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树脂论文
㈠ 急用!请问300——400字的文献综述范文大概都写什么内容专业的,毕业论文要用
有机硅材料之文献综述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对有机硅材料的需求量猛增,近年来有机硅行业发展很快。目前,我国有机硅单体产能将出现阶段性过剩,一直以来供不应求的局面将出现逆转,缺乏竞争力的单体生产企业将面临生存困难;而有机硅下游高端产品尚需进口,市场缺口较大,消化单体的出路在于开发下游精细有机硅产品,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有机硅深加工、高性能、多样化将是未来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从远景看为了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未来我国有机硅行业发展潜力巨大,投资机会较多。其具有卓越的耐高温、低温性,优良的绝缘性和耐老化性,突出的表面活性、憎水性和生理惰性等特点必将成为发展主流。本文主要阐述硅树脂。
关键字:有机硅、硅树脂
有机硅材料的发展历程:
现状与未来发展前景与方向:一是生产技术比较落后,尤其在有机硅单体生产技术方面与国外相比差距更大。国外有机硅单体生产装置的流化床反应器直径已达3米,单台设备最大能力超过7万吨/年,全部流程采用计算机控制,原料消耗定额接近理论值。
2.应用方面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因而加大投资开发进度,使之实现多样性、技术性。
3.功能材料方面的拓展,有机硅产品不再局限于仅能耐高温、低温还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耐候性、耐臭氧性、表面活性等特殊性能,而且无毒、无味属于环境友好型材料。
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已解决的问题和尚存的问题
重点、详尽地阐述对当前的影响及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说明文献综述所依据的资料,增加综述的可信度,便于读者进一步检索。
一、文献综述不应是对已有文献的重复、罗列和一般性介绍,而应是对以往研究的优点、不足和贡献的批判性分析与评论。因此,文献综述应包括综合提炼和分析评论双重含义。
文献综述要文字简洁,尽量避免大量引用原文,要用自己的语言把作者的观点说清楚,从原始文献中得出一般性结论。
目的是通过深入分析过去和现在的研究成果,指出目前的研究状态、应该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依据有关科学理论、结合具体的研究条件和实际需要,对各种研究成果进行评论,提出自己的观点、意见和建议
㈡ 好心的翻译帮忙翻译论文!!由衷的谢了!
4-Bromopyridinium氯化物被购买了并且被升华了
在用途之前。 1,2,4,5-Tetraiodobenzene,三苯基膦,
hexachloroethane、NaNH2和Pd (PPh3) 4被购回买了
并且使用,不用进一答步洗净。
三乙基氨和哌啶从CaH2被蒸馏了
在氩之下立刻在用途之前。
物理测量。 熔点是坚定的
使用标准用具和是未更正的。 核磁共振的1H和
13C核磁共振光获取了在与a的室温
500 MHz分光仪和参考对残余的1H和
13C在含重氢的溶剂的礼物。 GC-MS光谱是
测量在与熔融石英血丝的一台仪器
专栏(被交互相联的5%苯基的甲醇硅树脂)。 EI+MS
光谱测量了与一台杂种纵排质谱仪。
元素分析由Desert Analytics执行,
图森, AZ和Galbraith实验室, Knoxville, TN。
高性能液体色谱分离进行了在25 °C与仪器
连接到一台双倍波长的吸光度探测器或
光电二极管列阵探测器和蒸发光散射
探测器。(有的单词~~~~没见过)
㈢ 关于”硅及其化合物的应用“的研究论文
最先制得晶形硅的是最先制出纯铝的法国化学家亨利得维尔。1854年,得维尔用强电池组电解石英砂和冰晶石的熔融物,在阴极上得到一种灰色性脆的粒状金属(硅铝合金)。当这种金属颗粒冷却后,析出了一种有金属光泽的片状晶体。通过实验可知,这种片状晶体的化学性质与硅粉的性质完全相同,因而确信此片状晶体就是晶体硅。
