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树脂醇分子量
1. 合成树脂与天然树脂哪个分子量大
合成树脂,因为这个是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
1、定义不同
编辑本段
天然树脂是指由自然界中动植物分泌物所得的无定形有机物质,如松香、琥珀、虫胶等。
合成树脂是指由简单有机物经化学合成或某些天然产物经化学反应而得到的树脂产物。
2、来源不同
编辑本段
天然树脂主要来源于植物渗(泌)出物的无定形半固体或固体有机物。
合成树脂是由人工合成的一类高分子聚合物。
3、特点不同
编辑本段
天然树脂受热时变软,并可熔化,在应力作用下有流动的倾向,一般不溶于水,而能溶于醇、醚、酮及其他有机溶剂。这类物质种类繁多,来源于植物者,主要有松香、大漆、琥珀和?玛树脂等;来源于动物者,主要有虫胶,它是紫胶虫的分泌物。天然树脂可根据树脂组分、树脂形成的历史进行分类。按照树脂的基本组分可分为三大类:①纯树脂,即由萜类物质及粗香精油组成的树脂状物质。一般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如松香等。②含树胶脂或称树胶树脂,是由多醣类物质组成,可溶于水或遇水溶胀,而不溶于醇及有机溶剂,如乳香等。③含油树脂或称香胶,是指含有较多精油、能溶于油中的树脂。按树脂的形成历史可分为化石树脂、半化石树脂和新鲜树脂。后者是最重要的天然树脂来源。有些天然树脂由最早集运出口的港口名称得名,如?玛树脂、柯巴树脂等。
合成树脂为粘稠液体或加热可软化的固体,受热时通常有熔融或软化的温度范围,在外力作用下可呈塑性流动状态,某些性质与天然树脂相似。合成树脂最重要的应用是制造塑料。为便于加工和改善性能,常添加助剂,有时也直接用于加工成形,故常是塑料的同义语。合成树脂还是制造合成纤维、涂料、胶粘剂、绝缘材料等的基础原料。合成树脂种类繁多。按主链结构有碳链、杂链和非碳链合成树脂;按合成反应特征有加聚型和缩聚型合成树脂。实际应用中,常按其热行为分为热塑性树脂和热固性树脂。生产合成树脂的原料来源丰富,早期以煤焦油产品和电石乙炔为主,现多以石油和天然气的产品为主,如乙烯、丙烯、苯、甲醛及尿素等。合成树脂的生产方法采用本体聚合、悬浮聚合、乳液聚合、溶液聚合、熔融聚合和界面缩聚等。
2. 香加皮一次可用15g吗
香加皮别名香来五加皮源,北五加皮,杠柳皮。
香加皮功效
利水消肿,祛风湿,强筋骨。
本品味苦降泄,味辛散邪,故能内行水湿,外祛风湿而利水消肿,祛风湿,强筋骨。
用量用法
煎服,3~6g。浸酒或入丸、散,酌量。
化学成分
本品含10余种甙类化合物其,中主要的是强心甙杠柳毒甙和皂甙杠柳甙。此外还含有4-甲氧基水杨醛、α-香树脂醇、β-香树脂醇、α-香树脂醇乙酸酯、β-香树脂醇乙酸酯、β-谷甾醇及其葡萄糖甙等。
3. 环氧树脂合成中分子量的控制
环氧树脂(Epoxy Resin)是泛指含有2个或两个以上环氧基,以脂肪族或芳香族为主链的高分子预聚物。(某些环氧化合物因具有环氧树脂的基本属性在称呼时也被不加区别地称为环氧树脂)。典型的环氧树脂结构为:
化学名称: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
英文名称:Diglycidyl ether of bis phenol A(缩写DGEBP A)
环氧基是环氧树脂的特性基团,它的含量多少是这种树脂最重要的指标。描述环氧基含量有3种不同的方法。
环氧当量 是指含有1mol环氧树脂的质量,低相对分子质量(分子量)环氧树脂的环氧当量为175-200g/mol,随着分子是的增大环氧基间的链段越长,所以高分子量环氧树脂的环氧当量就相应的高。如果在树脂的链段中没有支链,是线型分子,链段的两端都是以一个环氧基为终止,那么环氧当量将是树脂平均分子量的一半。由此可推导出,分子量=环氧当量×2,这一公式只适用于上述理想状态。环氧当量这个物理量常被美国、欧洲各国、日本等国采用。
环氧值 每100g树脂中所含有环氧在的物质的量(摩尔)。这种表示方法有利于固化剂用量的计量和用量的表示。因为固化剂用量的含义是每100g环氧树脂中固化剂的加入量(part perhundred of resin缩写成phr)。我国采用环氧值这一概念。
