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树脂方法
Ⅰ EVA树脂的使用方法
一、什么是EVA热熔胶
EVA热熔胶是一种不需溶剂、不含水份、100%的固体可熔性的聚合物,在常温下为固体,加热熔融到一定程度变为能流动且有一定粘性的液体粘合剂,其熔融后为浅棕色半透明体或本白色。
热熔胶主要成分,即基本树脂是乙烯与醋酸乙烯在高压下共聚而成的,再配以增粘剂、粘度调节剂、抗氧剂等制成热熔胶。EVA热熔胶有以下特点:
1.在室温下通常为固体,加热到一定程度时熔融为液体,一旦冷却到熔点以下,又迅速成为固体,(即又固化);
2.具有固化快、公害低、粘着力强,胶层既有一定柔性、硬度、又有一定的韧性;
3.胶液涂抹在被粘物上冷却固化后的胶层,还可以再加热熔融,重新变为胶粘体再与被粘物粘接,具有一定的再粘性;
4.使用时,只要将热熔胶加热熔融成所需的液态,并涂抹在被粘物体上,经压合后在几秒钟内就可完成粘结固化,几分钟内就可达到硬化冷却干燥的程度。
二、EVA热熔胶的使用
在我国现在生产和使用的EVA热熔胶中,装订所用的一般分为高速胶和低速胶两种,高速胶固化速度略快,低速胶固化略慢;根据被粘物质不同又分为胶版纸、铜版纸用胶等几种;并有背胶和侧胶之分,以适应被粘物的强度与需要,从而达到良好的粘结效果。使用热熔胶要掌握用前准备工序,如预胶、温度等。
1.EVA热熔胶的预热
EVA热熔胶使用前,首先要对固体胶进行预热熔融。预热的方法有两种:一种用油浴预热,即夹套熔锅预热;另一种用电板预热,即用电热板装置在预热熔锅里直接预热。预热时间一般在2小时,待胶体达到所需加热温度,且有良好的流动性时,即预热合格后,再通过恒温管道将胶液释放到温度在160~200℃的工作胶锅内,供胶粘订联书籍本册等使用。
2.EVA热熔胶的粘着力与适性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热熔胶的粘着力会随着热熔胶加热的温度高低、被粘物材料的不同与优劣、铣背的宽与深度、涂胶的高度、以及胶订机运转速度的不同等,得到不同的粘结效果。
(1)热熔胶的加热温度
热熔胶的软化点一般应在80℃以上,也就是加热到80℃时,胶体应该开始软化并溶动。这个温度仅仅是热熔胶熔融的温度,要使其熔融达到能粘结书籍的程度,加热温度还要上升到130~180℃。在这一温度下,胶体的粘度、流体、粘性等都适合书籍本册的粘结了。
(2)书籍纸张的不同与上胶温度的关系
制作书籍本册的纸张质地是不同的,因此上胶的温度也应有所不同。这不仅是因为纸张的纤维不同,更重要的是由于纸质种类、质地的不同而对胶体的产生不同的导热性,使其冷却速度产生变化。以铜版纸(也称涂料纸)和凸版纸类(非涂料纸)的导热性为例,前者胶的冷却速度要比后者快。因为涂料纸中铜版纸中所含的无机物要比非涂料纸类的凸版、新闻、胶板纸等高10倍左右,而无机物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它可以使热熔胶的冷却速度加快。
如在上胶温度同样都是170℃时,非涂料纸的热熔胶的拉力测试值可达到预计的要求,而涂料纸类的拉力数值则达不到。因此,在涂料纸上胶时,一定要增加其强度并提高胶液的温度。
(3)EVA热熔胶的开放时间与生产设备运转速度的关系。
无线胶订加工在生产中,使用热熔胶时有三个时间必须严格掌握和控制,即开放时、固化时以及冷却硬化的干燥时间。开放时间指将胶液涂在书背上的时间,固化时间是将封面与书背吻合粘的时间,冷却硬化干燥时间,是固化后将包好封面的书籍冷却定型后待裁的时间。只有经过这三个时间,书籍才能定型而达到理想的加工。
使用热熔胶的这几个时间,都是与设备运转速度密切联系的,如热熔胶的开放时间一般为7~15秒,而这个时间正是胶订机进行铣背传送的时间,从涂抹胶液开始,到封面与书背粘合为止(不含粘书背卡纸)的这一过程,就必须要在15秒以内完成,这样热熔胶使用才能取得良好的粘结效果,如果设备运转速度很慢,在 15秒内完不成粘结工作,那么粘结的效果肯定不理想,会出现粘结不牢、粘不上,书籍成册后散开、掉页等故障。因此,选用热熔胶的开放时间,要考虑到胶订机的正常运转速度。热熔胶的固化时间一般与开放时间基本是相同的,当然使用者希望固化时间再短一些以利于书籍的粘结定型。