硅是比锗更经得起当今器件工艺发展考验的半导体材料。在1966年已经生产40000千克半导体级硅(单晶超纯硅,杂质含量小于1/109),从而制造出40亿个元件。到1966年,用于这方面的硅已超过锗的用量。
由硅晶体管和其他元件组成的集成电路,集成度越来越高,规模越来越大,而元件则愈做愈小。一个直径为75毫米的硅片,可集成几万至几十万甚至几百万个元件,形成了微电子学,从而出现了微型计算机、微处理机等。
在铝衬底上,生长—层10—25微米厚的多晶硅薄膜,就是一种便宜而轻巧的太阳能电池材料,适于在太空和地面上使用。
硅是同位素电池中换能器的主要材料。换能器是将同位素热源发出的热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硅-锗合金做的换能器,其工作温度可达1000oC,机械性能和抗氧化性能很好,高温下不易蒸发和中毒,无论在真空还是空气中都能工作。
航天飞机用的耐热而极轻的硅瓦,在航天飞机返回大气层时,它可保护机身不受超过1000oC高温的损伤。
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的使用温度,一般都在150oC以下,否则就会老化变质。20世纪40年代发展起来的硅橡胶,是以硅一氧一硅为主链的半无机高分子弹性体,兼有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的某些特点,使用温度范围宽广。硅橡胶具有优异的耐臭氧、耐碱、生理惰性(对人机体没有不良影响,可做为某些脏器的修复材料,如人工关节)和电气性能。某些特殊结构的硅橡胶,更具有优良的耐油、耐溶剂、耐辐射等特性,因此硅橡胶已广泛用于航空、宇宙航行技术、电气及电子工业部门。
用110—2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做生胶原料,乙炔炭黑做填料可制成导电橡胶,是电子表中连接集成电路与液晶屏的理想导电材料。
硅酸在水中能形成凝胶,因此可制得一种吸附剂---硅胶。硅胶是一种极性吸附剂,对H20等极性物质都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工业上常用做干燥剂和吸附剂。
硅酸钠的水溶液叫水玻璃,工业上称做泡花碱。木材及织物浸过水玻璃后,可以防腐,不易着火。
硅溶胶是以Si02为基本单位的水中分散体。在羊毛纺织过程中,它可做为轻纺上浆的胶剂,以减少羊毛纤维的断头率,在涂层中含有硅溶胶,可提高无机纤维材料的表面抗 热强度。
在搪瓷器皿制造业中,加进硅溶胶以后,可降低膨胀系数,以改进对四氟乙烯的粘合性,在玻璃及玻璃陶瓷中亦有同样效果。若在玻璃中掺入25—30%的硅溶胶,可制得优质的硅硼酸玻璃。
某些钠硼硅酸盐玻璃(含氧化钠、氧化硼和氧化硅)经过热处理,原子重新组合,就分为互不熔混的两部分。一部分主要含氧化硅,另一部分主要含氧化钠和氧化硼。如果再用酸处理,那么二氧化硅将不受酸的影响而留下来,而氧化钠和氧化硼则溶于酸中,剩下众多的空洞一—微孔,于是就制成了用途广泛的微孔玻璃。
将微孔玻璃烘干,烧结,就得到高硅氧透明玻璃。它耐高温,热稳定性好,透紫外线能力强,可在多方面代替石英玻璃,适宜做高温观察窗, 比如宇宙飞船上的观察窗。迫过它去观察物体,不会发生变形,因为它的光学均匀性也很好。
如果在普通的钠铝硼硅酸盐玻璃中加入少量卤化银做感光剂,微量铜做增感剂,用玻璃常规工艺熔化,退火再经适当处理,就能制成卤化银光色玻璃。它会因光的强度不同而改变颜色,在强光防护、显示装置、光信息存储、交通工具上的挡风玻璃等方面,都有重要用途。
纯净的二氧化硅晶体叫做石英。石英在1600℃熔化成粘稠液体,内部变为无规则形态,再遇冷时,因为粘度大而不易再结晶,成为石英玻璃。它有很多特殊的性质,如能让可见光和紫外光通过,可用它制造紫外灯和光学仪器;它的膨胀系数小,能经受温度的剧变,而且有很好的抗酸性(除氢氟酸外),因此,常被用来制造高级化学器皿。
医用激光器配置的光能传输系统是用石英光导纤维制成的,它不仅细巧轻便,灵活自如,且可将激光能量传入人体内脏器官进行医治。
一种新型水泥——双快水泥,具有快凝、快硬的特点。它浇注一天后的强度,相当于普通水泥浇注7-28天的强度,可用于滑升模板施工、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砌块的快速成型和脱模,也可用它做矿井巷道喷射混凝土或机械铸件造型自硬砂。
