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滤膜运行
1. 超滤膜不出水怎么回事
超滤抄系统已经运行1年以上,突然超滤膜产水口不产水,或者产水非常的小,这种情况非常多。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有几点:
a、进水超滤的水质,和原设计的不一样,浊度,SS都比设计的时候升高,导致了膜污染堵塞
b、超滤系统,的自动控制系统有问题,超滤膜的污染是不可逆的,如果系统的反洗压力,水量都不够,膜反洗效果不好,时间长了,膜内污染物升高之后,就会导致膜不产水,或者产水水质有问题
c、膜运行的一直没有进行化学清洗,我估计您 的系统就没有进行化学清洗,当膜的跨膜压差达到0.1MPa时,或者产水量下降20%的时候要化学清洗膜系统
d、检查超滤膜预处理,预处理失效了,原水直接进入超滤膜系统就会导致,系统不产水。(我们的气混合膜,不需要预处理的,你要换的可以找我)
2、新产品不产水的情况,这种情况也会有,比较少,检查产水阀门,进水烦阀门是否正常开启
2. 超滤膜主要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超滤膜主要具有以来下优点:
1.回收率自高,所得产品品质优良,可实现物料的高效分离、纯化及高倍数浓缩。系统制作材质采用卫生级管阀,现场清洁卫生,满足GMP或FDA生产规范要求。系统工艺设计先进,集成化程度高,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少,操作与维护简便,工人劳动强度低。
2.处理过程无相变,对物料中组成成分无任何不良影响,且分离、纯化、浓缩过程中始终处于常温状态,特别适用于热敏性物质的处理,完全避免了高温对生物活性物质破坏这一弊端,有效保留原物料体系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及营养成分。
3.超滤设备系统能耗低,生产周期短,与传统工艺设备相比,设备运行费用低,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4.操作简便,成本低廉,不需增加任何化学试剂,尤其是超滤技术的实验条件温和,与蒸发、冷冻干燥相比没有相的变化,而且不引起温度、pH的变化,因而可以防止生物大分子的变性、失活和自溶。在生物大分子的制备技术中,超滤主要用于生物大分子的脱盐、脱水和浓缩等。
超滤膜缺点:
超滤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不能直接得到干粉制剂。对于蛋白质溶液,一般只能得到10~50%的浓度。超滤膜的缺点是膜更换费用较高,技术设备投资很大。
3. 为什么超滤设备运行过程不稳定
一、超滤透过通量
超滤在操作压力为0.1—0.6MPa、温度为60℃以下时,其透过通量应在100—500L/(m2.h)为宜,实际中比它要小得多,一般为1—100L/(m2.h)。当超滤透过浓差通量低于1L/(m2.h)时,过程缺乏经济效益,其原因是浓差极化在膜面上形成的边界层(或凝胶层),使流体阻力增加,因此必须相应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
1、料液流速
提高料液流速对防止浓差极化、提高设备处理能力有利。但增大压力使工艺过程耗能增加,结果导致费用增大。一般湍流体系中流速为1—3m/s。
在螺旋式组件体系中,常在层流区操作,可在液流通道上设湍流促进材料,或采用振动的膜支撑物,在流道上产生压力波等方法,以改善流动状态,控制浓差极化,从而保证超滤组件的正常运行。
2、操作压力
超滤膜透过通量与操作压力的关系决定于膜和边界层的性质。在实际超滤过程中往往后者控制着超滤透过同量。在用渗透压模型时,膜透过通量与压力成正比,而用凝胶化模型时,膜透过通量与压力无关。此时的透过通量称为临界透过通量。实际中超滤操作应在临界透过通量附近进行,此时操作压力约为0.5—0.6MPa,除了克服透过膜的阻力外,还要克服通过膜表面的流体压力损失。
3、温度
操作温度主要决定与所处理料液的化学、物理性质和生物稳定性,应在膜设备和处理物质允许的最高温度下进行操作,因为高温可以减少料液的黏度,从而增加传质效率,提高透过通量。温度与扩散系数的关系,可以用下式表示:
μD/T=常数
由上式可见,温度T愈高,黏度μ变小,而扩散系数D则变大。例如,酶最高温度为25℃,电涂料为30℃,蛋白质为55℃,制奶工业为50—55℃,纺织工业脱浆废水中回收PVA时为85℃。
4、操作时间
随着超滤过程的进行,浓度极化在膜表面上形成了浓缩的凝胶层,使超滤透过通量下降。其透过通量随时间的衰减情况,与膜组件的水力特性、料液的性质和膜的特性有关。当超滤运行一段时间后,就需要进行清洗,这段时间称为一个运行周期,当然运行周期的变化还与清洗情况有关。
5、进料浓度
随着超滤过程的进行,料液(主体液流)的浓度在增高,此时黏度变小,边界层厚度扩大,这对超滤来说无论从技术上还是经济上都是不利的,因此对超滤过程主体液流的浓度应有一个限制,既最高允许浓度。
6、料液的预处理
为了提高膜的透过通量,保证超滤膜的正常稳定运行,在超滤前需对料液进行预处理,虽然超滤的预处理过程不像反渗透过程那么严格,但这种预处理也是保证实现超滤过程正常运行的关键,通常采用的预处理方法有:
(1)过滤;
(2)化学絮凝;
(3)PH调节;
(4)消毒;
(5)活性炭吸附;
上述预处理方法可以根据料液的性质和需要进行选用。
此外,经超滤回收的水,在使用前还需进行再处理(称为后处理,如电子工业用水)如脱除CO2、PH调节、过滤、消毒等。
4. 如何进行超滤膜的反冲洗反渗透膜呢
如何进行超滤膜的反冲洗?
