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渗透膜污染如何预防
1、一般纯水机都会有前置过滤:活性炭、锰沙等,然后进过PP 棉微过滤(过滤精度分15微米版和5微米),最后经权过RO反渗透膜。为了保护最贵最重要的RO膜,我们要经常检查前置过滤的使用情况,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更换周期,防止 RO 膜过滤负荷增大;
2、RO 膜有不同的渗透压力,根据厂商提供的数据,保证膜前膜后压力与RO膜的正常工作压力相符,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这点儿很少有人注意,但是很重要!
3、同时要保证阻垢剂添加正常。
这几点做到了就应该没有问题了。
㈡ 防止反渗透膜污染有哪些预处理方法
在反渗透设备之前的过滤罐里面过滤干净就不会被污染。松芝水处理设备技术。
㈢ 陶氏RO膜污染有什么防治措施吗
陶氏RO膜污染的防治措施:
(1)对料液采取有效的预处理。如预过滤去除胶体、固体悬浮物及铁锈等,加人絮凝剂进行预絮凝、预过滤,改变溶液pH值以除去部分与膜相互作用的溶质。
(2)改善膜面附近料液的流体力学条件。如提高进料流速以增大膜面料液流动速度,或采用湍流促进器和设计合理的流道结构等方法,使被截留的溶质及时被水流带走。
(3)减少设备结构的死角和死空间,防止滞留物在其间变质。
(4)提高料液水温。在允许的温度限内,适当提高料液温度,加速分子扩散程度,提高料液流速,或降低膜两侧的压差或料液浓度,均可以减轻浓差极化现象。
(6)在使用前对膜面适当预处理,减小膜面的吸附,防止膜面和料液中的某整组分起作用,同时,防止酶在膜处理的过程中失活。
(7)膜材料的亲疏水性、荷电性会影响到膜与溶质间相互作用的大小,常在膜表面改性时引人亲水基团,或用复合膜手段复合一层亲水性分离层,或用阴极喷镀法在膜表面起到防护膜材料的作用。
(8)用膜分离浓缩蛋白质和酶时,在不使蛋白质变性失活的前提下,一般把pH值调至远离等电点,可以减轻膜污染。
(9)选择合适的压力与料液流速,保证得到透水率的同时避免凝胶层的形成。
㈣ 避免反渗透膜受到污染有哪些好办法
1.1 反渗透膜膜性能的损坏,而造成膜污染
聚酯材料增强无纺布,约120μm厚;
聚砜材料多孔中间支撑层,约40μm厚;
聚酰胺材料超薄分离层,约0.2μm厚。
根据其性能结构,如渗透膜膜性能损坏有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
新反渗透膜的保养不规范;
停运状态下,反渗透膜保养不规范;
环境温度在5℃以下;
系统在高压状态下运行;
关机时的操作不当。
水质变化频繁而造成膜污染
原水水质同设计时的水质有变化,使预处理负荷加大,由于进水中含无机物、有机物、微生物、粒状物和胶体等杂质增多,因此膜污染机率增大。
清洗不及时与清洗方法不正确而造成膜污染
在使用过程中,膜除了性能的正常衰减外,清洗不及时与清洗方法不正确也是导致膜污染严重的一个重要因素。
没有正确投加药剂
复合聚酰胺膜在使用中,因为聚酰胺膜耐余氯性差,在使用中没有正确投加氯等消毒剂,加上用户对微生物的预防重视不够,容易导致微生物的污染。
膜表面磨损
膜元件被异物堵塞或膜表面受到磨损(如沙粒等),此种情况要用探测法探测系统内元件,找到已经损坏元件,改造预处理,更换膜元件
反渗透膜污染的现象
在反渗透操作过程中,由于膜的选择透过性,使得某些溶质在膜面附近发生积聚,从而发生膜污堵现象。
常见的污堵征兆有以下几种:一种是生物污堵(症状逐渐出现)有机沉积物主要是活的或死的微生物、碳氢化合物衍生物、天然有机聚合体以及所有含碳物质。最初表现为脱盐率上升、压降升高和产水降低。再有就是胶体污堵(症状逐渐出现)膜分离过程中,金属离子的浓缩及溶液PH值的变化,都有可能是金属氢氧化物(主要以Fe(OH)3为代表)沉积,造成污堵。最初表现为脱盐率的轻微降低,并逐步增大,最后压降升高和产水降低。还有是颗粒物污堵反渗透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如果保安过滤器出现问题,会导致颗粒物进入系统,造成膜的颗粒物污堵。
最初表现为浓水流速增加,脱盐率在初期变化不大,产水量逐渐降低,系统压降升高很快。最后常见的还有化学结垢(症状很快出现)当给水含有较高的Ca2+、Mg2+、HCO3-、CO32-、SO42-等离子时,会产生CaCO3、CaSO4、MgCO3等垢沉积在膜表面上。其表现为脱盐率下降,特别在最后一段十分明显,以及产水量下降。