用废轮胎等制成海绵状弹性体,与粘结性强的乳剂和水泥混和搅拌,就成为橡胶水泥。它克服了原有混凝土的缺点,能防止龟裂、剥离和吸水,既可用于铺路,又可用于建筑物上。
SiC叫碳化硅,又叫金刚砂。它具有类似金刚石的结构,硬度极大,而且分解温度又很高,所以在工业上大量用作磨料。
氮化硅陶瓷的强度和硬度很高,抗热震性和耐化学腐蚀性好,摩擦系数小且有自润性,是一种优越的耐磨材料。用氮化硅陶瓷制成的机械密封圈,经过几百到几千小时的运转后,磨损较小,寿命较原用材料提高几倍到十几倍。
以碳化硅陶瓷为基板的碳化硅远红外辐射板,被加热到一定温度后,能辐射出2—15微米以上的长波红外线,它对有机物,高分子物质以及对远红外线有强烈吸收峰的含水物质等,有很高的干燥效率。目前,这种碳化硅远红外辐射板巳用于自行车、缝纫机、家俱;木材,皮革,纺织,食品及粮食作物的干燥。
㈣ 有机硅树脂的论文怎样写结束语
(一)确定论文提要,再加进材料,形成全文的概要
论文提要是内容提纲的雏型。一般书、教学参考书都有反映全书内容的提要,以便读者一翻提要就知道书的大概内容。我们写论文也需要先写出论文提要。在执笔前把论文的题目和大标题、小标题列出来,再把选用的材料插进去,就形成了论文内容的提要。
(二)原稿纸页数的分配
写好毕业论文的提要之后,要根据论文的内容考虑篇幅的长短,文章的各个部分,大体上要写多少字。如计划写20页原稿纸(每页300字)的论文,考虑序论用1页,本论用17页,结论用1—2页。本论部分再进行分配,如本论共有四项,可以第一项3—4页,第二项用4—5页,第三项3—4页,第四项6—7页。有这样的分配,便于资料的配备和安排,写作能更有计划。毕业论文的长短一般规定为5000—6000字,因为过短,问题很难讲透,而作为毕业论文也不宜过长,这是一般大专、本科学生的理论基础、实践经验所决定的。
(三)编写提纲
论文提纲可分为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简单提纲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论文的要点,如何展开则不涉及。这种提纲虽然简单,但由于它是经过深思熟虑构成的,写作时能顺利进行。没有这种准备,边想边写很难顺利地写下去。
编写要点
编写毕业论文提纲有两种方法:
一、标题式写法。即用简要的文字写成标题,把这部分的内容概括出来。这种写法简明扼要,一目了然,但只有作者自己明白。毕业论文提纲一般不能采用这种方法编写。
二、句子式写法。即以一个能表达完整意思的句子形式把该部分内容概括出来。这种写法具体而明确,别人看了也能明了,但费时费力。毕业论文的提纲编写要交与指导教师阅读,所以,要求采用这种编写方法。
详细提纲举例
详细提纲,是把论文的主要论点和展开部分较为详细地列出来。如果在写作之前准备了详细提纲,那么,执笔时就能更顺利。下面仍以《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为例,介绍详细提纲的写法:
上面所说的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都是论文的骨架和要点,选择哪一种,要根据作者的需要。如果考虑周到,调查详细,用简单提纲问题不是很大;但如果考虑粗疏,调查不周,则必须用详细提纲,否则,很难写出合格的毕业论文。总之,在动手撰写毕业论文之前拟好提纲,写起来就会方便得多。
㈤ 关于对有机溶液的萃取、水洗、干燥、蒸馏,论文里这段话具体怎么操作
你回去上高中和大学吧!都有!基础…………………………………………………………
㈥ 在论文举例时,关于改性有机硅和有机硅改性是一样吗
环氧改性有机硅树脂实际上是环氧树脂与有机硅缩聚制得的,兼具环氧树脂和有机硅的两种材料的优越性,可以用。
㈦ 有关玻璃方面的论文
有机玻璃表面增强增透的研究
摘要:采用溶胶-凝胶体系制备光学塑料(有机玻璃:PMMA)表面增强的有机硅树脂涂层,制得Si-O-Si刚性交联网
络涂层,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及附着力,其表面平整、光滑,同时对PMMA基板的透光性具有明显的改善.并通过红外吸收
光谱(FT-IR),紫外分光光度计(UV-vis)等手段,对涂层固化过程及各项性能进行表征.