除开放和固化时间外,还要求冷却硬化干燥时间的基本准确,特别是无线胶粘订联动生产线上的用胶。因为这种生产线是从配页机配页开始到切书为止的一条联动流水线,其各个部位都是相互联贯的。在包上封面出书后传送到切书
部位的时间要符合一定的规律,才能使书籍裁切达到理想要求,也就是说出书传送的时间要保证书籍在到达切书机部位时,应已冷却、硬化干燥,才能使裁切的成品得到保证,这个过程应在3分钟就完成,否则会造成书背变形、成品尺寸不
稳定、粘刀现象等,影响成品的质量和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因此,联动生产线的出书传送装置(传送带)的长度又要根据运转速度不同来选择,一般常见的传送带长度是在40~55米之间,还可根据需要或长或短,但一定要保证包好封面的
书籍要传送带上运动冷却3分钟以上。
书籍装帧的质量由纸张、热熔胶、装帧材料与工艺等诸多因素共同决定
三、用EVA热熔胶的环境与条件
现在使用EVA热熔胶进行无线胶订工艺的书籍本册越来越多,全国大、中、小型加工厂几乎都在用,今后仍有上升的趋势,这是由于使用这种胶粘剂有出书快、周期短、书籍外观好、节省数道工序的特点。但是往往由于印刷厂急于上马、力求多揽活、多加工而忽视了使用热熔胶的环境与条件的科学性,因而也就在加工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下面提出几点供使用单位参考:
1.生产厂房温度与湿度的影响
EVA热熔胶是一种热塑性胶粘剂,涂抹后的开放时间是受室内温度与湿度影响的,一般室内(即厂房车间)温度应保持恒温,在15~26℃之间为最佳,湿度应保持在50%左右。但是据了解,在全国使用热熔胶的单位中,能达到这个要求的是非常少见的,所以有许多地区用热熔胶时,多次出现过夏天用胶气泡过多,不易固化、冷却而到了冬天又出现胶粘剂固化、冷却时间缩短、粘不牢或粘不上、粘后书籍断裂等。还有的地区因为湿度大,包封面后书籍不定型,无法进行裁切等等。这些现象都与工作厂房的温度、湿度有直接关系。所以要求:
(1)有条件的单位,最好在用无线胶粘订设备的厂房内安装恒温设备和测湿度仪器,以保证温湿度的正常。
(2)有些无条件的单位也要努力创造条件,进行科学规范化的管理生产。在没有这些条件时暂时可掌握如下原则:夏天温度高时,热熔胶使用温度要下降10℃左右,以使胶的开放和固化时间基本能达到合理要求。
(3)无线胶粘订加工出的书籍,在贮存的仓库或厂房内应保证温度在1~45℃之间,并严禁长时间堆放在靠墙、靠暖气(冬天)、靠窗和露天地方,避免受潮或过于受热使纸张变形,使胶粘剂起变化,造成无法挽救的损失。
四、使用EVA热熔胶应注意的事项
EVA热熔胶,不同于一般冷胶,根据它的特性,在使用中还必须掌握和注意以下几点:
1.要认识和掌握EVA热熔胶的各种型号和技术性能(包括技术参数)。型号不同的热熔胶其开放时间、固化时间也不同,尤其要严格区分夏胶与冬胶的使用时期,气温不同时其开放、固化时间也会发生变化。
2.使用EVA热熔胶时切忌用明火直接加热,一定要用隔套油溶加热(水的沸点要到100℃),或用密封的电热板加热。
3.固体的EVA热熔胶在使用前,要先用预热装置预热合格后,再释放到涂胶胶液的工作胶盒内使用。预热的时间一般为2小时左右为宜。用胶时不得在涂胶工作胶盒内直接掺入固体胶块(即没有预热过的胶)防止胶体流动性不佳或将没有完全融化胶体涂在书背上,造成涂胶不均匀而影响书籍外观质量。
4.预热胶锅内的胶量要掌握适当,加量过多后胶体轮番熔融,会使其变质老化、粘度降低、影响粘着力。
5.在热熔胶的开放时间内,要完成全部的粘合过程,若在遇故障停机时,要及时取出书夹内的书本,尤其要注意在涂胶轮上方书芯不得停留。
6.在长时间修理无线胶粘订设备时,应关闭预胶和工作胶锅,以防胶体的老化。
7.熔融胶体的温度,要严格控制在使用范围内。