膜污染是导致膜渗透流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包括膜的孔道和大分子溶质堵塞引起膜过滤阻力增加;溶质在孔内壁吸附;膜面形成凝胶层增加传质阻力。组分在膜孔中沉积,将造成膜孔减小甚至堵塞,实际上减小了膜的有效面积。组分在膜表面沉积形成的污染层所产生的额外阻力可能远大于膜本身的阻力,而使渗透流量与膜本身的渗透性无关[25]。这种影响是不可逆的,污染程度同膜材料、保留液中溶剂以及大分子溶质的浓度、性质、溶液的pH值、离子强度、电荷组成、温度和操作压力等有关,污染严重时能使膜通量下降80%以上。
解决办法
完善预处理
反渗透预处理是为了做到:
(1)防止膜表面上污染,即防止悬浮杂质、微生物、胶体物质等附着在膜表面上或污堵膜元件水流通道。
(2)防止膜表面上结垢。反渗透装置运行中,由于水的浓缩,有一些难溶盐沉积在膜表面上,因此要防止这些难溶盐的生成。
(3)确保膜免受机械和化学损伤,以使膜有良好的性能和足够长的使用时间。
对膜进行清洗
尽管料液经过各种预处理措施,长期使用后膜表面还可能产生沉积和结垢,使膜孔堵塞,产水量下降,因此对污染膜进行定期的清洗是必要的。但反渗透膜系统不能等到污染很严重后才来清洗,这样将会增加清洗难度,也使清洗步骤增多和清洗时间延长。要正确地把握清洗时机,及时清除污垢。
清洗条件:
a. 产品水量比正常时下降5%-10%。
b. 为保正产品水量,修正温度后的供水压力增加10%-15%。
c. 透过水质电导率(含盐量增加)增加5%-10%。
d. 多段RO系统,通过不同段的压降明显增加。
清洗方法:先进行系统反冲;再进行负压清洗;有必要的情况下进行机械清洗;再进行化学清洗;有条件的可以超声清洗;在线电场清洗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便价格昂贵;由于化学清洗效果比较好,其余方法有些不容易实现,而各供应商提供的药剂虽名称及使用方法不尽相同,但其原理大致相同。
清洗步骤如下:
清洗单段系统:⑴配置清洗液;⑵低流量输入清洗液;⑶循环;⑷浸泡;⑸高流量水泵循环;⑹冲洗;⑺重启系统。
针对特殊污染物清洗有:清洗硫酸盐垢、清洗碳酸盐垢、清洗铁锰污染、清洗有机物污染等。
对膜进行适宜保养
新反渗透膜的保养新的反渗透膜元件通常浸润1%NaHSO3和18%的甘油水溶液后贮存在密封的塑料袋中。在塑料袋不破的情况下,贮存1年左右,也不会影响其寿命和性能。当塑料袋开口后,应尽快使用,以免因NaHSO3在空气中氧化,对元件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膜应尽量在使用前开封。在非生产期内,反渗透系统的保养就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可按以下方法进行。
1、系统短期内停运(1-3天):停运前,先对系统进行低压(0.2-0.4MPa),大流量(约等于系统的产水量)冲洗,时间为14~16分钟;保持平常的自然水流,让水流入浓水道。
2、系统停运一周以上(环境温度在5℃以上):停运前,先对系统进行低压(0.2-0.4MPa),大流量(约等于系统的产水量)冲洗,时间为14~16分钟;按照反渗透系统操作说明书中有关系统化学清洗的方法进行化学清洗;化学清洗完毕后,冲洗干净反渗透膜;配制0.5%的福尔马林溶液,低压输入系统内,循环10分钟;关闭所有系统的阀门,进行封存;
如系统停运10天以上,则每10天须更换一次福尔马林溶液。
3、环境温度在5℃以下:停运前,先对系统进行低压(0.2-0.4MPa),大流量(约等于系统的产水量)冲洗,时间为14~16分钟;在有条件的地方,可将环境温度升高到5℃以上,然后按照1的方法,进行系统保养;若无条件对环境温度进行升高,则:低压(0.1MPa),流量为系统产水量的1/3的水进行长流,以防止反渗透膜被冻坏,并且保证每天使系统运行2小时;按照1中2)、3)的方法,对反渗透膜进行清洗后,将反渗透膜取出,移至环境温度大于5℃的地方,浸泡在配制好的0.5%的福尔马林溶液中,每两天翻转一次,系统管道中的水应排放干净,以防止因结冰而造成系统的损坏。
㈤ RO反渗透膜拆封前如何保存,才能让它不被污染
用1%还原剂保护起来。
㈥ 如何防止反渗透膜结垢
1、将进水软化
2、添加合适的阻垢剂
3、减低回收率
㈦ 反渗透膜结垢的原因是什么该如何防止
反渗透膜结垢是什么原因?