关键词:溶胶-凝胶;有机硅树脂;有机玻璃;表面增强;透光性
光学塑料具有质轻,耐冲击,易于加工成型等特
点,作为光学材料的重要分支正日益蓬勃的发展起
来[1].然而,与光学玻璃相比,光学塑料表面硬度低,耐
磨性、耐刮伤性及耐溶剂性差,在使用过程中常因表面
易于擦伤或环境腐蚀形成的斑点而导致光学性能的下
降,从而严重制约了光学塑料在高性能光学器件上的
应用[2].而通过对光学塑料进行表面增强处理可以在
保证良好透光性的前提下,对光学塑料表面起到很好
的保护作用,改善表面的机械性能,提高其使用寿命,
对扩大光学塑料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有很大帮助.
国外从60年代起就已经开始致力于光学塑料表
面的有机硅耐磨涂层研究,相比之下国内的研究起步
较晚,性能优良的产品较少.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国
内的增硬涂层或是耐磨性能较差,或是储存稳定性较
差(一般不超过3个月至半年即有颗粒析出),目前国
内所用的高性能有机硅增硬涂层主要依靠进口.
本文旨在尝试采用不同的酸性催化体系,在保证
涂层高表面硬度及良好透光性的前提下,利用二烷氧
基硅烷增强涂层的韧性并提高溶胶产品的存储稳定
性.接着在最常见的光学塑料有机玻璃(PMMA)
表面制得有机硅树脂涂层,对其涂层形貌、结构进行观
察分析,结果表明该涂层与基材具有良好的粘附性,涂
层表面光泽好,有效提高了有机玻璃的表面强度,改善
其耐刮伤性及透光性能.
1实验部分
1.1实验原料
正硅酸乙酯(TEOS,AR);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
参考文献:
[1]何子博,苏葆辉,冉均国,等.树脂镜片抗磨加硬膜层的研
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5,19(7):41-44.
[2]王生杰,佀庆法,范晓东.功能性有机硅涂层材料[J].涂
料工业,2005,36(6):48.
[3]Que W, Sun Z, Zhou Y, et al. Opt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iO2/SiO2/organically modified silane com-
posite films prepared by sol-gel processing[J].Thin Solid
Films,2000,359(2):177-183.
[4]何涛,高长有.双组分有机硅涂料及其对有机玻璃表面的
增强作用[J].有机硅材料,2006,20(6):288-291.
[5]Almeida R M,Guitton T A,Pantano Jr G C.Characteriza-
tion of silica gels by infrared reflection spectros[J].
Journal of Non-Crystalline Solids,1990,121(1/3):193-
197.
[6]高长有,杨柏,沈家骢,等.有机硅耐磨透明涂料[J].高
分子通报,1996(2):120-125.