环氧质量分数 每100g树脂中含有环氧基的质量(克)。这一物理量是俄罗斯、东欧各国所惯用的。
3种表示方式之间的互相换算公式如下:
环氧基分子量为43/mol
环氧质量分数=环氧基分子量环×环氧值
环氧树脂是一种以液态到固态的物质。它几乎没有单独的使用价值,一般只有和固化剂反应生成三维网状结构的不溶不熔聚合物才有应用价值。因引环氧树脂归属于热固性的树脂范畴。这种由预聚体变成固化产物。按其用途分别称为环氧树脂涂层、环氧树脂胶粘剂、环氧树脂层压板、环氧树脂浇铸料等。
制备低分子量环氧树脂
制备低分子量环氧树脂从合成反应来看要尽量抑制分子链之间的反应,避免分子链的增长。保证主反应优先进行。具体对策如下:
(1) 采用环氧氯丙烷大大过量的方法。虽然有文献报道环氧氯丙烷和双酚A的摩
尔比1:20可以顺利地制得分子量为370的产物,但是从工业生产角度来看加收氯守的数量太大,树脂的单批产率下降,是不经济的方法。通常采用m(ECH):m(DPP)=(6~12):1
(2) 反应分两步进行用催化剂使ECH和DPP先醚化生成氯醇醚,随后进行不化
反应。
(3) 控制加碱量,使分子链之间的反应在投入碱的情况下难以进行。
(4) 处理残留氯时用浓度低的碱或弱碱化合物。
制备高纯度的树脂
针对减少β加成反应,完善闭环程度,降低氯含量尤其是可水解氯,降低杂质Na+、K+的含量,提高树脂和透明度,降低树脂色泽的目标可以采用下列措施。
(1) 控制加碱反应初期的和热量,选择适当的低温进行反应,避免环氧氯丙烷与
双酚A产生β加成反应。但是反应温度太低又会使反应周期太长,因此适当的低温很重要。
(2) 使用高倍量低浓度的液碱尽可能除去残留有机氯。
(3) 选用适当的催化剂完善环化反应。
(4) 加强树脂的清洗,净化处理去除副产物和残留碱。
(5) 用磷酸或磷酸氢钠等弱酸处理残留的碱。
(6) 为了制得无色的树脂,采用高纯度的原料:双酚A含量>99%,游离酚含量小
于0 .5%(质量分数);环氧氯丙烷含量≥99%(质量分数);液碱中的三氧化二铁小于0.03%(质量分数)。
(7) 用特殊的催化剂和处理剂合成树脂减轻产物的色泽。
详细内容见:http://blog.china.alibaba.com/blog/alexhyc/article/b0-i1258814.html
4. 迷迭香做调料有什么味
清甜带松木香的气味和风味,香味浓郁,甜中带有苦味。在西餐中迷迭香是经常使用的香料,在牛排、土豆等料理以及烤制品中特别经常使用。
全草含橙皮甙,香叶木甙,滨蓟黄甙,结合卵果蕨甙,楔叶泽兰素-3′-O-葡萄糖甙,楔叶泽兰素-4′-O-葡萄糖甙,高车前甙,尼泊尔黄酮甙,芹菜素-7-葡萄糖甙,木犀草素-3′-O-葡萄糖醛酸甙,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
5-羟基-4′,7-二甲氧基黄酮,4′,5-二羟基-7-甲氧基黄酮,鼠尾草苦内酯,迷迭香碱,异迷迭香碱,表-α-香树脂醇,α-香树脂醇,β-香树脂醇,白桦脂醇,β-谷甾醇,芫花素。
7-乙氧基迷迭香酚,迷迭香酚,7-甲氧基迷迭香酚,熊果酸,19α-羟基熊果酸,2β-羟基齐墩果酸,白桦脂酸,迷迭香酸,鼠尾草酸。此外尚含唇形草鞣质酸。
(4)香树脂醇分子量扩展阅读
迷迭香为一种名贵的天然香料植物,生长季节会散发一种清香气味,有清心提神的功效。它的茎、叶和花具有宜人的香味,花和嫩枝提取的芳香油,可用于调配空气清洁剂、香水、香皂等化妆品原料,最有名的化妆水就是用迷迭香制作的,并可在饮料、护肤油、生发剂、洗衣膏中使用。
迷迭香性喜温暖气候,但在中国台湾平地高温期生长缓慢,冬季没有寒流的气温较适合它的生长,水分供应方面由于迷迭香叶片本身就属于革质,较能耐旱,因此栽种的土壤以富含砂质使能排水良好较有利于生长发育,值得注意的是迷迭香生长缓慢,因此再生能力不强。
5. 这是什么植物
杠柳,又叫香加皮。抄又名:狭叶萝藦、羊奶条、臭槐、羊角槐,羊交叶。春、秋二季采挖,剥取根皮,晒干。 茎皮和根皮含十余种甙类化合物,已知其结构的有强心甙杠柳毒甙和皂甙杠柳甙K、E等,还含4-甲氧基水杨醛、α-香树脂醇、β-香树脂醇、α-香树脂醇乙酸酯、β-香树脂醇乙酸酯、β-谷甾醇及其葡萄糖甙等。用于风寒湿痹、腰膝酸软、心悸气短、下肢浮肿。
6. 请问这个叶子叫什么名字
