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200树脂加工
⑴ 关于树脂产品的开模和加工成本
软模一般是指抄:硅胶模具
硬模是指:环氧树脂模具<也叫树脂模具>和玻璃钢模具。
其它硬模一般会说:如:铝模,铜模,钢模等
看你这样的模具可以用树脂来做,成本应该是在100~200元之间,使用可以上万次,其它成本因物而异,只有自己慢慢计算了
⑵ 怎么制成树脂粉
消光树脂聚氯乙烯PVC树脂粉介绍
特 性:其本身具有独特的消光性能,经过多次加工仍保持消光性。
用 途:消光硬制品、磨砂片、亚光片,压延片材、压延薄膜、吹膜。人造革、硬质板、分模板、汽车涂料、电缆外套、电线外皮、各种软管、化妆品盒、圣诞树叶、塑料鞋类及容器等。消光树脂为加工低光泽聚氯乙烯等制品的专用料,可广泛用于绝缘电缆、电线、电话线、音响喇叭线、消光膜、门窗密封条、仪表盘等深加工产品。
消光树脂为加工低光泽聚氯乙烯等制品的专用料,可广泛用于绝缘电缆、电线、电话线、音响喇叭线、消光膜、门窗密封条、仪表盘等深加工产品。
使用方法:适用于各种普通聚氯乙烯树脂的加工设备,可压延、挤出、注射各种制品。在制品表面产生消光性,在视觉和手感方面具有良好的特性。用户可根据不同产品的具体要求,在其原有产品配方的基础上,加入适量消光树脂,即可生产出符合要求的消光制品。
高聚合度PVC树脂在电缆料中的应用
高聚合度PVC树脂的特性聚氯乙烯树脂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具有优良的阻
燃性、机械性能和良好的电性能。
而高聚合度PVC树脂因为其分子量比普通聚氯乙烯树脂高得多,分子链
明显增长,所以与普通型聚氯乙烯树脂相比,又具有以下特征:
(1)较高的耐热性。
(2)较好的耐寒性。
(3)较高的机械性能。
(4)较小的热变形。
(5)较好的柔软性和弹性。
在电缆料中的应用由于高聚合度PVC树脂具有以上特征,可以利用它生产
各种特殊用途的电缆料。
耐高温的电缆绝缘及护层料 随着聚合度的增长,聚氯乙烯树脂耐热性提
高,机械性能也明显提高,它将成为生产耐热聚氯乙烯电缆料的理想原材料。
目前国外均采用高聚合度PVC树脂生产耐高温电缆料,而国内只能用一般聚
合度的S G-2型PVC树脂生产。
如果采用国产高聚合度PVC树脂生产耐高温电缆料,可使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辐照交联PVC电缆料 随着计算机、航天技术等高技术领域的飞速发
展,对电线电缆的性能要求愈来愈高。辐照交联PVC绝缘电线由于在拉伸强
度,耐热老化性,热压变形,热收缩,耐切割性和耐烙铁性能方面,都明显优于
耐热PVC电线和尼龙护层PVC电线,所以它是计算机等产品的
⑶ SH200-A3日本住友挖掘机使用年限多少
挖掘机发动机一般都能用到10000小时以上液压泵寿命一般在20000小时以上,看你是什么机和你怎么用了,用不好没多少时间就出问题也有的。挖机的折旧是很厉害的,没个地方都不同,要看车况和实际使用情况而定。
寿命一般是6年左右,时间为15000个小时。
保养好的话 用个8年10年也很正常 主要看怎么用
⑷ 北京易世恒SH200呼吸机与SH300的配置与区别
北京易事行的呼吸机配置与区别,配置与区别都是跟型号有关系
⑸ pet树脂挤出加工温度应该是多少,进料段,塑化段,口模的温度是多少
熔体温度284度左右。
进料端285
塑化300
口模285
⑹ AS树脂的注塑工艺有哪些
AS树脂来注塑工艺
环球塑化网认为自AS树脂的加工温度一般在200-250℃为宜。该料易吸湿,加工前需干燥一小时以上,其流动性比PS稍差一点,故注射压力亦略高一些。干燥处理
如果储存不适当,AS树脂有一些吸湿特性。建议的干燥条件为80℃、2-4小时。
熔化温度 200-270℃。如果加工厚壁制品,可以使用低于下限的熔化温度。
模具温度 40-80℃。对于增强型材料,模具温度不要超过60℃。冷却系统必须很好地进行设计,因为模具温度将直接影响制品的外观、收缩率和弯曲。
注射压力 350-1300bar 注射速度 建议使用高速注射
流道和浇口 所有常规的浇口都可以使用。浇口尺寸必须很恰当,以避免产生条纹、煳斑和空隙。
⑺ AS树脂的性能有哪些它的注塑工艺是什么
AS树脂由丙烯腈与苯乙烯共聚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一般含苯乙烯15%-50%。透明而带黄色至琥珀针色的固体。密度1.06。有热塑性。不易变色。不受稀酸、稀碱、稀醇和汽油的影响。但溶于丙酮、乙酸乙酯、二氯乙烯等中。可用作工程塑料。具有优良的耐热性和耐溶剂性。用于制耐油机械零件、仪表壳、仪表盘、电池盒、拖拉机油箱、蓄电池外壳、包装容器、日用品等。也可抽成单丝。
环球塑化网认为AS树脂具有很强的承受载荷的能力、抗化学反应能力、抗热变形特性和几何稳定性。AS树脂中加入玻璃纤维添加剂可以增加强度和抗热变形能力,减小热膨胀系数。AS树脂的维卡软化温度约为110℃。载荷下挠曲变形温度约为100℃。AS树脂的收缩率约为0.3-0.7%。AS树脂是一种坚硬、透明的材料。苯乙烯成份使AS树脂坚硬、透明并易于加工;丙烯腈成份使SAN(AS)具有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
注塑工艺
AS树脂的加工温度一般在200-250℃为宜。该料易吸湿,加工前需干燥一小时以上,其流动性比PS稍差一点,故注射压力亦略高一些。干燥处理