[7]Zeno W,Frank N,Peter S.有机硅涂料科学和技术[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㈧ 浙江天乐集团的技术论文
大功率汽车扬声器耐高温胶粘技术
作者:浙江天乐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 彭国亮
在扬声器和扬声器配件的生产过程中,都离不开胶粘剂的使用,胶粘剂是一种很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其应用已深入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其中,耐高温胶粘剂在大功率汽车扬声器的生产中己被广泛应用,而且对胶粘剂在特殊环境下耐热性、耐介质性及其它性能的要求愈加苛刻,对于胶粘剂的耐高温性能的定义、分类及评价标准国内外尚未统一。一般来讲,耐高温性应按照在特定温度、时间和介质中能保持设计所要求的胶接强度或具有一定的强度保持率来评定,也就是说耐高温胶粘剂除能满足一定的温度要求外,还必须满足以下综合性能:有良好的热物理和热化学性能;有良好的加工性;在较高的温度和使用工作条件下,有较高的粘接强度和较好的物理机械性能并在规定的时间内能保持这种性能。
目前,大功率汽车扬声器中所使用的耐高温胶粘剂主要以有机胶粘剂为主。有机耐高温胶粘剂种类较多,应用较广的主要有环氧树脂类、酚醛树脂类、有机硅类以及含氮杂环聚合物,近年来,对上述胶粘剂系列的热稳定性、氧化稳定性、粘接性能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具体介绍如下:
1 .环氧类胶粘剂
环氧树脂( EP )是泛指含二个或二个以上环氧基的高分子化合物的总称,是一种从液态到粘稠、固态多种形态的热固性树脂,这类物质不能单独使用,只有和固化剂混合后才能固化交联起到粘接作用。耐高温环氧胶粘剂具有粘接强度高,综合性能好,使用工艺简便的特点。突出优点是固化过程中挥发物少,收缩率小,可在-50——232℃长期工作,最高使用温度可达 500——1000℃ ,因此得到广泛应用。
环氧树脂在高温下的性能主要取决于胶料的热变形温度和热氧化稳定性。环氧树脂本身官能团越多,两个环氧基之间距离越短,固化后树脂交联密度越大,热变形温度越高,耐热性越好,因而选择多官能团的环氧树脂是配制耐热环氧树脂胶粘剂的途径之一。但不经改性的环氧胶粘剂固化后较脆,机械性能、耐热性能差,而环氧树脂、固化剂的分子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反应性决定了固化物的热变形温度和热氧化稳定性,因此,选用耐高温、热稳定性优良的固化剂以及在胶系中加入增韧剂、抗热氧剂和其它功能性填料是改善环氧胶粘剂的有效途径。
2 .酚醛脂类胶粘剂
酚醛树脂是苯酚(或酚类有机物)与甲醛在酸或碱催化剂存在下缩聚而成的热塑性或热固性树脂,是开发最早的耐高温树脂,在胶粘剂领域中,其用量和产量都很大。酚醛树脂胶粘剂粘合力强,有良好的耐化学腐蚀和电绝缘性能,耐高温(在 300 ℃ 下,具有很高的粘接强度)。酚醛树脂可与多种聚合物共混改性,如聚乙烯醇缩醛、聚酞胺、氯丁橡胶等。耐高温改性酚醛树脂主要是用丁睛橡胶来改性的,这类胶粘剂的综合物理机械性能、耐老化、耐介质和抗疲劳性能均很好,可以作为胶液或胶膜使用,也可以粘接钢、不锈钢、铝合金、钛合金及其它金属。但纯的酚醛树脂脆性大,剥离强度低,硬度高,韧性差,并且在高温下易分解,施胶工艺比较复杂,因此在一些领域限制了该胶的应用。
3 .耐高温有机硅胶粘剂
有机硅胶粘剂可分为硅树脂胶粘剂和硅橡胶胶粘剂,其聚合物含有无机结构Si-0键,兼有无机和有机材料的某些性能,可在很宽的温度内(-60——1200℃ ) 保持理化性能不变。
有机硅树脂是以聚有机硅氧烷及其改性体为主要原料的一类耐高温胶粘剂,常用于高温保护层。纯有机硅树脂胶粘剂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能,可在-60——400 ℃ 下长期使用,短期使用至 450—— 550 ℃ ,瞬间使用可达 1000——1200 ℃ ;但主要缺点是性脆,粘接强度低,固化温度过高。为获得更好的高温理化性能,常用酚醛、环氧、聚氨酯等树脂对其改性,降低固化温度和减少固化时间,可达到粘附性好,室温固化、耐高温度的要求。
硅橡胶胶粘剂分为热硫化硅橡胶胶粘剂和室温硫化硅橡胶胶粘剂。前者近年来有一定的发展,但具硫化工艺比较复杂;而后者因其硫化工艺简单,同时又具有耐氧化、耐高低温变化,耐寒、耐臭氧和优异的电绝缘性能等,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发展很快,已达到上百个品种。
4 .含氮杂环类的胶粘剂
在耐高温有机胶粘剂中,杂环高分子化合物的耐热性最好,品种主要有聚酰亚胺、聚苯并咪唑和聚苯基喹恶啉,其中聚酰亚胺(PI)是迄今工业上应用耐热等级最高的一种商业化聚合材料。
聚酰亚胺( PI )是指分子链中含有酰亚胺环状结构的环链高聚物,具有优良的耐热老化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耐容积性、热膨胀系数小以及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电性能。根据其合成及加工成型方法,可分为缩聚型和加工型。缩聚型聚酰亚胺最早是由芳香族四酸二酐与芳香族二胺在极性溶液中反应生成聚酰胺酸,再加热脱水缩合而成。通过把柔性基团引入 PI 主链,并在 PI 上引入侧链等方法降低了 PI 分子的刚性,增加柔性,得到热塑性 PI ,使 PI 胶粘剂有了重要进展。加工型 PI 是由不饱和活性基团,通过端基间反应而形成高度交联网络的,这种交联网络是热固型的,可用热固型塑料加工方法来加工,没有气孔,与各种填料混溶性好,性能稳定。