一、用泵将干净、无游离氯的反渗透产品水从清洗箱(或相应水源)打入压力容器中并排放几分钟。
二、用干净的产品水在清洗箱中配制清洗液。
三、将清洗液在压力容器中循环1小时或预先设定的时间。
四、清洗完成以后,排净清洗箱并进行冲洗,然后向清洗箱中充满干净的产品水以备下一步冲洗。
五、用泵将干净、无游离氯的产品水从清洗箱(或相应水源)打入压力容器中并排放几分钟。
六、在冲洗反渗透系统后,在产品水排放阀打开状态下运行反渗透系统,直到产品水清洁、无泡沫或无清洗剂(通常15~30分钟)。
七、按照常规进行超滤膜保存。
反渗透膜怎么清洗?
物理清洗方法:
1.停止装置
缓慢地降低操作压力,逐步停止装置。急速停车造成的压力急速下降会形成水锤,将会对管道、压力容器以及膜元件造成冲击性损伤。
2.调节阀门
首先全开浓缩水阀门;然后关闭进水阀门;接着全开产水阀门(如关闭系统后关闭了产水阀门)。如果错误的关闭产水阀门,压力容器中的后端的膜元件可能因为产水背压而造成膜元件机械性损伤。
3.清洗作业
首先启动低压清洗泵;然后缓慢地打开进水阀,同时观察浓缩水流量计的流量;调节进水阀门直至流量和压力调节到设计值;最后在10-15分钟后慢慢地关闭进水阀门,停止进水泵。
5. 超滤膜的压力问题
进液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运行一段时间后超滤膜的进膜压力升高了,内那么是膜的通量下降了。容此时,开大出口阀门开度,降低压力、提高进膜流量,有利于减少膜表面的浓差极化,提高膜的通量。
若此系统中采用的是没加变频控制的离心泵,则降低压力,流量会升高,注意不要过载就好。
——杭州道纳膜科技有限公司
6. 影响超滤膜运行的因素有哪些
温度对产水量的影响:
温度对超滤膜系统的水分子的活性增强,粘滞性减小,故产水量增加。反之则产水量减少,因此即使是同一超滤膜系统在冬天和夏天的产水量的差异也是很大的,温度与产水量的关系是成正比的。一般在允许的温度条件下,温度系统约为0.0215/1°C,即温度每上升一度,则相应的产水量增加2.15%,因此可以使用调节水温的方法来实现超滤系统的产水量的稳定一致。
水质变化:
一方面,进水水质经由10μ过滤后,保证浊度小于1NTV,浓度不大于百分之五,且水温应在5至40摄氏度之间,压力应不大于0.2MPa,在此基础上,保证进水回收率在80%以上,酸碱度为2至13之间。另一方面,水质异常也是影响超滤出水量的重要条件,包括在雨季,原水中所蕴含的颗粒物、悬浮物会增多,使浊度达不到相关要求。加之进水的主要来源是地表水,所蕴含的有机物较多,在压力不均衡和连接不紧密的情况下会混入一定质量的生水,被截留于超滤膜表面,致使定期的清洁难以维持,直接导致超滤出水量降低。
操作压力对产水量的影响:
在低压时超滤膜的产水量与压力成正比关系,即产水量随着压力升高而升高,但当压力值超过0.3mpa时,即使压力再升高,其产水量的增加也很小,主要是由于在高压下超滤膜被压密而增加透水阻力所致,因此在超滤系统设计应注意;
超滤过程:
原水在管道内或管道外流动,小分子溶质及溶剂穿过膜逐渐形成超滤液,并降低浓度,成为浓缩液,从而实现小分子溶质和溶剂分离和浓缩。超滤过程具有动态性,且膜不易堵塞,但会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产生吸附作用,使超滤膜表面形成残渣等物质。因此,超滤的各项特征是保证出水量的必要条件。
进水浑浊度对产水量的影响:
进水浊度越大时,超滤膜受到影响的产水量越少,而且进水浊度大更易引起超滤膜的堵塞,在确定超滤膜产生量时也应考虑进水浊度的影响,一般可采用以下方法降低浊度的影响;
A、 增加前级预处理降低原水浊度;
B、 使用错流过滤方式,并降低系统回收率;
流速对产水量的影响:
流速的变化对产水量的影响虽不像温度和压力那样明显,流速过大时反而会导致膜组件的产水量下降,这主要是因为由于流速加快增加了组件压力损失而造成的,因此在设计超滤系统流速时,一定要控制在给定的流速范围内,流速太慢影响超滤分离质量,容易形成浓差极化,太快则影响产水量。
7. 工业超滤膜组件运行常规操作步骤是什么
超滤膜组件运行的操抄作步骤如下:
1.溶质的预处理。在对溶质进行微滤之前,必须保证溶质的温度在35度以下,操作时温度不高于45度。溶质的ph值应控制在2-13之间,过滤采用10-50微米的预处理。
2.预处理后将溶质放入桶中。
3.溶质微滤操作:关闭超滤膜排风阀和进口阀,打开约三分之二大小的回流阀。通过液体到液桶的阀门完全打开,使溶质通过,然后阀门关闭。此时需要打开泵,缓慢打开微滤进水阀,压力控制在0.1Mpa左右。在回流阀打开大约一到五分钟后,进口阀缓慢关闭,泵最终关闭。
4.微滤后,必须用纯水清洗设备,并用纯水保养。如果溶质是水,这个步骤可以省略。
工业超滤膜组件按照正确步骤进行操作,就能确保其能长时间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8. 浙江管式超滤膜运行的温度是多少
9. 超滤-超滤设备是怎么运行的
超滤(UF)是一种能将溶液进行净化和分离的膜分离技术。超滤膜系统是以超滤膜丝为过滤介质,版膜两侧的压力差权为驱动力的溶液分离装置。超滤膜只允许溶液中的溶剂(如水分子)、无机盐及小分子有机物透过,而将溶液中的悬浮物、胶体、蛋白质和微生物等大分子物质截留,从而达到净化或分离的目的。超滤是动态过滤过程,被截留物质可随浓缩液排除不致堵塞膜表面,可长期连续运行。超滤膜按结构型式分为板框式(板式)、中空纤维式、纳米膜表超滤膜、管式、卷式等多种结构。
原水-原水加压泵-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软水器-精密过滤器-一级反渗透机-脱气膜-中间水箱-中间水泵-EDI系统-纯化水箱-纯水泵-紫外线杀菌器-微孔过滤器-巴氏消毒-用水点。
10. 中空纤维超滤膜的运行
超滤膜通常采用全流过滤模式,因此大大节约了运行能耗,运行采用保持产水量恒定版即恒流的控制方式,因此,超权滤膜跨膜压差(TMP)将随着过滤过程的进行不断升高,这就需要间隔一段时间,就进行气擦洗辅助反洗,来控制TMP 的升高。在膜丝表面截留的固体颗粒,通过定期的气擦洗辅助反洗加以去除,这种反洗不必加入任何的化学清洗剂。固体污染物在定期的气擦洗辅助反洗中被除去,因此避免了其在膜丝附近的沉积。吸附在膜丝表面而不能被反洗去除的污染物,通过在线的化学加强反洗(CEB)去除。在化学加强反洗过程中,在反洗水加入少量的化学药剂,通过短时间的浸泡(通常为5-10分钟)后,将化学药剂排出,超滤膜可以恢复到接近初始状态。另外,还需要对超滤膜系统进行定期的就地离线化学清洗(CIP),以彻底去除污染物,恢复超滤膜性能,CIP 药剂可采用氢氧化钠、次氯酸钠、盐酸、柠檬酸等。
超滤膜系统运行包括以下主要步骤:
1. 过滤
2. 气擦洗
3. 底部排水
4. 上反洗
5. 下反洗
6. 正洗
7. 化学加强反洗(CEB)
8. 就地化学清洗(CIP)