8.要定期清理预胶锅和工作胶盒,保持胶锅内的清洁,防止胶液中杂质沉淀堆积而影响温度控制的精确性,甚至造成恒温器失灵导致胶体燃烧。一般在正常生产运转情况下,预热胶锅应每3个月清理一次;工作胶盒(涂胶用的)应每半月清理一次。清理胶锅要定出制度,以便于执行。
Ⅱ 合成树脂的制备方法
合成树脂为高分子化合物,是由低分子原料――单体(如乙烯、丙烯、氯乙烯等)通过聚合反应结合成大分子而生产的。工业上常用的聚合方法有本体聚合、悬浮聚合、乳液聚合、溶液聚合、淤浆聚合、气相聚合等。生产合成树脂的原料来源丰富,早期以煤焦油产品和电石碳化钙为主,现多以石油和天然气的产品为主,如乙烯、丙烯、苯、甲醛及尿素等。
本体聚合
本体聚合是单体在引发剂或热、光、辐射的作用下,不加其他介质进行的聚合过程。特点是产品纯洁,不需复杂的分离、提纯,操作较简单,生产设备利用率高。可以直接生产管材、板材等质品,故又称块状聚合。缺点是物料粘度随着聚和反应的进行而不断增加,混合和传热困难,反应器温度不易控制。本体聚合法常用于聚加基丙烯酸甲酯(俗称有机玻璃)、聚苯乙烯、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烯、聚酯和聚酰胺等树酯的生产。
悬浮聚合
悬浮聚合是指单体在机械搅拌或振荡和分散剂的作用下,单体分散成液滴,通常悬浮于水中进行的聚合过程,故又称珠状聚合。特点是:反应器内有大量水,物料粘度低,容易传热和控制;聚合后只需经过简单的分离、洗涤、干燥等工序,即得树脂产品,可直接用于成型加工;产品较纯净、均匀。缺点是反应器生产能力和产品纯度不及本体聚合法,而且,不能采用连续法进行生产。悬浮聚合在工业上应用很广。
乳液聚合
乳液聚合是指借助乳化剂的作用,在机械搅拌或振荡下,单体在水中形成乳液而进行的聚合。乳液聚合反应产物为胶乳,可直接应用,也可以把胶乳破坏,经洗涤、干燥等后处理工序,得粉状或针状聚合物。乳液聚合可以在较高的反应速度下,获得较高分子量的聚合物,物料的粘度低,易于传热和混合,生产容易控制,残留单体容易除去。乳液聚合的缺点是聚合过程中加入的乳化剂等影响制品性能。为得到固体聚合物,耗用经过凝聚、分离、洗涤等工艺过程。反应器的生产能力比本体聚合法低。
溶液聚合
溶液聚合在溶剂存在下进行聚合,所选用的溶剂既要溶解单体又要能溶解聚合物。聚合过程中体系呈均匀的粘稠溶液,聚合体系始终呈均相,连续运转周期长,易于操作。但体系黏度较大。其优点是均相反应较易控制,分子量及其分布也可适当控制,但溶液聚合体系粘稠,造成传热传质困难和不均一。
淤浆聚合
淤浆聚合时采用一种溶剂或用单体本身作为分散介质,生成之聚合物不溶于分散介质中,而以颗粒状分散其中,呈淤浆状。早先有些文献曾将它归属于非均相的溶液聚合。这种聚合特点是体系黏度小,便于搅拌,散热容易,可用较高的单体浓度,提高单位设备生产率。目前此法可用于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等生产。
气相聚合
气相聚合时将气相单体与催化剂按规定量引入反应器中一步合成,得到干燥的聚合物。气相聚合的前提是催化剂选择性及收率必须足够高,得到的产品不需脱除残存催化剂,这样可大大缩短流程。随着高活性载体齐格勒催化剂的出现,在制造聚乙烯或聚丙烯方面,气相聚合迄今已占主流。此外,也可广泛用于以自由基机理进行的聚合。
Ⅲ 光学透明有机硅树脂制作方法
有机硅树脂(也称为聚硅氧烷)是一类由硅原子和氧原子交替连结组成骨架,不同的内有机基团容再与硅原子连结的聚合物的统称。有机硅树脂结构中既含有“有机基团”,又含有“无机结构”,这种特殊的组成和分子结构使它集有机物特性与无机物功能于一身。
Ⅳ 有机树脂类废物是如何产生的工业生产中,一般使用什么东西(比如化学品等)会产生有机树脂类废物
HW13是有机树脂类废物主要是树脂、乳胶、增塑剂、胶水/胶合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产品、废副产物
Ⅳ 乙烯基树脂的使用方法