如果储存不适当,AS树脂有一些吸湿特性。建议的干燥条件为80℃、2-4小时。
熔化温度 200-270℃。如果加工厚壁制品,可以使用低于下限的熔化温度。
模具温度 40-80℃。对于增强型材料,模具温度不要超过60℃。冷却系统必须很好地进行设计,因为模具温度将直接影响制品的外观、收缩率和弯曲。
注射压力 350-1300bar 注射速度 建议使用高速注射
流道和浇口 所有常规的浇口都可以使用。浇口尺寸必须很恰当,以避免产生条纹、煳斑和空隙。
⑻ ABB低压电器 S200和SH200的区别
SH200系列是S200系列的一个分支,属于同一代产品。
低压电器是一种能根据外界的信号和要求,手动或自动地接通、断开电路,以实现对电路或非电对象的切换、控制、保护、检测、变换和调节的元件或设备。控制电器按其工作电压的高低,以交流1000V、直流1500V为界,可划分为高压控制电器和低压控制电器两大类。总的来说,低压电器可以分为配电电器和控制电器两大类,是成套电气设备的基本组成元件。在工业、农业、交通、国防以及人们用电部门中,大多数采用低压供电,因此电器元件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低压供电系统的可靠性。
⑼ 住友挖掘机SH200A3
重量(吨):19.1 斗容(立方米):0.8 功率(LW(PS)/rpm):103{140}/1950
发动机品牌:ISZ 发动机型号:BB-6BG1T 排气量(Ltr.):6.5
整体长度A :9.39 后端旋回半径B:2.75 履带宽度C:0.6 前后轮中心距离D:3.37
履带长度(D):4.18 整体宽度E:2.8 履带中心距离F:2.2 整体高度G:2.91
上车架宽度H:2.8
爬坡能力(度):35 挖掘力(千牛):93.5-130 最大挖掘深度V:6.71 最大地面挖掘半径W:-
最大挖掘半径X:9.96 最大倾倒高度Y:6.84 最大挖掘高度Z:9.65 行走速度(千米/小时):3.3/5.5
旋转速度(min-1):11.9
⑽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成型加工
由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熔融状态的粘度高达108Pa*s,流动性极差,其熔体指数几乎为零,所以很难用一般的机械加工方法进行加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的加工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通过对普通加工设备的改造,已使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由最初的压制-烧结成型发展为挤出、吹塑和注射成型以及其它特殊方法的成型。 1.压制烧结
(1)压制烧结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最原始的加工方法。此法生产效率颇低,易发生氧化和降解。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可采用直接电加热法
(2)超高速熔结加工法,采用叶片式混合机,叶片旋转的最大速度可达150m/s,使物料仅在几秒内就可升至加工温度。
2.挤出成型
挤出成型设备主要有柱塞挤出机、单螺杆挤出机和双螺杆挤出机。双螺杆挤出多采用同向旋转双螺杆挤出机。
60年代大都采用柱塞式挤出机,70年代中期,日、美、西德等先后开发了单螺杆挤出工艺。日本三井石油化学公司最早于1974年取得了圆棒挤出技术的成功。我国于1994年底研制出Φ45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专用单螺杆挤出机,并于1997年取得了Φ65型单螺杆挤出管材工业化生产线的成功。
(3)注塑成型
日本三井石油化工公司于1974年开发了注塑成型工艺,并于1976年实现了商业化,之后又开发了往复式螺杆注塑成型技术。1985年美国Hoechst公司也实现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的螺杆注塑成型工艺。我国1983年对国产XS-ZY-125A型注射机进行了改造,成功地注射出啤酒罐装生产线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托轮、水泵用轴套,1985年又成功地注射出医用人工关节等。
(4)吹塑成型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加工时,当物料从口模挤出后,因弹性恢复而产生一定的回缩,并且几乎不发生下垂现象,故为中空容器,特别是大型容器,如油箱、大桶的吹塑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吹塑成型还可导致纵横方向强度均衡的高性能薄膜,从而解决了HDPE薄膜长期以来存在的纵横方向强度不一致,容易造成纵向破坏的问题。 1. 冻胶纺丝
(1)发展过程
以冻胶纺丝—超拉伸技术制备高强度、高模量聚乙烯纤维是70年代末出现的一种新颖纺丝方法。荷兰DSM公司最早于1979年申请专利,随后美国Allied公司、日本与荷兰联合建立的Toyobo-DSM公司、日本Mitsui公司都实现了工业化生产。中国纺织大学化纤所从1985年开始该项目的研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技术,制得了高性能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
