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酸树脂固化剂
㈠ 醇酸树脂加入固化剂的比例是多少
根据醇酸树脂的羟值,固化剂的NCO含量计算
㈡ 醇酸调合漆需要加固化剂吗
醇酸调合漆为自干型油性涂料,不需要加固化剂。
醇酸调和漆是由同醇酸树脂、颜料、体质颜料、催干剂以及溶剂等加工而成的,色泽较好,可用作室外面漆。
施工参考:
1、使用前必须将漆搅匀,如发现粗粒、结皮应过滤。
2、用X-6醇酸稀释剂调整施工粘度。
3、刷涂、空气喷涂均可。
4、底材应清理干净,无浮灰,油污,蜡质等,如果底漆或底材太光滑须用细砂纸打磨均匀。
5、如果涂刷两遍,可在第一遍表干后实干前或完全干透后用120目砂纸打磨均匀方可涂刷。
6、剩余的油漆应以少量稀释剂覆盖,并及时封口,防止结皮。
(2)醇酸树脂固化剂扩展阅读
近期,贵州省质监局组织对全省油漆涂料生产企业产品质量进行了监督抽查。共抽查了15家企业31个批次的样品,依据《GB/T 9755-2001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GB/T 9756-2009合成树脂乳液内墙涂料》、《Q/SHG14-2011酯胶漆系列》
《GB 18582-2008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有毒有害物质限量》等相关标准,对漆膜颜色及外观、细度、遮盖力、光泽、粘度、柔韧性、干燥时间、低温稳定性、耐水性、耐碱性、耐洗刷性次、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等项目进行了检测,合格31个批次,综合批次合格率为100%。
㈢ 醇酸树脂所用固化剂怎么使用
醇酸树脂固化剂是环烷酸钴、环烷酸锌、
㈣ 醇酸树脂成膜固化具体方法
钴。。锌催干
㈤ 醇酸树脂涂料是怎么干燥固化的
醇酸树脂是目前国内常规涂料中应用最好广泛的树脂,可用于单双组份干燥类型涂版料。自干涂权料有硝基涂料、硝基腻子、醇酸打磨底等,属于挥发干燥成膜;醇酸树脂调制的双组份涂料又叫聚氨酯或聚脂涂料,会加一组固化剂,这属于交联反应固化,干燥迅速,成膜好,综合性能好;一般的醇酸树脂涂料是用自干的醇酸树脂生产的醇酸磁漆或清漆,干燥较慢,综合性能一般,主要用于要求不高的家具或金属防锈。
㈥ 我是做玻璃油漆的,8月份我们订了一批醇酸树脂,不知为什么客户投诉说我们的清漆加入固化剂后几分钟就硬了
4小时是彻底的干燥吧。双组份的涂料固化剂和油漆混合后有一个施工时间,过了这个时间就不能用了。是不是他们固化剂放多了,或者使用了不配套的固化剂
㈦ 环氧树脂和醇酸树脂共混用什么固化剂
涂料来中树脂的介绍用涂料源行业内的话来说,树脂是一种统称,一般是通过聚合反应、高分子化合物原理生成。如醇酸树脂是以多元醇、有机酸、植物油、催化剂等合成反应。市场常用的有丙烯酸改性醇酸树脂、水性醇酸树脂等。聚酯树脂以多元醇和多元酸为原料、合成方案有端差羟基线形聚酯合成、端羟基分支型聚酯的合成、氨基烤漆用端羟基分支型聚酯合成。市场上最常用的树脂丙烯酸树脂、有溶剂型丙烯酸树脂、热塑性丙烯酸树脂和热固性丙烯酸树脂。合成方式分为两种。一种为丙烯酸乳液合成,另一种分为丙烯酸树脂水分散体合成。聚氨酯树脂的分类。一般分为单组分聚氨酯树脂、线型热塑性聚氨酯、聚氨酯油、潮气固化聚氨酯、封闭型异氰酸酯。溶剂型双组份聚氨酯涂料树脂,还有水性聚氨酯。更有应用于地坪漆和厚涂地板漆等最常用的环氧树脂涂料。合成方式有双酚A型环氧树脂、酚醛型环氧树脂、部分脂环族环氧树脂等。更有新型的环氧树脂体系。如改性多元胺固化剂的合成、改性双氰胺潜伏性固化剂的合成、硫醇固化剂的合成。氨基树脂其分类有脲醛树脂、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苯代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共缩聚树脂、氨基树脂。
㈧ 我公司生产醇酸树脂,不饱和树脂和PU固化剂,选用哪个公司的DCS好
你们的生产工艺是比较的简单的。用的多一点也就是语言编程类,和顺控版表
说白了什么样的DCS都可权以用。但是一般考虑到公司成本问题
就用浙大中控的JX300吧 要求高点嘛就用横河了 价格不过相差好几倍呢
这两个软件人性化 卡件都是热插拔形式 稳定性也比较好
㈨ 酸为什么可以做树脂的固化剂
不知道你说的什么树脂?