你说的是红色叶片的植物吧?感觉是南天竹,别名:南天竺,红杷子,内天烛子,红枸子容,钻石黄,天竹,兰竹;拉丁文名:Nandina domestica.属毛茛目、小檗科下植物,是我国南方常见的木本花卉种类。由于其植株优美,果实鲜艳,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常常出现在园林应用中。
7. 树脂的主要成份是什么
树脂的主要成分为:
树脂是一种来自多种植物,特别是松柏类植物的烃(碳氢化合物)类的分泌物。
相对分子量不确定但通常较高,常温下呈固态、中固态、假固态,有时也可以是液态的有机物质。具有软化或熔融温度范围,在外力作用下有流动倾向,破裂时常呈贝壳状。广义上是指用作塑料基材的聚合物或预聚物。一般不溶于水,能溶于有机溶剂。按来源可分为天然树脂和合成树脂;按其加工行为不同的特点又有热塑性树脂和热固性树脂之分。
树脂的应用:
1、凝结水精处理工业给水处理(软化水及高纯水制备)核电厂水处理;
2、超纯水制备甜味剂除灰、脱色及色谱分离其他特种分离和化学反应。
由于结合剂中的树脂结合剂在温度作用下处于熔融态流动性好易于充满模腔各部位因此热压压力不高一般在30~60MPa。应当指出,由于成型压力的一部分消耗于模壁的摩擦阻力,一部分消耗于从成型料中溢出的水蒸气和挥发物,定压成型法难以保证合适的压力,因而模具达不到固定不变的密度,故生产中多采用定模成型法,即固定成型料的单重,由模具本身尺寸控制磨具厚度,施加的压力以使模具压到位为准。
酚醛树脂一般为185±5℃;聚酰亚胺树脂为235±5℃。温度过高,反应速度太快,易造成成型挫折、基体与结合剂粘结差,有时甚至使磨具产生裂纹。温度太低,压制时间延长、生产效率低。
8. 黄黄苗的医学名
黄黄苗的医学名:蒲公英。
黄黄苗圆锥状,表面棕褐色,皱缩,叶边缘有时具波状齿或羽状深裂,基部渐狭成叶柄,叶柄及主脉常带红紫色,花葶上部紫红色,密被蛛丝状白色长柔毛;头状花序,总苞钟状,瘦果暗褐色,长冠毛白色,花果期4~10月
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华花郎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头状花序,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
(8)香树脂醇分子量扩展阅读
蒲公英全草含蒲公英甾醇、胆碱、菊糖、果胶等。
根中含蒲公英醇、蒲公英赛醇、ψ-葡公英甾醇、蒲公英甾醇、β-香树脂醇、豆甾醇、β-谷甾醇、胆碱、有机酸、果糖、蔗糖、葡萄糖、葡萄糖甙以及树脂、橡胶等。叶含叶黄素、蝴蝶梅黄素、叶绿醌、维生素C(50~70毫克/100克)和维生素D(5~9毫克/100克)。
花中含山金车二醇、叶黄素和毛莨黄素。花粉中含β-谷甾醇、5z-豆甾-7-烯-3β-醇、叶酸和维生素C。绿色花萼中含叶绿醌。花茎中含β-谷甾醇和β-香树脂醇。又该品含考迈斯托醇、核黄素1.43微克/克和胡萝卜素7.7~8.8毫克%。
黄黄苗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及钾,也含有铁、钙、维生素B2、维生素B1、镁、维生素B6、叶酸及铜。具体的元素含量主要是水分,每60克生蒲公英叶含水分86%,蛋白质1.6克,碳水化合物5.3克,热量约有108.8千焦。
黄黄苗多年生草本。根略呈圆锥状,弯曲,长4~10厘米,表面棕褐色,皱缩,根头部有棕色或黄白色的毛茸。
叶成倒卵状披针形、倒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4~20厘米,宽1-5厘米,先端钝或急尖,边缘有时具波状齿或羽状深裂。
有时倒向羽状深裂或大头羽状深裂,顶端裂片较大,三角形或三角状戟形,全缘或具齿,每侧裂片3~5片,裂片三角形或三角状披针形,通常具齿,平展或倒向,裂片间常夹生小齿,基部渐狭成叶柄,叶柄及主脉常带红紫色,疏被蛛丝状白色柔毛或几无毛。
9. 寄生的化学成份
