H+浓度减小。说明树脂中的Na+进入水中,而盐酸中的H+交换到树脂上。这一反应为:
RNa+HCl→RH+NaCl
或 RNa+H+→RH+Na+
对照两个反应我们知道:离子交换反应是可逆的。这种可逆反应,可用可逆反应式表示:
RH+NaCl RNa+HCl
或 RH+Na+ RNa+H+
2.离子交换反应的选择性。这种选择性是指树脂对水中某种离子所显示的优先交换或吸着的性能。
同种交换剂对水中不同离子选择性的大小,与水中离子的水合半径以及水中离子所带电荷大小有关;不同种的交换剂由于交换换团不同,对同种离子选择性大小也不一样。下面介绍四种交换剂对离子选择性的顺序:
(1)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剂,对水中阳离子选择顺序:
Fe3+>Al3+>Ca2+>Mg2+>K+> ≈Na+>H+>Li+
(2) 弱酸性阳离子交换剂,对水中阳离子的选择顺序:
H+>Fe3+>Al3+>Ca2+>Mg2+>K+> ≈Na+>Li+
从上述选择顺序来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剂对H+的吸着力不强;而弱酸性阳离子交换剂则容易吸着H+。所以,实际应用中,用酸再生弱酸性阳离子交换剂比再生强酸性阳离子交换剂要容易得多。
(3) 强碱性阴离子交换剂,对水中阴离子的选择顺序:
> >Cl>OH->F-> >
(4) 弱碱性阴离子交换剂,对水中阴离子的选择顺序:
OH-> > >Cl->
从阴离子交换剂的选择性来看,用碱再生弱碱性阴离子交换剂比再生强碱性阴离子交换剂容易。但是弱碱性阴离子交换剂吸着 很弱,不吸着 。因此,弱碱性阴离子交换剂用于除掉水中强酸根离子。
3.交换剂的交换容量。交换容量是离子交换剂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它定量地表示出一种树脂能交换离子的多少。交换容量分为全交换容量和工作交换容量。
(1) 全交换容量。全交换容量是指离子交换剂能交换离子的总数量。这一指标表示交换剂所有交换基团上可交换离子的总量。同一种离子交换剂,它的全交换容量是一个常数,常用毫克当量/克来表示。
(2) 工作交换容量。工作交换容量就是在实际运行条件下,可利用的交换容量。在实际离子交换过程中,可能利用的交换容量比全交换容量小得多,大约只有全交换容量的60~70%。某种树脂的工作交换容量大小和树脂的具体工作条件有关,如水的pH值、水中离子浓度、交换终点的控制标准、树脂层的高度和水的流速等条件,都影响树脂的工作交换容量。工作交换容量常用毫克当量/毫升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