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红外树脂
❶ 热红外高光谱
一、内容概述
发射光谱率可提供对可见光-近红外到短波红外(VNIR-SWIR)光谱具有补充作用的信息,几种关键的成岩/成壤矿物(石英、长石、橄榄石和辉石)在VNIR-SWIR波长范围内没有明显的光谱特征,而在热红外波长范围内拥有可诊断的吸收特征。热红外(8~14μm)和中红外(3~5 μm)区间对地质遥感研究极具潜力,但很少被研究,其可能原因有:①物理性质复杂,如热红外区间的体散射效应,中红外区间的发射率与温度干扰等;②缺少野外/实验室光谱测量仪与(机载/星载)高光谱数据。20世纪90年代初,Mike Abrams曾经演示过热红外与短波红外观察相结合的优点。依据热红外多波谱扫描数据,Simon Hook与其合作者发现可揭示有关信息的类型。对岩石/矿物热红外光谱学的研究与John Salisbury及其研究小组关于中波红外光谱学的研究,都促进了红外遥感的发展。John Salisbury的基础研究展示了该领域(尤其在发射率测量方面)的潜力,当然也发现了其物理上的复杂性。此项工作的许多数据被收录在发射率光谱数据库(ASTER光谱数据库)中。
有几项卫星任务(mission)目前可获取热红外区间的图像数据,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空间分辨率与时间分辨率,包括ASTER(空间分辨率90m,每16d重访一次)、MODIS(中分辨率成像分光辐射计,空间分辨率1km,每日重访一次)、SEVIRI/MSG(旋转增强型可见光-红外成像仪,空间分辨率3km,每15min重访一次)及AVHRR-3/METOP(改进型超高分辨率辐射计,空间分辨率1.1km,每日重访一次)。尽管这些传感器可获取陆地表面温度信息,但由于其空间分辨率与光谱分辨率过低,故不能精确测量发射率。此外,还有许多计划中的卫星任务,例如美国宇航局(NASA)的HyspIRI(空间分辨率60m,每周重访一次)、搭载在欧洲航天局(ESA)的“哨兵-3”(SENTINEL-3)上面的SLSTR(海洋与陆地表面温度辐射计,分辨率500~1000m),以及多个可能部署的机载传感器,如AHS(机载高光谱扫描仪)、ITRES Sasi-600、Specim AISA Owl、SEBASS(空间增强型波段阵列光谱系统)等。
二、应用范围及应用实例
机载/星载热红外高光谱数据源较少,因此在一般地质应用中不多见。目前多见于火星地质研究。在地质填图中应用的热红外数据主要来源于SEBASS。而火星热红外矿物填图研究使用的是“火星全球勘测者(MGS)”任务上的热发射光谱仪(TES)。
三、资料来源
van der Meer F D,van der Werff H M A,van Ruitenbeek F J A et al.2012.Multi⁃and hyperspectral geologic remote sensing:A review.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 and Geoinformation,14(1):112~128
❷ 什么材料可以用于阻隔红外热成像
金属板材、普通玻璃、棉布面料都可以隔离热像仪敏感的红外线
❸ 用红外测温可以隔着透明环氧树脂的温度吗
家用的普抄通玻璃是不袭行的,只有短波红外测温仪才可以。短波的测温仪波长在3微米以下,一般温度范围较高。如果是长波的测温仪(常说的8-14微米)可以用特殊的红外专用玻璃。如果你测量的温度是高温见意选择短波测温仪。
❹ 环氧树脂和热塑化树脂的区别
热塑性塑料顾名思义就是加热后进行形状塑造,冷却后变成固态,一般此过程可以重复版进行。
环氧树脂本身权不属于热固性或热塑性材料,只有加入固化剂后才能进行固化,而固化种类会因为选择的固化剂的不同而不同,如加热固化、光固化等方式,固化过程一般是不可逆的!