主含黄酮类化合物:3′-甲基鼠李素(rham-nazin),3’-甲基鼠李素-3-葡萄糖甙(rhamnzin-3-O-β-D-glucoside)[1],异鼠李素-3-葡萄糖甙(isorhamnetin-3-O-β-D-gluco-side),异鼠李素-7-葡萄糖甙(isorhamnetin-7-O-β-D-glucoside),[2]3′-甲基圣草素(3-methyleriodictyol),3′-甲基圣草素-7-葡萄糖甙(3′-methylerlodi ctyol-7-O-β-D-glucoside)又称槲寄甙甲[1],槲寄生新甙(viscumneoside)Ⅰ、Ⅱ、Ⅲ、Ⅳ、Ⅴ、Ⅵ、Ⅶ[1-4]。还含三萜类化合物:β-香树脂醇(β-amyranol),β-乙酰基香树脂醇(β-acety-lamyranol),β-香树脂二醇(β-amyrandiol),羽扇豆醇(lupeol),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白烨脂酸(betulic acid),棕相酸-β-香树脂醇酯(β-amyrin palmitate),乙酸-β-香树脂醇酯(β-amyrin acetate),β-谷甾醇(β-sitosterol),胡萝卜甙(daucosterol)[5,7]。还含其他甙类:丁香甙(syringin),丁香甙元-O-β-D-呋喃芹菜糖基(1→2)-β-D-吡哺葡萄糖【syringenin-O-β-D-apio-furanosyl(1→2)-β-D-glu-ranoside】[8],鹅掌楸甙(liriodendrin)[8,9],2,3-丁二醇-3-O-单葡萄糖甙(butan-2,3-diol-3-O-monoglucoside)[8]。又含内消旋肌醇(meso-inositol)[7],棕榈酸(palmitic acid),琥珀酸(succinicacid),阿魏酸(ferulic acid),咖啡酸(caffeic acid),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等有机酸。[6]。
【鉴别】取该品1-2g,切碎,加乙醇30ml,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浓缩至干,加无水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槲寄生对照药材1.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齐墩果酸对照品,加无水乙醇溶解,使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药典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对照药材溶液各4μl及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醋酸乙酯-冰醋酸(8:2: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8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日光下及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及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或荧光斑点。
【炮制】除去杂质,略洗,润透,切厚片,干燥。
【性味】苦;甘;性平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治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主腰膝酸痛;风湿痹痛;胎动不安;胎漏下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入丸、散;浸酒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
【临床应用】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胎动不安。
【摘录】《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