(2)纺丝过程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冻胶纺丝过程简述如下:溶解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于适当的溶剂中,制成半稀溶液,经喷丝孔挤出,然后以空气或水骤冷纺丝溶液,将其凝固成冻胶原丝。在冻胶原丝中,几乎所有的溶剂被包含其中,因此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大分子链的解缠状态被很好地保持下来,而且溶液温度的下降,导致冻胶体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折叠链片晶的形成。这样,通过超倍热拉伸冻胶原丝可使大分子链充分取向和高度结晶,进而使呈折叠链的大分子转变为伸直链,从而制得高强度、高模量纤维。
(3)应用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是当今世界上第三代特种纤维,强度高达30.8cN/dtex,比强度是化纤中最高的,又具有较好的耐磨、耐冲击、耐腐蚀、耐光等优良性能。它可直接制成绳索、缆绳、渔网和各种织物:防弹背心和衣服、防切割手套等,其中防弹衣的防弹效果优于芳纶。国际上已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织成不同纤度的绳索,取代了传统的钢缆绳和合成纤维绳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的复合材料在军事上已用作装甲兵器的壳体、雷达的防护外壳罩、头盔等;体育用品上已制成弓弦、雪橇和滑水板等。
2. 润滑挤出(注射)
润滑挤出(注射)成型技术是在挤出(注射)物料与模壁之间形成一层润滑层,从而降低物料各点间的剪切速率差异,减小产品的变形,同时能够实现在低温、低能耗条件下提高高粘度聚合物的挤出(注射)速度。产生润滑层的方法主要有两种:自润滑和共润滑。
(1)自润滑挤出(注射)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的自润滑挤出(注射)是在其中添加适量的外部润滑剂,以降低聚合物分子与金属模壁间的摩擦与剪切,提高物料流动的均匀性及脱模效果和挤出质量。外部润滑剂主要有高级脂肪酸、复合脂、有机硅树脂、石腊及其它低分子量树脂等。挤出(注射)加工前,首先将润滑剂同其它加工助剂一起混入物料中,生产时,物料中的润滑剂渗出,形成润滑层,实现自润滑挤出(注射)。
有专利报道:将70份石蜡油、30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和1份氧相二氧化硅(高度分散的硅胶)混合造粒,在190℃的温度下就可实现顺利挤出(注射)。
(2)共润滑挤出(注射)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的共润滑挤出(注射)有两种情况,一是采用缝隙法将润滑剂压入到模具中,使其在模腔内表面和熔融物料间形成润滑层;二是与低粘度树脂共混,使其作为产物的一部分。
如:生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薄板时,由定量泵向模腔内输送SH200有机硅油作润滑剂,所得产品外观质量有明显提高,特别是由于挤出变形小,增加了拉伸强度。 采用玻璃微珠、玻璃纤维、云母、滑石粉、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二硫化钼、炭黑等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进行填充改性,可使表面硬度、刚度、蠕变性、弯曲强度、热变形温度得以较好地改善。用偶联剂处理后,效果更加明显。如填充处理后的玻璃微珠,可使热变形温度提高30℃。
玻璃微珠、玻璃纤维、云母、滑石粉等可提高硬度、刚度和耐温性;二硫化钼、硅油和专用蜡可降低摩擦因数,从而进一步提高自润滑性;炭黑或金属粉可提高抗静电性和导电性以及传热性等。但是,填料改性后冲击强度略有下降,若将含量控制在40%以内,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仍有相当高的冲击强度。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树脂的分子链较长,易受剪切力作用发生断裂,或受热发生降解。因此,较低的加工温度,较短的加工时间和降低对它的剪切是非常必要的。
为了解决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的加工问题,除对普通成型机械进行特殊设计外,还可对树脂配方进行改进:与其它树脂共混或加入流动改性剂,使之能在普通挤出机和注塑机上成型加工,这就是2.2.2中介绍的润滑挤出(注射)。 共混法改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的熔体流动性是最有效、最简便和最实用的途径。这方面的技术多见于专利文献。共混所用的第二组份主要是指低熔点、低粘度树脂,有LDPE、HDPE、PP、聚酯等,其中使用较多的是中分子量PE(分子量40万~60万)和低分子量PE(分子量<40万)。当共混体系被加热到熔点以上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树脂就会悬浮在第二组份树脂的液相中,形成可挤出、可注射的悬浮体物料。