用于木器的氨基醇酸树脂可以用酸固化,即呋喃脲醛树脂。呋喃脲醛树脂在固化过程中发生了两种类型的反应,即羧基与羟基、羟基与酰胺活泼氢或呋喃环α-H之间的失水缩合反应,以及呋喃环破裂,然后进一步加成的聚合反应;酸量增加,酸性增强,均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再介绍几种常见的树脂的固化机理:
1、环氧树脂的固化机理:一般情况下会采用胺类固化体系或者酸酐类固化体系,胺类固化体系为常温或室温固化体系,酸酐类固化体系为中高温固化体系,常用的是胺类固化体系,其固化原理是利用胺基团上的活泼氢与环氧基反应而最后交联,形成三维网状结构。
2、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机理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是线性大分子通过交联剂的作用,形成体型立体网络过程。在常温下,聚合成膜反应很难发生。为此使其具有的双键能够迅速反应成膜,必须使用引发剂,引发剂就是能使线型的热固性树脂在常温或加热条件下变成不溶不熔的体型结构的化合物。光是有了引发剂还是不够的,因为引发剂在常温分解的速度是很慢的,为此还要应用一种能够促进引发快速分解的促进剂。引发剂与促进剂要配套使用,使用过氧化环乙酮作引发剂时,环烷酸钴是有效的促进剂,当使用过氧化苯甲酰作引发剂时,二甲基苯胺是理想的促进剂。引发剂为强氧化剂而促进剂为还原剂。
1.1 从游离基聚合的化学动力学角度分析
UPR的固化属于自由基共聚合反应。固化反应具有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链转移四个游离基反应的特点。
链引发——从过氧化物引发剂分解形成游离基到这种游离基加到不饱和基团上的过程。
链增长——单体不断地加合到新产生的游离基上的过程。与链引发相比,链增长所需的活化能要低得多。
链终止——两个游离基结合,终止了增长着的聚合链。
链转移——一个增长着的大的游离基能与其他分子,如溶剂分子或抑制剂发生作用,使原来的活性链消失成为稳定的大分子,同时原来不活泼的分子变为游离基。
1.2 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过程中分子结构的变化
UPR的固化过程是UPR分子链中的不饱和双键与交联单体(通常为苯乙烯)的双键发生交联聚合反应,由线型长链分子形成三维立体网络结构的过程。在这一固化过程中,存在三种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即
1、苯乙烯与聚酯分子之间的反应;
2、苯乙烯与苯乙烯之间的反应;
3、聚酯分子与聚酯分子之间的反应。
对于这三种反应的发生,已为各种实验所证实。
值得注意的是,在聚酯分子结构中有反式双键存在时,易发生第三种反应,也就是聚酯分子与聚酯分子之间的反应,这种反应可以使分子之间结合的更紧密,因而可以提高树脂的各项性能。
1.3 不饱和树脂固化过程的表观特征变化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
1、凝胶阶段(A阶段):从加入固化剂、促进剂以后算起,直到树脂凝结成胶冻状而失去流动性的阶段。该结段中,树脂能熔融,并可溶于某些溶剂(如乙醇、丙酮等)中。这一阶段大约需要几分钟至几十分钟。
2、硬化阶段(B阶段):从树脂凝胶以后算起,直到变成具有足够硬度,达到基本不粘手状态的阶段。该阶段中,树脂与某些溶剂(如乙醇、丙酮等)接触时能溶胀但不能溶解,加热时可以软化但不能完全熔化。这一阶段大约需要几十分钟至几小时。
3、熟化阶段(C阶段):在室温下放置,从硬化以后算起,达到制品要求硬度,具有稳定的物理与化学性能可供使用的阶段。该阶段中,树脂既不溶解也不熔融。我们通常所指的后期固化就是指这个阶段。这个结段通常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通常需要几天或几星期甚至更长的时间。
3、酚醛树脂的固化机理:
酚醛树脂由甲(A)阶段向乙(B)阶段和丙(C)阶段转化后形成三维网状体型结构的化学过程称为酚醛树脂的固化。酚醛树脂的固化主要是羟甲基的缩合反应,一般是以两种方式进行,其一是羟甲基与酚环上的活泼氢发生缩合反应生成亚甲基;另者则是羟甲基之间发生缩合反应生成来甲基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