首先,反渗透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低压冲洗产生的内压力会产生淡水,两侧容水的浓度会加深,同时也会导致盐的浓度加深,盐中含有大量的可沉淀物质,久而久之,就会出现结垢现象。
其次,阻垢剂装置漏药较为严重,极有可能影响到反渗透阻垢剂的加药用量,在加药过程中,药剂不均匀也是导致反渗透膜结垢的重要原因。
最后,设备停机的过程中没有及时进行冲洗也会导致反渗透膜结垢。
防止反渗透膜结垢入手点
防止反渗透膜结垢要从四个方面入手。
其一,过滤速度。过滤器过滤速度要适中,太快太慢都不好。
其二,慢反洗。反洗过程要注意时间和流速,才能保证最佳反洗效果。
其三,水流运行。水流要保持均匀,均匀的水流才能保证良好的过滤效果。
最后,滤料选择。滤料的颗粒大小和均匀程度对过滤器过滤效果影响很大。总之,要合理对反渗透膜进行处理,才能有效防止结垢。
㈧ 怎么样尽可能的避免上海超高压反渗透膜发生污染
尽量不要改变水源水质。不同水源的水质不同,水中杂质、微生物和矿版物质元素的含量也权不同。因此,如果水源水质经常变化,会增加反渗透膜的预处理负荷,因此对反渗透膜的污染影响也会增加。为了避免污染,我们应该尽量使用同一水源。
正确加药。如果采用复合聚酰胺反渗透膜,在使用过程中要添加适量的化学药剂,以保护反渗透膜,减少微生物对反渗透膜的污染。
水中含有各种杂质,而净化设备与反渗透原理一样对其进行净化,因此反渗透膜的性能自然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下降。但是,如果清洗不及时或清洗方法不正确,会加速反渗透膜的下降过程,造成膜污染。因此,应根据使用频率及时、正确地清洗反渗透膜。
通过控制适当的进水条件,如pH值、温度、降低系统回收率和使用合适的阻垢剂,可以防止结垢物的形成。
当反渗透膜系统有微生物污染时,应及时进行灭菌和化学清洗,防止微生物增殖。为防止微生物产生耐药性,应定期更换杀菌剂的种类和灭菌方法。
有效控制反渗透膜污染是提高反渗透膜系统产水率的重要操作,需要配合相关规范对反渗透膜进行正确的维护,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㈨ ro膜反渗透膜的常见污染物是什么
主要是碳酸类沉淀,有利物,还有一些fe离子
㈩ 在反渗透系统中,如何预防硅垢
过饱和二氧化硅(SiO2)能够自动聚合形成不溶性的胶体硅或胶状硅,引起膜污染,影响反渗透系统的正常运行。而大多数水源溶解性二氧化硅(SiO2)的含量在1~100mg/L。浓水中的最大允许SiO2浓度取决于SiO2的溶解度。
浓水中硅的结垢倾向与进水中的情形不同,这是因为SiO2浓度增加的同时,浓水的pH值也在变化,这样SiO2的结垢计算要根据原水水质分析和反渗透的操作参数(回收率)而定。
如果出现一定量的金属,如Al3+的话,可能会通过形成金属硅酸盐改变SiO2的溶解度。硅结垢的发生大多数为水中存在 铝或铁。因此,如果存在硅的话,应保证水中没有铝或铁,并且推荐使用1^m的保安滤器滤芯,同时采取预防性的酸性清洗措施。
❖为了提高回收率,进行石灰一纯碱软化预处理时,应添加氧化镁或铝酸钠以减少进水中的SiO2浓度,同时确保软化过程有效运转十分重要,以防止反渗透系统会出现难溶金属硅酸盐;
❖由于pH值低于7或pH值高于7.8,可以增加硅的溶解度,就防止硅的结垢而言,加酸或加碱可以提高水的回收率,但在高pH条件下,要防止CaCO3的沉淀;
❖当采用热交换器增加进水温度时,就二氧化硅的结垢而言,可以显著地提高水的回收率,但膜系统的最高允许温度为45oC;
❖高分子量的聚丙烯酸脂阻垢剂可以用于增加二氧化硅的溶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