聚苯并咪唑( PBI )是另一种重要的耐高温胶粘剂,是由芳香族四胺与芳香族二元羧酸或其衍生物经缩聚反应而得。对许多金属及非金属材料均有良好的粘接性能,起始粘接强度较高,有良好的耐水、耐油、耐高温及瞬间超高温性能,可在-253——260℃下长期使用,在 539 ℃ 下短期使用。但由于PBI分子结构中 N 一 H 键存在导致耐热老化性能欠佳和原料成本高昂,使得 PBI 胶粘剂至今未得到广泛应用。
聚苯基喹恶啉(PBO)是由双(邻)苯二胺和对苯二甲酸化合物缩聚而成,是一种耐高温的芳杂环高聚物。在 500 ℃ 加热 3h 不分解,易成膜,可用作大面积的粘接。但价格昂贵,加工温度高( 370 ℃ )限制了其广泛应用。
在汽车扬声器中耐高温胶粘剂应用也将日益扩大,对其技术要求也愈加苛刻。尽管耐高温胶粘剂新产品、新用途不断被报道,但迄今为止,限于胶粘剂本身的固有缺陷,其性能很难有根本上的突破,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们的应用。当今耐高温胶粘剂研究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开发新型的有机耐高温胶粘剂,制备出耐高温、力学性能好、高耐久性的胶粘剂。
2、利用和开发新型的改性技术对现有的耐高温树脂进行改性,提高其综合性能,扩大应用范围。
3、利用纳米材料和晶须材料等新型材料的特殊性能制备出高性能核心功能的复合胶粘剂。
4、开发新型的无机胶粘剂,改善并提高对基材的粘接强度、降低脆性和耐水性等性能,使其能适用于各种产品
㈨ 关于仿生学的论文, 2000字-5000字均可, 谢谢
2008年8月Angewandte Chemie杂志报道了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利昂·斯皮西亚、罗宾·布里姆布来可比和安妮特·可罗,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的格哈德·斯伟格斯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查尔斯·迪斯莫克斯共同开发了由一层涂层和维持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化学物质——锰组成的系统。该系统可模拟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利用阳光将水分解成氢和氧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此项技术突破有望革新制氢工艺,从而利用太阳光大规模生产清洁的绿色能源——氢气。
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利用叶绿素,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生化过程。对于生物界的几乎所有生物来说,这个过程是赖以生存的关键,而在面临能源和环境瓶颈的今天,这一过程中的能量转换也为人类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启示。由于自然光谱的吸收率等原因,光合作用在多数植物中效率非常低,通常均低于0.5%。在人工设计的系统中,研发人员借鉴其光反应与电子传递的机制,并提高通量转化的效率,使其适于太阳能的转化利用。
事实上,在上述模拟光合作用的研究取得突破前,微生物制氢的已经成为了研究热点。自然界已发现有类似甲烷菌的制氢菌,但其菌种繁育不如甲烷菌那样简单。若能建立合适的菌种群落,制造氢气也会像制造沼气一样得到大规模应用。
模拟光合作用制氢或者微生物制氢过程正是仿生学“向自然学习”的思想典型。20世纪40年代以来,工程技术领域中出现了调节理论,人们开始在一般意义上把生物与机器进行类比,认识到二者包含自动调节系统。此后,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完全证实了生物和机器在许多问题上的共同之处。而控制论则把生物科学和工程技术从理论上联系起来,成为在原理上沟通生物系统与技术系统的桥梁,奠定了生物与机器在控制与通信方面进行类比的科学理论基础。之后,斯蒂尔提出了仿生学的研究理念。自上个世纪末以来,人们认识到大约35亿年的生命演化与协同进化过程优化了生物体宏观与微观结构,形态与功能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仿生学也因此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