❺ 什么远红外发热材料最好呢
热红外材料来成像通常是自指3~5um的中红外(MWIR)成像和8~10um的远红外(LWIR)成像。在这些波段中,关注的是热源,而不是可见光。热红外成像有许多不同应用,如非破坏性测试、红外照相机可以拍摄设备的过热点或者建筑物热量流失位置、在医学领域可测局部体表温度的差异、在快速查找核电厂冷却系统的热泄露点,以及安全防护等。
可见光系统有许多玻璃类型可以使用,但只有极其有限的材料可以有效地用于MWIR和LWIR波段。图18.107给出了比较常用的红外透射材料的透过率图。这些数据包括表面的反射损失,因此,在应用高效增透膜后会产生相当高的透射比。
❻ 热红外波段有什么用途
红外热像仪原理及用途红外热成像技术是一项前途广阔的高新技术。比0.78微米长的电磁波位于可见光光谱红色以外,称为红外线或称红外辐射,是指波长为0.78~1000微米的电磁波,其中波长为0.78~2.0微米的部分称为近红外,波长为2.0~1000微米的部分称为热红外线。自然界中,一切物体都可以辐射红外线,因此利用探测仪测量目标本身与背景间的红外线差可以得到不同的热红外线形成的红外图像。
目标的热图像和目标的可见光图像不同,它不是人眼所能看到的可见光图像,而是表面温度分布图像。红外热成像使人眼不能直接看到表面温度分布,变成可以看到的代表目标表面温度分布的热图像。所有温度在绝对零度(-273℃)以上的物体,都会不停地发出热红外线。红外线(或热辐射)是自然界中存在最为广泛的辐射,它还具有两个重要的特性:
(1)物体的热辐射能量的大小,直接和物体表面的温度相关。热辐射的这个特点使人们可以利用它来对物体进行无需接触的温度测量和热状态分析,从而为工业生产,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等方面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检测手段和诊断工具。
(2) 大气、烟云等吸收可见光和近红外线,但是对3~5微米和8~14微米的热红外线却是透明的。因此,这两个波段被称为热红外线的“大气窗口” 。利用这两个窗口,使人们在完全无光的夜晚,或是在烟云密布的战场,清晰地观察到前方的情况。由于这个特点,热红外成像技术在军事上提供了先进的夜视装备,并为飞机、舰艇和坦克装上了全天候前视系统。这些系统在现代战争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红外热像仪应用的范围随着人们对其认识的加深而愈来愈广泛:用红外热像仪可以十分快捷,探测电气设备的不良接触,以及过热的机械部件,以免引起严重短路和火灾。对于所有可以直接看见的设备,红外热成像产品都能够确定所有连接点的热隐患。对于那些由于屏蔽而无法直接看到的部分,则可以根据其热量传导到外面的部件上的情况,来发现其热隐患,这种情况对传统的方法来说,除了解体检查和清洁接头外,是没有其它的办法。断路器、导体、母线及其它部件的运行测试,红外热成像产品是无法取代的。然而红外热成像产品可以很容易地探测到回路过载或三相负载的不平衡。
在红外热像预知维护领域,采用红外热像仪对所有电气设备、配电系统,包括高压接触器、熔断器盘、主电源断路器盘、接触器、以及所有的配电线、电动机、变压器等等,进行红外热成像检查,以保证所有运行的电气设备不存在潜伏性的热隐患,有效防止火灾、停机等事故发生。下面是需要进行红外热成像产品检查的部分设施:
1. 各种电气装置:可发现接头松动或接触不良,不平衡负荷,过载,过热等隐患。这些隐患可能造成的潜在影响是产生电弧、短路、烧毁、起火。
2. 变压器:可以发现的隐患有接头松动,套管过热,接触不良(抽头变换器),过载,三相负载不平衡,冷却管堵塞不畅。其影响为产生电弧、短路、烧毁、起火。
3. 电动机、发电机:可以发现的隐患是轴承温度过高,不平衡负载,绕组短路或开路,碳刷、滑环和集流环发热,过载过热,冷却管路堵塞。其影响为有问题的轴承可以引起铁芯或绕组线圈的损坏;有毛病的碳刷可以损坏滑环和集流环,进而损坏绕组线圈。还可能引起驱动目标的损坏。
4. 电气设备维修检查,屋顶查漏,节能检测,环保检查,安全防盗,森林防火,无损探伤,质量控制,医疗检查等等也很有效益。
在科研领域主要应用包括: 汽车研究发展-射出成型、模温控制、刹车盘、引擎活塞、电子电路设计、烤漆; 电机、电子业-印制电路板热分布设计、产品可靠性测试、电子零组件温度测试、笔记本电脑散热测试、微小零组件测试;引擎燃烧试验风洞实验; 目标物特征分析; 复合材料检测; 建筑物隔热、受潮检测;热传导研究; 动植物生态研究;模具铸造温度测量;金属熔焊研究; 地表/海洋热分布研究等。
红外热成像仪已广泛应用于安全防范系统中,并成为安全监控系统中的明星。由于具有隐蔽探测功能,不需要可见光,可以使犯罪份子不知其工作地点和存在,进而产生错误判断,导致犯罪行为被发现。在某些重要单位,例如:重要的行政中心、银行金库、机要室、档案室、军事要地、监狱等,用红外热成像仪24小时监控,并随时对背景资料进行分析,一旦发现变化,可以及时发出警报,并可以通过智能设备的处理,对有关情况进行自动处理,并随时将情况上报,取得进一步的处理意见。
❼ 红外加热可以达到多少度
红外线加热器本身的温度可以达到1500,应该是最高就可以加到这个程度吧,当然关键还是要看具体加热什么物体?怎么加热法?
❽ 环氧树脂、酚醛树脂和聚酰亚胺树脂的红外光谱吸收带是多少
特征:环氧环在930,酚醛不记得了,聚酰胺在1650,1560,3320附近,
,自己查下吧,我懒得专查了。
给你介绍本属书,上面都有的。
王正熙的 聚合物红外光谱分析与鉴定。
上面三个的特征吸收都有介绍。
仪器信息网的论坛里面可以下载PDF版的。
给分:这都是我多年的经验总结,很宝贵的。
❾ 红外加热管(分为近红外加热管和远红外加热管),用于环氧树脂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固化,那一种更好
频率越高,波长越短,穿透力越强,因此选择近红外加热管更利于体型巨大、结构复杂的环氧树脂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