凡是用水作溶剂或者作分散介质的涂料,都可称为水性涂料。水性涂料包括水溶版性涂料、权水稀释性涂料、水分散性涂料(乳胶涂料)3种。水溶性涂料是以水溶性树脂为成膜物,以聚乙烯醇及其各种改性物为代表,除此之外还有水溶醇酸树脂、水溶环氧树脂及无机高分子水性树脂等。水稀释性涂料是指后乳化乳液为成膜物配制的涂料,使溶剂型树脂溶在有机溶剂中,然后在乳化剂的帮助下靠强烈的机械搅拌使树脂分散在水中形成乳液,称为后乳化乳液,制成的涂料在施工中可用水来稀释。水分散涂料主要是指以合成树脂乳液为成膜物配制的涂料。乳液是指在乳化剂存在下,在机械搅拌的过程中,不饱和乙烯基单体在一定温度条件下聚合而成的小粒子团分散在水中组成的分散乳液。将水溶性树脂中加入少许乳液配制的涂料不能称为乳胶涂料。严格来讲水稀释涂料也不能称为乳胶涂料,但习惯上也将其归类为乳胶涂料。
Ⅵ 有机硅改性常用的有机树脂是什么
在有机硅树脂的改性中,常用的有机树脂有丙烯酸树脂、聚酯树脂、多元醇树脂、环氧树脂、环氧酯树脂、酚醛树脂、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脲醛树脂、聚胺酯、聚酰亚胺。
Ⅶ 树脂怎样洗
树脂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有机溶剂、单体残留,因此在使用前应该先进专行清洗、活化。
一般属来说,先用清水泡开就可以了,如果怕活化不够彻底,可以先用甲醇浸泡1-2小时,再用水把甲醇洗干净,然后再用5-10%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1-2小时,再用清水置换到水pH呈中性为止。
Ⅷ 有机树脂法制备钡铁氧体的步骤
参考 *我永远相信只要永不放弃,我们还是有机会的。最后,我们还是回坚信一点,这世界上只要答有梦想,只要不断努力,只要不断学习,不管你长得如何,不管是这样,还是那样,男人的长相往往和他的的才华成反比。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对大部分是死在明天晚上,所以每个人不要放弃今天。
Ⅸ 什么是有机树脂,和环氧树脂有何区别
有机硅树脂 是高度交联的网状结构的聚有机硅氧烷,通常是用甲基三氯硅烷、二甲基二氯硅烷、苯基三氯硅烷、二苯基二氯硅烷或甲基苯基二氯硅烷的各种混合物,在有机溶剂如甲苯存在下,在较低温度下加水分解,得到酸性水解物。水解的初始产物是环状的、线型的和交联聚合物的混合物,通常还含有相当多的羟基。水解物经水洗除去酸,中性的初缩聚体于空气中热氧化或在催化剂存在下进一步缩聚,最后形成高度交联的立体网络结构。
主要特点
1、耐候性
耐候性是硅树脂的主要特点之一,因而被广泛用作耐候涂料的基料。漆膜耐候性试验最简单的方法是,将涂布了硅树脂的试片,暴露于室外,并观察涂层光泽度或色泽的变化以及龟裂情况等。但由于试片在室外接收的日光照射量,气温变化,雨、雪、风、霜的袭击,空气中游离尘埃以及各种化学物质的污染等不尽相同,故很难有严格的标准。使评比及分析比较困难。加之取得结果的周期较长(以年计),因而使用此法者已渐少,现在多用加速老化试验机,求取耐候性数据。 在加速试验条件下,涂层光泽度保持60%,醇酸树脂涂料为250h,含30%(质量分数)硅氧烷的醇酸树脂涂料为750h,含50%(质量分数)硅氧烷的醇酸树脂涂料为2000h,而硅氧烷涂料经过3000h后,光泽度保持率仍高于80%。 在众多可引起涂层老化的因素中,太阳光特别是紫外线的照射是引起涂层光泽度降低及表面粉化的主因。已知,地球表面太阳光光谱分布的波长域的光十分敏感,者是有机树脂耐候性不佳的根源。已知,甲基硅氧烷对紫外光几乎不吸收,含PhSiO1.5或Ph2SiO链节的硅氧烷也仅吸收280nm以下的光线(包括少量紫外光),故太阳光照射对硅树脂的影响较小,这正是硅树脂涂料耐候性优良的主因。
2、机械性能