从研究模式上看,仿生学作为模仿生物建造技术装置的科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研究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和工作原理,并将这些原理移植于工程技术之中,发明性能优越的仪器、装置和设备,创造新技术。模拟光合作用制氢过程的例子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在植物的光合作用中,锰参与几种酶系统。由于锰可以在正二价和正四价两种化合价之间转换,所以主要在氧化还原和电子转移中发挥作用。这一思想为斯皮西亚等人的研究提供了启发。他们在确定锰簇是植物利用水、二氧化碳和阳光制造碳水化合物和氧气的中心枢纽后,开发出这种人造锰簇,并利用这些分子的能力将水分解成氢和氧。研究者将一层质子导体――Nafion薄膜覆盖在一个电极上,形成一层仅几微米厚的聚合体膜,这层聚合体膜充当锰簇的载体。锰在正常情况下不溶解于水,但可以和Nafion薄膜小孔中的催化剂结合,形成不易分解的稳定结构,当水到达此催化剂时,在阳光的照射下便发生氧化反应。
在能源和环境领域,这一技术显示了仿生技术的巨大应用潜力和价值。初步测试表明,此催化剂连续使用3天之后还有活性,由此分解出来的氢气和氧气可以在燃料电池中结合成水,产生电力供住宅和电动车全天24小时使用,且不排放碳而是排放水。虽然此系统的效率还有待提高,但研究者可以不断地从自然界中学习,使之更为高效,从而使氢这一能效高且没有碳排放的绿色清洁能源为未来社会所用。
生物体的电子传递过程在能源仿生技术上的另一重点研究领域是生物发光。生物发光和光合作用都是“电子传递”现象,而从某个角度上看,生物发光可以看作是光合作用的逆反应。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吸取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在叶绿体中,利用太阳光能合成碳水化合物,同时放出氧气。光能从水分子上释放电子,并把电子加到二氧化碳上,产生碳水化合物,这是一个还原过程。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而生物发光是电子从荧光素分子上脱下来和氧化合,形成水,产生光。生物发光是将化学能转变成光能。生物光作为冷光源,具有效能高、效率大、不发热、不产生其它辐射、不会燃烧、不产生磁场等特点,对于手术室、实验室、易燃物品库房、矿井以及水下作业等,都是一种安全可靠的理想照明光源。通过模仿发光生物把一种形式的能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制造冷光板使其不需要复杂的电路和电力,就能白天吸收太阳光,晚上再将光能释放。人们先是从发光生物中分离出纯荧光素,后来又分离出荧光酶。现在已能人工合成荧光素,这就使人类模仿生物发光,创造一种新的高效光源——冷光源成为可能。然而,人们对于萤火虫等发光机制的研究仍然有待深入。如果将光合作用和生物发光机制在仿生学框架下同时加以研究,就有可能在能量利用的电子传递现象中取得进展,从而实现能源利用更为巨大的进步。
从仿生学的诞生、发展,到现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内,研究成果已经非常可观。仿生学的问世开辟了独特的技术发展道路,也就是向生物界索取蓝图的道路,它大大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显示了极强的生命力,在能源技术上的应用潜力也极其巨大,有助于破解人们所面临的能源瓶颈问题,同时解决石化能源等所带来的环境问题。
㈩ 跪求论文 翻译
Acid synthesis is vinyl acetate MQ silicone resin
Abstract
To being acid acetate (TESO), A trimethyl chlorosilane (MM), dimethyl vinyl silane (V) as the main raw material, p-toluenesulfonate as catalyst, synthetic silicone VMQ . Synthesis process of the discussion MQ silicone resin performance of the main factors such as reaction ratio, reaction time, reaction temperature, vinyl add content, add water and so on. MQ silicone resin to finalize the optimum conditions. The results found that as n (Me) / n (TESO) ratio decreased from the VMQ silicone resin more viscous state. Best conditions: reaction time is about 5h,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is about 90 ℃, adding water, acid acetate is three times the number of moles. Percentage of total M vinyl VMQ silicone on income has little effect
Keywords: MQ silicone resin; are acid acetate; vinyl; synthe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