(1)与低、中分子量PE共混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与分子量低的LDPE(分子量1,000~20,000,以5,000~12,000为最佳)共混可使其成型加工性获得显著改善,但同时会使拉伸强度、挠曲弹性等力学性能有所下降。HDPE也能显著改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的加工流动性,但也会引起冲击强度、耐摩擦等性能的下降。为使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维持在一较高水平,一个有效的补偿办法是加入PE成核剂,如苯甲酸、苯甲酸盐、硬脂酸盐、己二酸盐等,可以借PE结晶度的提高,球晶尺寸的微细均化而起到强化作用,从而有效阻止机械性能的下降。有专利指出,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HDPE共混体系中加入很少量的细小的成核剂硅灰石(其粒径尺寸范围5nm~50nm,表面积100m2/g~400m2/g),可很好地补偿机械性能的降低。
(2)共混形态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的化学结构虽然与其它品种的PE相近,但在一般的熔混设备和条件下,它们的共混物都难以形成均匀的形态,这可能与组份之间粘度相差悬殊有关。采用普通单螺杆混炼得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LDPE共混物,两组份各自结晶,不能形成共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基本上以填料形式分散于LDPE基体中。熔体长时间处理和使用双辊炼塑机混炼,两组份之间作用有所加强,性能亦有进一步的改善,不过仍不能形成共晶的形态。
Vadhar发现,当采用两步共混法,即先在高温下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熔融,再降到较低温度下加入LLDPE进行共混,可获得形成共晶的共混物。Vadher用溶液共混法也得到了能形成共晶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LLDPE共混物。
(3)共混物的力学强度
对于未加成核剂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PE体系,其在冷却过程中会形成较大的球晶,球晶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界面,而在这些界面上存在着由分子链排布不同引起的内应力,由此会导致裂纹的产生,所以与基体聚合物相比,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常常有所下降。当受到外力冲击时裂纹会很快地沿球晶界面发展而导致最后的破碎,因此又引起冲击强度的下降。 流动改进剂促进了长链分子的解缠,并在大分子之间起润滑作用,改变了大分子链间的能量传递,从而使得链段位移变得容易,改善了聚合物的流动性。
用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的流动改进剂主要是指脂肪族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其中脂肪族碳氢化合物有:碳原子数在22以上的n-链烷烃及以其作主成分的低级烷烃混合物;石油分裂精制得到的石蜡等。其衍生物是指末端含有脂肪族烃基、内部含有1个或1个以上(最好为1个或2个)羧基、羟基、酯基、羰基、氮基甲酰基、巯基等官能团;碳原子数大于8(最好为12~50)并且分子量为130~2000(以200~800为最佳)的脂肪酸、脂肪醇、脂肪酸酯、脂肪醛、脂肪酮、脂肪族酰胺、脂肪硫醇等。举例来说,脂肪酸有:癸酸、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酯酸、油酸等。
我国制备了一种有效的流动剂(MS2),添加少量(0.6%~0.8%)就能显著改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的流动性,使其熔点下降达10℃之多,能在普通注塑机上注塑成型,而且拉伸强度仅有少许降低。
另外,用苯乙烯及其衍生物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除可改善加工性能使制品易于挤出外,还可保持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优良的耐摩擦性和耐化学腐蚀性;1,1-二苯基乙炔、苯乙烯衍生物、四氢化萘皆可使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获得优良的加工性能,同时使材料具有较高的冲击强度和耐磨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