对硅树脂机械性能的要求,主要取决于用途。用作电绝缘漆、涂料及黏合剂的硅树脂,人们比较关心其硬度、弹性、热塑性及粘接性等。硅树脂漆膜的硬度和弹性,可通过调整树脂分子结构而在很大范围内变化。当三官能或四官能链节含量愈高,即交联密度愈大时,可以得到高硬度和低弹性的漆膜;引入大空间位阻的取代基,可以提高柔韧性及热弹性,这正是甲基苯基硅树脂的柔性及热塑性优于甲基硅树脂的原因。因而硅树脂无需使用特殊增塑剂,而是靠软、硬硅树脂的适当搭配即可满足对塑性的要求。 用作某些涂料时,纯硅树脂涂膜的硬度不足,而热塑性有余;若使用有机改性硅树脂,则很容易解决这个矛盾。 颜料和催化剂也可影响硅树脂的硬度及弹性。颜料有加速硅树脂漆膜氧化的作用,并使其转化成更硬的硅玻璃。使用低活性催化剂,由于缩合反应不完全,只能得到软涂层;反之,使用高活性催化剂(如Pb、Al等的化合物),则可获得硬脆的涂层,但是有的催化剂(如钛酸酯)却能再不严重降低弹性的前提下,有效的提高涂层的硬度。 硅树脂对铁、铝、银、锡、玻璃及陶瓷等粘接性良好,但对铜的粘接性欠佳,特别是在高温及长时间热老化后,者可能使铜别面的氧化薄膜有加速硅树脂热裂解反应之故。硅脂对对有机材料如塑料、硅橡胶等的粘接性,主要取决于后者的表面能及与硅树脂的相容性。表面能愈低及相容性愈差的材料越难粘接。通过对基材表面的处理(包括磨砂及打底),特别是在硅树脂中引入增黏成分,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硅树脂对难粘基材的粘接性。
环氧树脂是泛指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环氧基团的有机化合物,除个别外,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都不高。环氧树脂的分子结构是以分子链中含有活泼的环氧基团为其特征,环氧基团可以位于分子链的末端、中间或成环状结构。由于分子结构中含有活泼的环氧基团,使它们可与多种类型的固化剂发生交联反应而形成不溶的具有三向网状结构的高聚物。凡分子结构中含有环氧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统称为环氧树脂。固化后的环氧树脂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它对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表面具有优异的粘接强度,介电性能良好,变定收缩率小,制品尺寸稳定性好,硬度高,柔韧性较好,对碱及大部分溶剂稳定,因而广泛应用于国防、国民经济各部门,作浇注、浸渍、层压料、粘接剂、涂料等用途。基本特点
(1) 力学性能高。环氧树脂具有很强的内聚力,分子结构致密,所以它的力学性能高于酚醛树脂和不饱和聚酯等通用型热固性树脂。
(2) 附着力强。环氧树脂固化体系中含有活性极大的环氧基、羟基以及醚键、胺键、酯键等极性基团,赋予环氧固化物对金属、陶瓷、玻璃、混凝士、木材等极性基材以优良的附着力。
(3) 固化收缩率小。一般为1%~2%。是热固性树脂中固化收缩率最小的品种之一(酚醛树脂为8%~10%;不饱和聚酯树脂为4%~6%;有机硅树脂为4%~8%)。线胀系数也很小,一般为6×10-5/℃。所以固化后体积变化不大。
(4) 工艺性好。环氧树脂固化时基本上不产生低分子挥发物,所以可低压成型或接触压成型。能与各种固化剂配合制造无溶剂、高固体、粉末涂料及水性涂料等环保型涂料。
(5) 优良的电绝缘性。环氧树脂是热固性树脂中介电性能最好的品种之一。
(6) 稳定性好,抗化学药品性优良。不含碱、盐等杂质的环氧树脂不易变质。只要贮存得当(密封、不受潮、不遇高温),其贮存期为1年。超期后若检验合格仍可使用。环氧固化物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其耐碱、酸、盐等多种介质腐蚀的性能优于不饱和聚酯树脂、酚醛树脂等热固性树脂。因此环氧树脂大量用作防腐蚀底漆,又因环氧树脂固化物呈三维网状结构,又能耐油类等的浸渍,大量应用于油槽、油轮、飞机的整体油箱内壁衬里等。
(7) 环氧固化物的耐热性一般为80~100℃。环氧树脂的耐热品种可达200℃或更高。
Ⅹ 有机硅树脂常用的固化剂和方法,怎样算是开始固化
硅树脂有长温自干型和高温固化型,为加速固化可加入少量二乙烯三胺或三乙烯四胺,漆膜逐步开始变硬就算开始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